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有个朋友很喜欢打羽毛球,每周公司组织1次羽毛球活动,他自己报名的俱乐部2次,加起来每周至少都要打3次以上。
他的球技在认识的人里面算中上水平。公司组织的羽毛球活动中,基本上参加的同事都没他厉害。这种时候,他就只会拿出60%-80%的状态来打球。能走的就不跑着接球,能站着不动就不走动。
但当他在俱乐部和非常厉害的球友对打时,就会拿出200%的状态全身心投入。全场来回奋力跑动,逮住机会就杀球,绷紧全身每一根神经。从最开始跟不上队友的节奏,到和队友配合无间。
朋友问我说这样是不是不好。
我说不会。正常人都会这样。一方面,当面对比你弱的人时,从心理上你就放松了戒备,身体也紧跟着听从大脑指挥。你就不会拿出百分百的实力。但是当你遇到比你厉害的人时,你就会立刻变得紧张起来,从心里到身体上打起12万分精神。
另一方面,站在比你弱很多的对手角度。对于公司抱着娱乐放松的心情来打球的人来说,如果你真的拿出百分百实力,那这场比赛就对于他们就失去了乐趣。别人只是来图个乐,打打球锻炼锻炼身体,你却拿出专业比赛的架势来打球。以后估计都没人跟你玩了。
所以,遇强则强,遇弱则弱这件事情归根到底还是要分场合。
如果在公司组织的这种以娱乐放松为基调的球场,没必要拿出全部实力。不看同事,也要看领导呢。跟领导打球,既不能太放水,又不能太拼。得懂得尺寸的拿捏。
如果在自己花钱报名,且主要目的是以精进球技的俱乐部。就应该要拿出比赛的架势,每个球都拼尽全力去打。
人生有无数的赛场,我们要会分辨不同赛场的区别,学会在不同的场合切换自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