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生最大的两件事,无非是生死。为了告慰亲人在天之灵,我国百姓在亲人去世后,往往会进行声势浩大的葬礼,风风光光将亲人送到极乐世界。
我国对于农村丧葬一直进行改制,随着2023年一号文件的公布,传统土葬或将成为历史!那么我国为何频频关注丧葬,还将其写进了一号文件?为何土葬要被逐渐取消,其存在哪些危害呢?
中国人民对于土葬的执着,是深深刻在骨子里的。我国从古代起便讲究入土为安,有着悠久的土葬传统。我国土葬起源于原始社会,发掘出的半坡文明中便发现了土葬的历史痕迹,封建制度土葬更是成为普遍现象。
按照古代统治阶级的思想,认为“身体发肤、受之父母,不得损毁”,即使是身死也要保证身体的完整,以此进入轮回转世。在中国大部分的民族观念中,都是要施行土葬并且尽可能保持身体的完整性,但是这样却也存在一些弊端。
最为重要的便是,对于一些病死且病毒含有传染性的死者来说,土葬无疑增大了病毒传染的隐患。不少麻风病人、荨麻疹等病人,显然不适用于土葬,一些土葬是在无形之中伤害活着的百姓。随着近代的发展,土葬更多的弊端以及不便也开始出现。
二、土葬的不便以及弊端对于城里人来说,土葬并不现实。城市里的土地寸土寸金,每一块地皮价格都不菲。地方不可能专门拿出大量的土地,进行土葬的墓地安置。
因此大部分城里人逐渐接受了火葬的习俗,只是为亲人在墓园立碑。有的更为土地紧张的墓园,甚至只会提供一个放置骨灰的箱柜,连墓碑都没有。那么农村土地宽广,是不是就可以进行土葬了?其实也不尽然。
对于农村来说,虽然土地更多、更为宽广,但是大部分都是农耕土地以及自建地,因此很多新坟都选择修建在农耕地上。随着时间的流逝,耕地上的自建坟越来越多,会导致越来越多的耕地失去了原有的耕地功能。
有些农村家庭,为了告慰亲人在天之灵,往往将葬礼举办的特别气派。这存在铺张浪费以及污染环境的可能,无论是烟花爆竹还是洒落的葬礼铜钱,都会对环境造成损害,难以清理也会影响村庄环境的美观。因此我国2023年中央一号文件才会对丧葬进行明文规定,那么这意味着今后土葬将彻底消失吗?
三、中国丧葬进行改革我国丧葬制度进行改革,并不意味着传统丧葬模式被完全取代,而是对于丧葬制度以及形式进行优化,取其精华去其糟粕。首先第一项改革便是规范化丧葬流程,取消丧葬大操大办的现象。
农村很多家庭为了显示葬礼的风光,往往大操大办,造成了严重的资源浪费。对于普通的农民家庭造成了严重的财政负担,甚至会引发农村家庭间的攀比现象,因此丧葬的重形式化理应被取消。
第二则是惩治厚葬薄养现象。对于子女来说,赡养父母不仅是社会责任,更是法律义务。不少不孝子女仅是将葬礼举办的风风光光,却根本不关注老人生前的生活质量,十分虚伪。国家将对厚葬薄养现象进行整治,以保障老年人老年生活的品质。
第三则是对于活人墓、豪华墓的修建现象进行整治。现如今越来越多的家庭走向富裕,墓穴的修建逐渐成为一户人家显示财力、经济的手段之一。这占据了大量的社会资源,形成了资源浪费,因此对于修建活人墓、豪华墓的现象也将受到抵制。
最后则是推行更加文明、符合时代发展的火葬,逐步取消土葬制度。对于不少地区以及少数民族来说,土葬制度深入人心。考虑到这种情况,国家制度实行起来讲究循序渐进,逐渐完成丧葬制度的革新。
传统丧葬存在资源浪费、污染环境风险,因此被逐渐取代。豪华墓、葬礼大办也将被取缔,以更加文明的丧葬制度取代。对于我国2023年一号文件规定丧葬制度进行改革,大家有什么想说的?欢迎在评论区进行留言讨论。
好多东西不是说谁说了算,要遵从民意,民意不可违之
因地制宜,根据当地风俗即可
火葬了在土葬,是不是浪费,不能一刀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