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俄乌战争爆发之初,德国前任总理默克尔就曾预言,双方冲突一旦起来,德国必然会跟着遭殃。而经过两年多的战争事实验证,她说的果真没错。
从表面来看,参与这场战争的国家好像只有俄罗斯和乌克兰两国,而实际上背后还有欧洲和美国。在硝烟弥漫的战争打响之时,就注定没有赢家存在,直接参与战事的两国或多或少都会有损失。
如果真正要论赢家的存在,非幕后推手美国莫属。一个始终把利益放在首位的国家,最喜欢发战争财,表面上看好像给乌克兰送去不少爱心援助,而实际上它背后到底安的什么心大家都心知肚明。
美国假借援助名义,换取乌克兰靠此谋生的国有资产。
本身是一个资源国家,石油、稀有金属矿场是那里的地利条件,可经过这场战事渐渐都归到了美国名下,他们完全是打着爱心的幌子有意掏空乌克兰。
除此之外,为了能在这场战争中大捞一笔,美国又做起了它擅长的表面功夫。看似是给乌克兰提供许多资金方面的需求,但这是通过这一动作,成功将他们的库存武器全部销售给打仗急需的乌克兰,既得了援助之名,同时又赚得盆满钵满。
不得不佩服老美在算计方面果真是天才,那股聪明劲可能都用在这上面了。再来说说狡诈的美国在欧洲地区还收获一笔不小的财富,战争爆发后促使粮食和能源价格疯涨。
而美国更是早就瞄准了这个时机,趁机以高价将石油销售给欧洲地区,真是不管什么时候,能搜刮多少是多少,一点不心慈手软。
再来说说俄乌战争中的输家,既不是俄罗斯,也不是美国,却是德国损失惨重。这到底是从哪些方面看出来的呢?
跟风援乌捉襟见肘从经济方面来看,到现在为止德国的直接经济损失已达2000多亿欧元,这还没算俄乌冲突对德国造成的间接经济损失。
从这一数据就可以看出,德国前后两届的执政时代形成了鲜明对比,毕竟默克尔执政时欧洲关系相对团结。而且那时德国经济也相对稳定,还享有世界“第三大经济体”的美名。
其次,是能源方面。在战争还未打响之前,本身欧洲能源都源自俄罗斯,多年的能源互通已经建立起独有运输管道。
可在战争爆发之后,能源突然中断,使欧洲不得不另辟蹊径寻找全新能源,且不说能源危机问题,与此同时之前的运输管道也得做出更改,而这一改变操作需要投入大量成本。
面对崭新的能源危机,会直接影响到人们日常生活,眼瞅着已是寒冬,倘若能源问题还得不到解决,整个欧洲的供暖将会是最棘手的难题。
欧洲尚且如此,德国又怎能幸免,此时连锁反应就此袭来,能源直接影响制造业。而德国就是靠制造业起家的,如果连此都不能保证,日后人们又靠啥吃饭呢?
甚至就连德国知名企业西门子也无法避免这一问题,一旦引发工业危机,德国就业问题又变成了老大难。人们纷纷面临下岗,腰包越来越瘪,到最后很有可能要靠政府救济才能活下去。
老百姓吃不饱、穿不暖,必然会引起社会矛盾,农民、工人等大批站在街上游行,手持醒目横幅,嘴喊刺耳口号,向政府表达他们作为普通民众心中的不满情绪。
如今,德国国内出现许多“疲惫”现状!
生产机器经常空转,电价猛涨,购买的能源名义上称作第三方,而实际就是被包装后的俄罗斯能源,还是原来的东西,但却要历经千万百计才能得到,而且还要花高价购买。
不作就不会死,德国损失惨重完全是欧洲当初冲动跟风所致,现实也迫使它为自己不负责的行为买单。一方面要支付高价能源,另一方面还不能停止对乌克兰援助,哪怕是自己活下去的希望都渺茫,也要省吃俭用,想想还真是可笑。
伤痕累累难再复原再来说说这场战争中的另一个输家,不用想也知道是乌克兰。
从俄乌两国征兵情况,就能看出两国之间实力相差悬殊。
在战争打响之后,俄罗斯军队不断做出调整,证明他们在朝着更优秀的方向发展;再反观乌克兰,到后期征兵都费劲,而俄罗斯军队却有不断的青壮年涌入。
双方交战,必定是弱方损失较严重。
乌克兰作为小国,经历长达两年多的战事洗礼,损失近四分之一人口,刨去战死的士兵,还有不少都选择逃离了那里。毕竟作为普通百姓,谁不想找一个相对太平的地方过日子。
而人才又是立国的根本,乌克兰人口损失如此惨重,即便在停战之后想重建家园,也不是一件易事。而它又是战争中的小国,再想重建必定会面临重重困难。
虽说相比较俄罗斯,乌克兰得到不少援助,但这些援助并非无私,大部分都是要用资产作为交换条件,而且还有不计其数的贷款压力。所以,不论他们是不是最终赢家,损失惨重注定是毋庸置疑。
结语果然默克尔是最有智慧的执政人,不仅预言正确,而且在她执政时柔待俄罗斯,曾为了达成与莫斯科合作,不惜降低成本。她那时只想让德国制造业走向更强的彼岸。
然而现实却是讽刺的,欧洲不仅没有听取她的预测,还跟风美国,让自己一度陷入僵局。可以说德国现有的种种困境都是欧洲一手造成的,自己想作,怪不得别人不救它。
只有默克尔清楚的知道俄罗斯在这其中的重要作用,她早就看清了这一步棋。
如果一旦与俄罗斯闹僵,工业必定会出现退化,尽管在这之前她始终在美俄之中权衡,但还是未能成功阻止不幸的发生。
可能,她也没想到此预言来得如此之快,至少比她原本想象的要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