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北中医李教授原创人文医学科普第896篇
大家好,我是北中医李老师,这篇科普分享中医一方治疗糖尿病合并高血压的方法和技巧。
糖尿病和高血压分属中医消渴和眩晕的疾病范畴。
糖尿病的核心病机为阴津亏虚、燥热偏盛,而以阴虚为本,燥热为标,而气虚、血瘀、痰火等是阴虚燥热的变证。
糖尿病所累及的脏腑主要在肺胃肾,特别是肾之虚弱更关键。
肾阴为一身阴液之根本,五脏之阴无不出于肾阴。所以肾阴虚为阴液亏虚的源头。
肾是水火之脏,寓元阴在肾阳,真阴亏虚,则肾水不足,龙雷之火得不到肾阴的约束而上越升腾,上灼阴液而导致阴液亏竭,这就形成了水因为火热而干,火阴水竭而更加激烈。
下面肾阴不足,也会影响到上面胃液枯竭,五脏干涸,这样就导致了消渴一病,也就是糖尿病。
君不见糖尿病患者里,凡是那些阴液越发亏虚,则燥热表现更严重。而燥热越重,则更加耗损阴津,就是这个道理。
重要的是,糖尿病日久,控制不好,疾病就会由阴及阳,出现阴阳俱损,但糖尿病的本质还是肾阴虚在先。

反过来再说高血压,经常和糖尿病同时存在,持续损害心血管系统,被中医称为同源性疾病,归于眩晕、头痛疾病范畴。
高血压也属于本虚标实、虚实夹杂的疾病。
病因多见各种原因导致的肝阳亢奋,按照“阳常有余,阴常不足”的观点,因为阴虚,阴不致阳,从而让虚阳上越,胆汁肝阳亢奋,火盛而风动,导致血压高、眩晕、头痛。
因此,高血压病因以阴虚为本,阳亢为标,但肝肾亏虚还是本质。
对于眩晕症,《素问》中讲:
诸风掉眩,皆属于肝。
肝为刚脏,主疏泄,主升发,主藏血,体阴而用阳。喜调达而恶抑郁。所以高血压患者多见忧思烦怒,情志过激而导致的。
详细分析,一则肝郁气滞化火,肝火上扰。二则气质化火,火热灼伤阴津,阴虚火旺上扰清窍导致眩晕。三是气滞则血瘀,初在经,久入络,也会导致头晕头痛。
因此,糖尿病合并高血压,表现的症状不同,但阴虚是基本病机,不管二病谁在先,纠正阴虚是二者共同的着手点。

如何治?
今天先分享肝肾阴虚、肝阳上亢的治法——
这类患者,多是平时阳生,肝阳上亢导致高血压。
或糖尿病日久,忧郁恼怒,气郁化火,火热灼伤阴,肝阴耗损,阴不致阳,凤阳上炎清窍发为眩晕。
或者久病阴虚严重,肝失所养,肝阴不足,肝阳上亢所致。
常见症状为头晕目眩,或昏蒙不清,走路如踩在棉花上,轻飘飘的,或性格急躁,失眠多梦。口燥咽干但不想喝水,舌红苔少。
治疗方法呢,可施以滋补肝肾、平肝潜阳的方法,方用名方天麻钩藤饮加减方,组方(应平台科普审核规则不标详方):
天麻、钩藤、珍珠母、草决明、菊花、桑叶、葛根、枸杞子、女贞子、墨旱莲、生地黄、怀牛膝、山茱萸、山药、牡丹皮。
如果咽干口燥,体倦乏力,可合用生脉饮加减调理。
效果如何,明天的科普分享具体案例。
对此你怎么看,欢迎在下面的评论区留言讨论。
本文参考文献(图文来源于网络):2014年第12期《 世界中西医结合杂志》郭学军文章《夏军教授治疗糖尿病合并高血压经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