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草纲目说——利水渗湿的茯苓
茯苓味甘、淡,性平。归心、脾、肾经。功能:利水消肿,渗湿,健脾,宁心。谭老师在这里给大家分享得是茯苓这味药。
《本草纲目》中记载:茯苓,味甘,性平,无毒。主治:止烦渴,利小便,除湿益燥,有和中益气的功能,可利腰脐间血,逐水缓脾,生津导气,平火止泄,除虚热,开腠理,泻膀胱,益脾胃。治肾积水。
附方
小便淋沥不禁。白茯苓、赤茯苓等分研成粉末,不揉洗去筋,控干,以酒煮地黄汁捣成膏调为如弹丸大的丸子。每嚼一丸,空腹盐酒送服。妊娠水肿,小便不利,恶寒。用去皮赤茯苓、葵子各半两,共研成粉末。每次用水送服二钱。水肿尿涩。茯苓皮、椒目,等分煎汤,每日饮服。有效为止。谭老师用药经验
一个茯苓,分成4个部分,其他3个部分分别为:
1、茯苓皮为茯苓菌核的黑色外皮。功效利水消肿,长于行皮肤水湿,多治皮肤水肿。
2、赤苓为茯苓近外皮部的淡红色部分,功效行水利湿。主小便不利、水肿、淋浊等。
3、茯神为茯苓菌核中间带有松根的部分。功效宁心安神,专治心神不安、惊悸、健忘、失眠等。
个人观点,赤苓、茯苓在临床应用时没必要进行区分,通用一味茯苓即可;
一、茯苓的临床应用:
1、湿停水肿、小便不利偏阳虚者,常与桂枝、白术同用;偏气虚者,常与黄芪、党参同用。
2、脾虚泄泻,常与白术、山药等同用。
二、茯苓的分功效合理用量:
1、健脾益气:如治脾虚而致短气倦怠、少食、便溏,茯苓15g,配伍党参15g、白术10g、甘草5g成四君子汤;这是中医第一补气方。
2、利水消肿:如五苓散、苓桂术甘汤、五皮饮等治疗水肿、小便不利及停饮等水湿证方剂,茯苓用量需要大于30g,临床经验表明,30g以下,茯苓基本没有利尿功效;茯苓用到100g,其利尿功效才发挥到最佳。
苓桂术甘汤:茯苓30g、桂枝12g、白术12g、甘草6g。
苓桂术甘汤是脾阳不足水饮内停方,适用于以眩悸为特征的疾病,如眩晕症(含体位性眩晕)、心脏病、心律失常、神经症、眼疾等。苓桂术甘汤证有发作无定时,时好时坏的特征,即发作时各种症状甚剧,来势颇猛,但去后则相安无事,精神刺激、身心疲惫常常是诱发本证的诱因。如伴有呕吐者,可配半夏。
五苓散:茯苓30g,猪苓15g,泽泻30g,白术10g,桂枝15g。(方中茯苓如用来利水,则应在30g以上,如果用来与白术共同健脾,则用10~15g即可)
功效:温阳化气,利湿行水。用于膀胱化气不利,水湿内聚引起的小便不利,水肿腹胀,呕逆泄泻,渴不思饮。
五苓散体质有共同的特点,舌淡或暗紫,舌体胖大,边有齿痕,舌面水滑(水舌)。舌头暗是使用桂枝、肉桂的一个重要指征,我们称之为“桂枝舌”,舌头暗紫的就用桂枝最好;舌头出现齿痕是使用白术、茯苓的重要指征,尤其是茯苓,我们称之为“茯苓舌”;胖胖的舌头,还有齿痕,用茯苓最好,加上白术更好。
谭老师医案
医案:
男,50岁,自诉:2年前不知为何出现心悸,后经心电图检查提示:频发室性期前收缩。经中西医治疗,治疗效果不明显,近日心悸加重。
刻诊:心悸,心烦,时有胸闷,汗出,头晕,乏力,口干舌燥且不欲饮水,舌质略红,苔薄黄白相兼且燥,脉浮略数。
处方:桂枝12g,白术20g,茯苓30g,泽泻20g,猪苓15g,红参12g,麦冬18g,7剂。
复诊:心悸明显好转,口干已缓解,欲饮少量水。又说最近腰腿扭伤,给予正骨后,开了3瓶金鸡虎补丸,汤药后一个小时服用。一年后相遇,说一切尚好。
病人口干舌燥且不欲饮水,其证是水气内停,阻遏气机而不得气化水津,水津不得上承,水气肆虐于心,心气不畅,以五苓散利水气,化水气,加红参以益气补虚,麦冬既滋阴润燥,又防利水化饮伤津。这时候的茯苓一定大量,方中茯苓用来利水,则应在30g以上。
以上就是谭老师在临床上使用茯苓的利水渗湿临床经验。
本草纲目说——家有儿女,懂点本草,如果您觉得本内容对您有帮忙,欢迎关注,及点赞转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