赖清德政府想靠“抗中保台”赢得民心,巩固政权,现实却可能事与愿违。将大陆定义为“境外敌对势力”,不仅加剧台海紧张局势,更可能将台湾推向险境。

赖清德政府最近把大陆称为“境外敌对势力”,这就像往平静的台湾海峡里扔了块大石头,激起轩然大波。这不是随便说说而已,而是一场风险极大的赌博,很可能把台湾带到非常危险的境地。
台海局势近几年不太平静。大陆对台湾的政策越来越强硬,王毅外长在两会记者会上称台湾为中国台湾省,表达了大陆的立场和统一决心。
信息来源:国台办

国台办也转变说法,不再提“和平统一”,而是侧重于警告“台独”势力,强调如果“台独”越过底线,大陆可能被迫采取行动。

面对大陆坚定的统一态度,岛内“台独”势力反而更加激进。赖清德政府在“国安”会议上将大陆视为“境外敌对势力”,推出对抗措施,试图拉拢台湾民众支持“台独”。
赖清德政府采取这个行动并非心血来潮,而是因为他们越来越感到焦虑,这种焦虑来自多个方面。岛内民众的支持率降低,“大罢免”的风险越来越高,这让赖清德政府感到非常不安。

与此同时,由于特朗普政府时期对台湾的态度不确定,加上美国国内出现“放弃台湾”的言论,导致台湾内部对美国的信任感下降,这进一步加剧了赖清德政府的忧虑。
赖清德政府可能认为,只有通过加剧两岸紧张关系,才能引起美国的重视和干预,从而在困境中找到支持。

不过,赖清德政府的计划,可能建立在一连串的错误判断上。第一,他们觉得美国会大力支持,但可能想多了。特朗普政府现在主要关注关税、俄乌冲突和中东问题,对台湾的关注度已经降低。
美国防部官员科尔比和达默曾说过“放弃台湾”的话,特朗普还把台湾比作“办公桌上的鼻尖”,这些都说明美国可能把台湾当成交易的筹码。

另外赖清德政府可能太乐观地看待了自己的实力。两岸实力差距太大,任何挑衅行为只会加快统一的步伐,而不可能实现所谓的“独立”。
与蔡英文时代相对温和的策略不同,赖清德政府现在采取的强硬做法,就好比鸡蛋碰石头,风险很大。

赖清德政府可能对台湾民众的想法有所误判。虽然岛内有些政治人物立场不明确,但多数人还是希望承认“九二共识”,促进两岸的交流与融合。
赖清德政府想要利用两岸问题来博取支持,打压蓝营,但这恐怕会适得其反,最终无法巩固自己的地位。这种做法可能难以获得大多数民众的认可。

赖清德政府原本想孤注一掷,结果事与愿违,让台湾面临更大的风险。“境外敌对势力”的说法让两岸关系变得更糟,之后的17项措施更是雪上加霜,让双方的距离越来越远,冲突的可能性也更高。
赖清德政府期待美国提供更强的后盾,但实际情况并非如此,反而让人担心美国可能会放弃台湾。

岛内对美国是否可靠的怀疑越来越多,社会信任感下降,赖清德政府的地位更加不稳固。国台办发言人陈斌华的发言十分严厉,他警告说:“玩火必自焚”。
这句话不仅仅是向赖清德政府发出的警告,更是对所有试图分裂国家的“台独”势力提出的严正警告。任何分裂国家的行为都将遭到坚决打击,最终只会搬起石头砸自己的脚。

两岸关系的未来发展,根本上是由双方实力差距决定的,而不是政治手段能够左右的。中国大陆实现统一的决心非常坚定,没有任何外部力量能够阻挡这一必然趋势。
赖清德政府的冒险举动,最终只会加速自身失败,同时也会加速两岸走向统一的结局。

这种局势的发展,其实是长期积累的结果,也符合历史发展的规律。理解这个趋势,对各方都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赖清德政府正在进行一项风险极高的行动,他们希望借此彻底改变台湾的未来。 这项行动充满了不确定性,最终结果难以预料。
啥叫断然措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