一提到平行宇宙,只要稍微了解一点儿量子理论知识的朋友,相信都不会陌生,因为有关平行宇宙的理论正是诞生于量子力学。当然,不怎么了解量子理论的朋友,虽然不能用量子理论详细论述成因,但相信也不会陌生,顾名思义嘛,不用解释也能理解,不是吗?当然,水木之前的文章也多有探讨,一直追随水木文章的读者朋友相信更不会陌生。不过,今天我们探讨的平行宇宙可能与以往我们了解到的不太一样哦,我们这就开始。
既然提到平行宇宙,我们就应该大致了解一下平行宇宙是怎么来的。
平行宇宙的生成主要有两种方式:
第一种生成方式是伴随着我们这个宇宙一起生成的,也就是说,我们这个宇宙是怎么诞生的,这些平行宇宙也是以与我们这个宇宙一样的方式诞生的。故此,该种方式生成的平行宇宙,往往被科学研究者习惯称之为“孪生平行宇宙”。
这样的平行宇宙,等于是与我们的宇宙一起同步演化的。不过,虽然同步同时诞生,但构成宇宙的各种物理性质,宇宙万物的属性,以及万物演化的规律可能并不相同。
比如,光速在我们的宇宙中为30万千米每秒,在同时诞生的孪生平行宇宙中,可能有的光速超过30万千米每秒,有的低于30万千米每秒。
比如,构成我们宇宙万物的基本粒子有轻子、夸克、光子,胶子,引力子,W粒子,Z粒子,希格斯粒子等,但在孪生平行宇宙里,构成宇宙万物的基本粒子可能完全不同于我们宇宙里的基本粒子。
比如,我们宇宙存在的基本力可能有四种,但孪生平行宇宙里里存在的基本里可能是五种,六种,或者三种。
再比如,在我们的宇宙里,地球上的生命虽然种类各不相同,但基本上都离不开水,而在孪生平行宇宙里,也许那里所有星球的生命都最怕水呢。
也就是说,与我们本宇宙同时诞生的孪生平行宇宙里的一切事物,无论宇宙结构,物质属性,物理定律,生命元素,演化规律等可能与我们这个宇宙里的都不相同。
第二种生成方式比较有趣,理论源于量子力学中海森堡的不确定性原理。量子研究者在研究量子状态时发现,每个量子的状态都不是确定的,它们会随着观察者的每次观察而做出不同的状态改变。而宏观世界是由微观世界构成的,既然如此,不也说明了宏观世界也是不确定的吗?
由宏观世界的不确定性,进一步也就可以推理出宇宙的不确定性,即宇宙不止有我们这唯一的一个,而是除了我们这个宇宙外,还应该存在有其他的宇宙。故此,根据量子理论生成的平行宇宙,往往被科学研究者们称之为“衍生平行宇宙”,“分形平行宇宙”或“多元平行宇宙”。
随着量子力学的发展,量子研究者发现,量子理论与宏观世界的经典物理理论不但大相径庭,甚至背道而驰。比如,构成宏观世界的现实基础主要是物质,意识处于次要位置,故有物质决定意识之说;但在微观世界里,却完全反了过来——构成微观世界的基础可以说完全取决于观察者的意识,观察者的意识决定了量子态,决定着微观世界的万物状态,也是导致波函数坍缩的根本原因。等于是微观世界完全由观察者的意识创造决定。
同样的,宏观世界由微观世界构成,不也就说明宏观世界也是由观察者的意识决定而创造出来的吗?
