忽视天候影响酿成老山最惨烈的一次侦察破袭作战,20名勇士瞬间被烈火吞噬

映像老山 2024-09-07 09:58:47

1984 年至 1989 年,为配合老山主战场的作战行动,保障主战场两翼安全,我国先后分 5 批次组建了 15 个侦察大队,两万余名英勇的战士奔赴老山地区进行侦察轮战。

兰州军区 21 军组建的第 10 侦察大队,于 1985 年 8 月至 1986 年 10 月奉命开赴老山前线,在扣林山 —— 老虎山正面地域执行对越侦察作战任务。在一年多的侦察战斗中,他们先后组织战斗 18 次,击毙、击伤敌 258 名,俘敌 7 名,摧毁一批敌军事设施和轻重武器,缴获部分军用物资。侦察二连指导员张新奎被中央军委授予 “舍身救战友的模范指导员” 荣誉称号,侦察二连被成都军区授予 “团结战斗模范连” 荣誉称号。然而,荣耀的背后是巨大的牺牲,该大队 23 名战友为国捐躯,在第10侦察大队二连对越军 1828 高地实施破袭的战斗中,20 勇士壮烈牺牲,成为15支侦察大队中伤亡最惨重的一次战斗。

位于老山当面的越军1828 高地,距中越国境线实地距离 7 公里。它呈东北、西南走向,长约 800 米。高地由北向南分别为越军 1、2、3 号阵地。边境骑线点 1964 高地与 1828 高地之间有 4 道山梁和 4 条深沟相隔,最大比高近 300 米,坡度在 75 度以上。除大、小青山为林地外,其它地区均被 2 米以上的茅草覆盖,植被茂密,通行困难。据调查观察,1828 高地有越军一个连的兵力驻守,该高地后面南新垭口驻有越军一个连,随时可增援。自 1985 年 12 月至 1986 年 1 月份越军一线防守部队陆续换防后,该高地增加了兵力,不断加修工事,人员活动频繁,夜间经常派出小股兵力偷袭我前沿防御阵地、民兵哨所和观察所。此外,我方还掌握在 1828 高地西侧 300 米处半坡有一眼水泉,敌每天派人沿小路到水泉取水,形成了一定规律。

为了查明该地区越军兵力部署、工事构筑、火力配系、地形、道路等情况,打击敌人的嚣张气焰,第十侦察大队决心由侦察二连组织渗透分队,渗入1828 高地地区,执行侦察捕俘任务。侦察二连由兰州军区驻宁夏 62 师警侦连与某团 8 连抽调骨干组建而成,全连 159 人,连长袁辉,指导员张新奎。

受领任务后,侦察二连迅速行动起来。一是严密组织观察,分别在 1894 高地和罗家坪大山开设了两个观察所,严密监视敌人行动,进一步观察掌握敌人的活动规律。二是周密制定方案,认真研究战斗编组:指挥组共 7 人,由副大队长任组长;捕俘组共 10 人,连长任组长;火力 1 组共 8 人,由副连长任组长;火力 2 组共 7 人,由四排长任组长;火力 3 组共 6 人,由炮兵连副连长任组长;炮火支援组共 37 人,由炮兵参谋任组长;接应 1、2、3 组共 40 人,由指导员负责;破障组共 8 人,由副指导员任组长。

1986 年 3 月 5 日 12 时 30 分,指挥组带破障组、接应组、炮火支援组从驻地出发。13 时,指挥所在 1964 高地开设,炮火支援组在 1964 高地西南侧山谷占领了发射阵地,破障组从 1894 高地西侧鞍部出境,经倒木杆,向 1828 高地开辟通路。火力组、接应组实施跟进掩护,做好前出接应的准备。破障组昼伏夜出,经过 9 天的努力,于 14 日 20 时,完成了至 1828 高地西侧 350 米大青山山顶及其西侧我预定炮阵地、人员活动区的通路开辟任务,共排除 4 个国家制造的 8 种类型的防步兵地雷 24 枚。此后,火力 1 组在大青山,火力 2 组在 1859 高地,火力 3 组在 1964 高地占领了指定位置,掩护破障组继续向水泉方向开辟通路。16 日 19 时 30 分,通路开至 1828 高地西侧水泉附近,排除地雷 15 枚,接应 1、2、3 组分别进至大青山北侧、倒木杆北侧无名高地和 1894 高地西南侧无名高地,掩护捕俘组隐蔽进入伏击区。

捕俘组就位与破障组原地做了短暂休整后,开始对水泉西南侧设伏位置进行搜排。17 日 19 时 40 分,1828 高地下来 3 名越军,沿小路向水泉方向运动。由于植被较高,我无法观察和发现敌人。当敌距我破障组约 50 米处时,似听到我搜排地雷发出的响声,突然鸣枪,转身边喊边跑。指挥组立即令破障组、捕俘组迅速撤至水泉北侧 400 米处的一个自然溶洞内隐蔽观察,严密注视敌人动向。

