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人曾说,当灯火初上时,故事的篇章便悄然展开。
在将近一千年前的一个元宵节夜晚,辛弃疾在灯火辉煌的街头,与一位云鬓雾鬟的女子擦肩而过。然而,还未等他开口言语,那女子便消失在了闪烁的灯火之中。
他四处寻觅,翘首以盼,却始终未能找到她的踪影。就在他几乎要放弃的时候,无意间回首远眺,竟惊喜地发现那位女子正静静地伫立在灯火稀疏之处,静观这一夜的笙箫舞动和鱼龙曼舞。
这一寻一望之间,辛弃疾坚定了自己的理想力量:历经千百次的寻找,蓦然回首,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
尽管汴州的繁华已渐行渐远,灯火已显得稀疏黯淡,但辛弃疾九死未悔,毅然决然地追逐万里,寻觅千百度。
这样的灯火,摇曳着孤独与坚韧,书写着悲愤与顽强,虽然看似稀疏零落,但却注定要铸就灯火映照下的华夏大地。
灯火,有时也被视为时光流转与人生漂泊的象征。就如同朱熹在送别友人之际所吟咏的“十年灯火与君同,谁道年来西复东”,亦如汪藻在天涯漂泊中的感慨“千里江山渔笛晚,十年灯火客毡寒。”
无论这灯火是明亮璀璨,还是黯淡阑珊,它都能成为人们内心寄托的载体。有人对过往无怨无悔,有人为错过的机会深感遗憾,有人在繁华盛景中欢享,有人在离别悲伤中沉思。
此刻的你我,或许也能通过这些灯火,编织出属于自己的故事,让我们在灯火的光影中,寻找并记录下属于自己的独特篇章,让那些灯火下的岁月和心中的江湖,成为我们生命中永不磨灭的记忆。
——01——
海天东望夕茫茫,山势川形阔复长。
灯火万家城四畔,星河一道水中央。
风吹古木晴天雨,月照平沙夏夜霜。
能就江楼消暑否?比君茅舍较清凉。
——唐•白居易《江楼夕望招客》
白居易笔下的灯火,要从他任杭州刺史说起。
自从宰相武元衡遇刺身亡事件之后,白居易一位正直的官员受到谪贬自江州,自始,他心如死灰,结束江州流放之后,他无法忍受官场中的那些虚伪与丑陋,尽管他已一只脚踏入了宰相的门槛,但他却主动放弃了中书舍人的身份,选择远离尘嚣,赴杭州任职。
作为一省之长的白居易,忙完政务之余不忘寄情江南山水,如此风光也是百姓福祉。
长庆三年823夏,在一个黄昏日落时分,独登江楼欣赏杭州满城风光。
登上杭州城东楼,向东望去,海天相连茫茫一片,远处是海天一色、水阔山长,首先从地理形态上就给人以苍茫辽阔之感。
再当夜幕降临,万家灯火初上,一江渔火点燃,共同倒映在江心,宛若天上星河平铺水中央。
风吹古树瑟瑟作响这给夏夜里带来丝丝清凉,万家灯火之下交织着月光撒满大地犹如秋霜,好一幅初夏晚景图。
在这灯火辉煌的背景下,展现的是白居易治理下城市的繁荣景象,犹如他在元宵节诗篇中描绘的“灯火家家市,笙歌处处楼”。
然而,这样的繁华并不是开始就有的。在他来杭州之时,白居易面临了持久的干旱挑战,他顶着地方官的压力,一边疏浚河道,一边修复古井,同时还要治理西湖,修建堤坝以储存水源。
正是这样的勤奋和努力,才换来了当时杭州城的繁荣与和谐,使乐天能够心安理得地在江楼度过这夏夜时光。
趁此繁华而清凉的夜晚,不禁向茅屋中的好友发出邀请,是否愿意一同到江楼享受消暑纳凉的乐趣。
——02——
东武望余杭,云海天涯两渺茫。
何日功成名遂了,还乡,醉笑陪公三万场。
不用诉离觞,痛饮从来别有肠。
今夜送归灯火冷,河塘,堕泪羊公却姓杨。
——宋•苏轼《南乡子·和杨元素时移守密州》
宋熙宁七年,苏轼在杭州任期满。因弟弟苏辙在齐州,他决定请调密州,以求更近地与弟弟相聚。前路未知,他的心不安,唯亲情可慰藉。
残灯如豆,秋风如素。西湖深处的画舫歌声悠扬,杯酒之间竟不觉时光飞逝,他表面上看起来并没有想象中的闷闷不乐。
面对苍茫的夜色、平静的湖面,他流露出恋恋不舍的神情,双眼如星光般灿烂。
苏轼明白,那让人眷恋的时光,最终都要化尘入风。所有的离别都不必诉离殇,而应待功成名就后更好的重逢。
东武是密州,余杭是杭州,两地遥遥相望,不见其身影,只见云海渺渺,重峦叠嶂。不知何时才可一展壮志,功成名就,衣锦还乡,再与君大醉三万场。
苏轼心中的悲恸化作一股力量:上天要菲薄我,我偏要一笑而过。为什么劳累奔波会使人无可奈何,心有不甘?为什么在离别愈是逼近时,心中的思念就愈强烈?
