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0岁的金巧巧综艺迟到,为啥惠英红直接要求她道歉?刘德华早就给出答案了

扒点观影 2025-02-18 17:15:02

开篇:

综艺现场,众人安静等待中,一身盛装的金巧巧走了进来。

按照惯例,这本应是一个热闹的场合,又是熟人又是重逢,寒暄几句再自然不过。

可这一次,不知道是不是因为她的迟到,一切都变得有些微妙。

导师杨晓培开口了:“巧巧,我想问下你,为什么迟到了?

”随后,惠英红直截了当地补充:“对,我觉得公平一点,希望你先跟大家道个歉!

面对箭一般的问题,迟到的金巧巧显然没有准备。

她试图解释:“老师是这样的,我……”,“我不想听理由。

”惠英红打断了她的话,“我想先听你说,对不起,我迟到了!

”这一轮对话,让现场空气都仿佛凝固了。

导师受难记:内娱表演有多抓马?

其实,这种“尴尬”并不是《演员请就位》第三季的唯一亮点。

一开场就是各种奇葩表演:有人扮演冷宫妃子歇斯底里大哭,还当场向导师于佩尔喊出“冷宫的滋味你懂吗”;有人模仿西门庆,对法国影后于佩尔上演调戏戏码,甚至站得近得让人家忍不住抓紧衣领;更有一些表演直接不知所以然,像是刚刚编排好的“即兴创作”,让人分不出哪是表演,哪是玩闹。

这对导师可不好受。

无论是年过古稀的陈凯歌和于佩尔,还是章子怡和吴镇宇,都只能硬生生保持住职业素养,在台上勉强撑起表情管理。

而这样的“抓马剧场”恰恰让观众开始好奇,究竟什么才算是真正的专业,以及,明星们的基本素养是否真的重要。

金巧巧的迟到风波:一场职场守时的反思

回到金巧巧迟到这件事,其实这也并不是娱乐圈第一次因“迟到”而引发讨论。

符合逻辑的是,她迟到后确实为所有观众道了歉,也强调因为忘记带服装才耽误了时间。

可对于职场中的迟到问题,究竟什么才是可以原谅的理由呢?

这不仅是一场个人表现的问题,可能更是一场集体责任。

试想,如果大家都迟到,节目制作流程如何保证?

表演顺序如何调整?

台前幕后的工作人员又该如何配合?

对于金巧巧来说,这件事看似一起小小的插曲,但却让其他明星甚至幕后工作人员可能都埋下了不安。

这大概也是惠英红坚持她道歉的缘由。

毕竟,任何职业环境中守时不仅体现的是对规则的尊重,也是对他人努力的一种最基本的礼貌。

明星光环背后:迟到就是迟到,没有借口

事实上,金巧巧面对迟到的后续,还并不是娱乐圈的最典型案例。

要知道,就连75岁的刘晓庆,也曾因迟到被节目组成员一再抱怨,尽管她解释人生中大概只有这一回迟到,但还是当众道歉,并承诺不会再发生类似的情况。

相比之下,那些没带理由迟到、在片场让整个剧组干等几小时甚至一整天的明星,实在不在少数。

这样的例子在影视圈屡见不鲜。

赵文卓甚至曾公开提到,自己曾多次在拍戏过程中面对其他演员迟到,不仅没有及时道歉,还一副理所当然的态度。

一旦团队对此表现出不满,对方甚至会摆出“我就是主角”的架势,让整个剧组工作进度拖延。

这种态度让守时的人倍感无助,似乎职业道德随着明星光环一同消失了。

刘德华的老职场规矩:为什么守时不能被抛弃?

一直以来,明星们被看作行业榜样与文化的塑造者。

就像刘德华曾在采访中提到的那样:“守时不是优点,而是一种最基本的职业习惯。

不管演员能不能火,提前准备、按时到场都是必须的。

也正因为这种敬业和自律,刘德华才能在娱乐圈站稳脚跟几十年,被观众赞誉为“德艺双馨”的代表。

反观现在,娱乐圈的大部分明星并没有接受过严格的训练,而一旦成名,反而沦为“特殊群体”,追捧与包容似乎一时让他们忘了什么是工作该有的原则感和底线行为。

尽管如此,这样的认知却不能被无限放大。

即便每个岗位对工作素养的要求不同,但从守时开始养成自律习惯,总能让周围人安心,也能给自己创造更专业的环境。

这正是让刘德华受人尊敬的原因。

结尾:

从综艺到影视,生活和工作中都不乏金巧巧这样的情境。

有人因为突发事件迟到,有人还抱我行我素的态度,但更应该引发反思的是,在一个需要协作的职场中,不论你是普通员工还是明星,自律永远是一件相当重要的事情。

或许,迟到看似只是某些时刻的小问题,但往往就是这些“小事”,界定了职业素养的底线。

归根结底,守时真的不是一个优点,而是一种人人应具备的习惯。

不论职场规则如何变化,自律的行为总会给人留下更专业和可靠的印象。

就像刘德华多年来的成功所启发我们的那样:事情可以做不到位,但态度绝不能“不到时”。

0 阅读:54
评论列表

扒点观影

简介:顾思远说娱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