而观察者的意识,也就是宇宙万物意识的集合体。等于是我们的宇宙是由集体意识共同创造出来的。可是,集体意识有时候很难统一,怎么办呢?那么首先会进行不同意识力量之间的“拔河比赛”,最终胜出的那些意识就是创造主力,想要宇宙变成什么样子,也就取决于他们。
可是,拔河失败者的那些意识,肯定不甘心,它们也会连成一个个小集体意识团体,按照它们自己的期望去创造宇宙,于是平行宇宙便生成了。只不过,这些小团体意识生成的平行宇宙所蕴含的能量,都不及“拔河”胜出的那些集体意识创造出来的宇宙的能量强大(毕竟人家的数目多嘛),所以只能处于待激活状态,即相对于意识胜出者创造的宇宙而言,小团体意识创造出来的宇宙等于都处于隐性的叠加态。
也许某一天,意识胜出者创造的宇宙老化了,或者能量消耗完了,或者创造它的那些集体意识出现了很多“叛反者”,于是再也不足以支撑起来已经激活的本宇宙。这个时候,那些处于叠加态的隐性平行宇宙就有可能根据能量的等级而被激活显现出来并取代本宇宙(哈哈,终于轮到“我”登场了,等这个时刻等的“我”都忘记自己是怎么来的了,大哥,你就放心去吧,剩下的工作由兄弟我替你完成)。
该种方式生成的平行宇宙,基本上不会有重复,因为如果被激活的下一个平行宇宙,如果与前面的一模一样,也就等于没有激活。
探讨完两种平行宇宙的不同生成方式,接下来就要思考一下:平行宇宙会不会一直诞生下去?或者说,平行宇宙的数量有限制吗?
根据科学界最新提出的一个平衡守恒理论——能量平衡守恒定律,平行宇宙的数量不会一直诞生下去,即平行宇宙的数目有一个极限,不会超过极限数字。
“能量平衡守恒定律”是什么意思呢?
众所周知,宇宙万物都离不开“能量”,无论宏观世界,还是微观世界,无论有生命的,还是无生命的,能量是万物存在的根本。但万物之间的能量并不均等,正因此才会在一定条件下存在能量之间的相互传递和转化(比如重力势能转化为动能,动能转化为热能,热能转化为化学能,化学能转化为电能,电能又转化为重力势能)。而无论是能量之间的传递还是转化,最终都会形成一个系统内的能量平衡守恒态。
正如强力,弱力,电力彼此之间的作用力处于平衡态时,原子核才能处于稳定态。太阳与围绕它旋转的各星球之间的引力和离心力之间的平衡,才能使它们有规律地在各自的轨道上围绕太阳旋转。而力是由能量提供的,力之间的平衡最终可以转化为能量之间的平衡。
前面我们分析了,平行宇宙之间的拔河比赛,最终谁能胜出呈显出来,主要取决于其内部所蕴藏的能量的多少。而每个平行宇宙所蕴藏的能量并不等同,即总体能量是不变的(遵循质能守恒定律,质量可以转化为能量计算)。每一个平行宇宙的生成,就等于从其他平行宇宙分出一部分能量给新生成的平行宇宙。如果平行宇宙数量越多,那么其他平行宇宙分得的能量就会越少。而一个宇宙的生成需要有个最低的能量极限,随着平行宇宙的不断增多,最终必然达到一个极限的能量平衡态——拥有最少能量的平行宇宙恰巧处于存在态的临界条件。
在其他平行宇宙还没有谢幕前,便不会再生成下一个平行宇宙。所以,此时整个平行宇宙系统处于一种守恒振荡状态——谢幕一个平行宇宙,很快又会生成一个平行宇宙,再谢幕一个平行宇宙,很快又会再生成一个平行宇宙,如果不谢幕,便不会再生成。等于平行宇宙系统的数目基本上已经固定了下来,即彼此正处于能量平衡守恒态。
今天的分享就到这里,感谢对水木的支持。
本篇文章「水木长龙」原创,转载请标明出处,谢谢!
最新科学理论个屁
都是放屁
万物之灵,万物循环,有始有终,也有重新的开始。这是天体的运行定律,不是可以改变的。
有科學這個概念才多少年??還用科學去解釋千億萬年的宇宙…不覺得可笑嗎?難道幼兒園的小孩的思維能理解研究生的課題…
写小说去吧……不比当个假科普小编挨骂强?
现在我们观测到的“宇宙”,只是整个宇宙的的一粒尘埃!我认为是无限大的,没有边也没有际!一只蚂蚁,在它眼时,蚁窝周围几百米就是整个宇宙了![笑着哭][笑着哭][笑着哭][笑着哭]
玉帝吹几只汽球就说平衡宇宙了
这是玄学打着科学的旗号。
地球都搞不清,还另外空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