在未发现敌人异常反应后,指挥组决定,将原定在小路两侧的伏击捕俘,改为在靠近水泉的我方孤立山包两侧的有利地形上组织伏击,待敌在水泉取水时,相机捕俘。18 日上午,越军活动正常,先后 11 人次下阵地到水泉取水,因时机不成熟,我未采取行动。12 时,3 名越军在水泉取水时,似发现有异常迹象,仓惶退回。半小时后,5 名越军到该地区进行搜索,13 时 20 分仓促返回。指挥组判断敌可能发现我通路痕迹,遂定下了由捕俘转入破袭的决心,并令各组做好战斗准备。

13 时 25 分,按协同计划,82 无座力炮首先对 1828 高地上 1、2、3 号阵地的驻兵房、60 迫击炮阵地、火力点、掩蔽部、观察所等目标行直瞄射击。同时,100 迫击炮对 1、2、3 号阵地的前沿工事、阵地反斜面的驻兵点行集中射击,先后摧毁敌驻兵房 9 栋、暗火力点 6 个、60 迫击炮 3 门,并覆盖了敌表面阵地和南新垭口驻兵点。此时,瓜云爱北侧敌 82 迫击炮向我射击,我即组织炮火对其进行压制射击,摧毁敌 82 迫击炮 2 门。射击中,意外地打燃了驻兵房和工事周围的茅草,顿时,大火四起,守敌乱作一团。鉴于大火不断向我方蔓延,捕俘组又出现 2 名伤员,指挥组命令捕俘组和大青山附近的重火器分队迅速回撤,令接应组前出接应,抢救伤员。

14 时 47 分,当我接应组前出接应时,遭敌燃烧弹袭击,打燃两米多高的茅草,时值 6—7 级大风,风助火势,迅速蔓延,数平方公里的作战地区连成一片火海,卷起几丈高的烟火,将通路完全封闭。

连长袁辉立即冲入火海接应伤员,他带着战士们撤入一处溶洞,共 46 人退入狭小的溶洞中躲避火势。袁辉为保护战士们,用身体挡住洞口,任由烈火灼烧他的身躯依旧纹丝不动,直到在大火中晕倒。指导员张新奎率接应组,冲入火海抢救了 2 名伤员,张新奎又多次出入火海救出 5 名战士,当他最后一次冲入火海时,发现一名年轻战士晕倒,他立即扑到战士身上,为战士挡住火焰,自己却壮烈牺牲。

排长张兴仁在指导员牺牲后接替指挥,他与军医陈梅华拼死救助伤员,双双在大火中牺牲。班长杨建平连续十次冲入火海,救出 10 名战士,英勇牺牲。副班长王勇卧病在床,得知战友们被困在火海,他拔下针头狂奔 11 公里冲入火海救人,救出 2 名战友后牺牲,战友们找到他的遗体时,他的人中上还插着一枚钢针。

18 时,火势减弱,指挥组组织所有力量前去救援,在炮火的支援下,将烈士遗体与伤员撤回境内。此次作战,全部损失均来自大火,共有 20 名指战员牺牲,是两山轮战期间牺牲最大的一个侦察大队。战后总结认为,我军虽然对地形与越军的兵力火力侦察到位,准备充分,但没有充分考虑到气象的因素,起火后没有意识到风向即将变化,未及时撤退。同时,没有清除行军中留下的痕迹,引起了越军警惕,致使捕俘失败。

然而,一次军事行动,不可能面面俱到,总会有意外发生。我军指挥员以及干部战士在紧急情况下做出了表率,用生命为战友们争取生的希望,展现了我军的优良作风。尤其是袁峰、张新奎等干部骨干,用身体为战友挡住烈焰,感天动地,气壮山河!

在那片战火纷飞的土地上,20 位英雄用生命谱写了一曲壮丽的赞歌。他们中有 5 位干部,15 人是党员,他们以坚定的信念、无畏的勇气和无私的奉献,诠释了军人的担当和忠诚。指导员张新奎所在的接应组,本来在火海之外,但他为了支援战友,率领全组人员冲入火海,最终壮烈牺牲。后方指挥所的 2 名参谋,也奋不顾身冲入火海救人,最终牺牲于大火中。战后,侦察二连指导员张新奎被中 央军 委授予“舍身救战友的模范指导员”荣誉称号。侦察二连被成都军区授予“团结战斗模范连”荣誉称号,

让我们永远铭记这些英雄的名字,他们是:一等功臣、大队指挥组正营职侦察参谋周俊峰;一等功臣、大队指挥组副营职工兵参谋张云江;一等功臣、中央军委授予“舍身救战友的模范指导员”荣誉称号的副营职指导员张新奎;一等功臣、军医陈梅华;一等功臣、排长张兴仁和一等功臣杨伯斌,一等功臣沈建平,一等功臣郭万福,一等功臣杨建平,一等功臣王勇,一等功臣孟永超,二等功臣霍建平,二等功臣贠明尚,二等功臣辛予锋,二等功臣李永强,二等功臣王树林,二等功臣金小军,二等功臣曹立旺,二等功臣薛治勇,二等功臣曹光荣

8 阅读:1921
评论列表
  • 2024-09-09 23:13

    向这些真正的勇士致敬🫡

  • 2024-09-09 00:00

    气象就气象,天候是什么?这么好的题材被一个烂标题搞坏了。

  • 2024-09-09 18:56

    已经暴露,还搞个锤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