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在明遇“生死劫”,问鼎总统要成为泡影?​

万视观察 2025-04-28 09:51:41

据人民网报道,韩国大法院(最高法院)当地时间4月23日说,将于24日就最大在野党共同民主党党首李在明涉嫌违反《公职选举法》案举行全员合议庭二次审议。按媒体说法,大法院加快审理进度,可能打算在总统选举前作出判决,恐影响选情。韩国第21届总统选举定于6月3日举行,李在明在各项民调中以绝对优势处于领跑地位,被视为热门人选。他涉嫌违反《公职选举法》一案目前在三审过程中,因涉及其参选资格是否会遭剥夺引发广泛关注。

李在明(资料图)

自2024年以来,世界多国的执政党和国家领导人,纷纷在恶化的经济环境和通胀压力下败选或辞职,韩国也未能幸免。在2024年4月的国会选举中,李在明领导的民主党大获全胜。随后在12月,时任总统尹锡悦宣布实施紧急戒严,这一举动令许多韩国人联想到国家过去的军事历史,也激发了公众更强烈的权力更替呼声。李在明最大的优势是他的高知名度。他通过排挤党内异见者巩固权力,有人称他已经将民主党变为“个人政党”。

尹锡悦的下台,对韩国保守派势力而言,无疑是一记沉重的 “组合拳”。曾几何时,出身检察官的尹锡悦,作为政治素人被保守派寄予厚望,视为挽救保守派颓势的 “白衣骑士” 。毕竟,他曾凭借调查朴槿惠 “亲信干政门” 和李明博贪腐案,在韩国民众心中树立起铁面无私的形象,被保守派当作打破当时进步派执政格局的有力武器。可短短几年,这位被委以重任的总统,竟成了保守派的 “噩梦”,成为保守派阵营中连续第二位被弹劾的总统。这接二连三的打击,让保守派元气大伤,陷入了前所未有的困境。

而对于韩国民众来说,他们正被裹挟在两大政治势力的洪流中。支持与反对尹锡悦的人群已经在宪法法院外爆发了冲突,整个社会的政治对立达到近年来的极点。不同地区的选民仿佛站在天秤的两端,一边是倾向于共同民主党的首尔及首都圈,另一边则是传统保守选区如釜山、大邱等地坚挺国民力量党。这种地域上的分裂也反映出韩国社会深层次的政治零和游戏。

韩国民众(资料图)

据最新民调显示李在明的个人支持率达到了46%,领先执政党候选人39个百分点,有55%的民众都盼着在野党上台,可如今司法刀已经架在脖子上了,3月26日他就要迎来选举法案二审判决,检方咬死要判他2年,要是尹锡悦翻盘成功,分分钟就能用司法手段把他送进大牢,别说当总统,到时候连自由都成问题。

历任总统在中美博弈中的失误常导致政治灾难。尹锡悦因强化美韩同盟、激化对华矛盾遭罢免;而金大中、文在寅通过务实外交(如推动中韩自贸协定、缓和朝韩关系)得以善终‌。李在明的外交立场将直接影响其政治寿命。‌韩国政坛存在“清算文化”,新总统常对前任展开司法调查。尹锡悦本人曾以检察官身份参与朴槿惠案,如今反成被清算对象‌。李在明若胜选,需面对保守派势力可能的反扑,其未结诉讼也可能被政治化‌。

尹锡悦(资料图)

如今,韩国社会已因这一案件陷入深度撕裂。支持者坚信李在明是被冤枉的,不断举行集会抗议,要求最高法院公正判决;反对者则趁机抹黑李在明,质疑其人品与从政操守。在这紧张氛围下,韩国社会弥漫着不安与焦虑情绪。若最高法院判决引发民众不满,极有可能引发大规模社会动荡,重演 2022 年韩国前总统朴槿惠弹劾案后全国性示威的混乱局面。在这场政治风暴中,李在明的命运、韩国的政治格局乃至社会稳定都悬于一线。

0 阅读: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