这是因为他的心中还有热望,对未来还有期盼,他希望有朝一日可以衣锦还乡,与亲朋好友欢聚一堂。
他多想和亲朋好友坐在一起彻夜长谈,不醉不归。
他大笑着对杨元素说不要像世俗那样将满腔愁绪赋予杯中酒,你看那些宴饮之人有几个是因为离愁别绪的?
等酒足饭饱之后,我会提着残灯送你归家,只是未曾想经过那秋水寒潭般的河塘时,在依稀的灯火中默默为我流泪的人,居然是你杨元素啊!
“璧月琼枝空夜夜,菊花人貌自年年。不知来岁与谁看。”送君千里,终须一别,他深知和杨元素已经无法再共赏佳境了,只能用婉约的词句来诉说那物是人非的遗憾。
此去密州,不管前路如何,他都要做到问心无愧,造福一方百姓。苏轼推开窗户,看月华黯淡,鸡鸣梦残。
他知晓千里之外又起波澜,弄得人心惶惶。纵然有热血雄心,远在千里之外也于事无补,何况他本就寸步难行。但愿在下一个任职的地方,他能有施展拳脚的机会。
——03——
灯火钱塘三五夜。明月如霜,照见人如画。
帐底吹笙香吐麝。此般风味应无价。
寂寞山城人老也。击鼓吹箫,乍入农桑社。
火冷灯稀霜露下。昏昏雪意云垂野。
——宋·苏轼《蝶恋花·密州上元》
“灯火钱塘三五夜,明月如霜,照见人如画。”苏轼来到密州过的第一个元宵节,他开始怀念杭州。
那时的杭州,灯火分外热闹,街上车马如流、行人如织。他一边看着热闹,一边和几位朋友观看灯谜。
明月比白霜还要皎洁明亮,照在行人脸上仿佛是一幅画,笙管升平,空气中弥漫着香气,那骑着马的人也不会因此扬起灰尘。
眼前密州这座古老的城,灯火冷清,霜也微微地下了起来,他们在阴暗昏沉的乌云下击鼓吹箫,沿着街道一直走到农桑社去祭祀土地神。
天灾人祸已经让这座城市变得满目疮痍,相比繁华的杭州城,这里的人更加渴望风调雨顺、美满安康。他穿过寂静的街巷,望了一眼天空,这是快要下雪了吧?
两种不同的景象,两种不同的心情,苏轼心中怀着对杭州的思念,也怀着初来密州时的孤寂。元宵节这样重要的日子,使寂寞清冷的密州也变得萧索起来。冬日里的密州,不仅环境空旷,气候更是寒冷。
曾经沧海难为水,如今的苏轼再也不是那个在杭州过着快意生活的人。
他见过杭州的富足繁华,也见过密州的荒凉贫瘠;他体验过江南的诗情,也体验过密州的粗陋。
最让他感到痛心的是,在这片土地上民不聊生,而他只能徐徐图之,不能立刻让百姓过上好日子,这怎能不令他闷闷不乐?
看到百姓在土地面前诚心祈求来年丰收的样子,苏轼久久不动,他也希望来年是一个丰收年,所以写道“昏昏雪意云垂野”,虽然意象清冷,但足以看出他心中的期盼。
值得庆幸的是,所有的等待都是值得的,所有的付出也都是值得的。
——04——
三更灯火五更鸡,正是男儿读书时。
黑发不知勤学早,白首方悔读书迟。
——唐•颜真卿《劝学诗》
儒家重视教育,所以中国传统文化就重视教育。没有人生下来就是圣人,但是人人都可以学成圣人,所以人人都需要学习。
从孔子、孟子开始,都是强调学习,改造人心,提升人生的修养。所以中国的劝学诗很多,这是一个很大的传统。
比如说最简单的,过去作为儿童启蒙课本的《三字经》,“人之初,性本善。性相近,习相远。苟不教,性乃迁。教之道,贵以专”。
其实就指人生读书有一个正路,有正路的读书和仅仅出于功利性的读书是不一样的,所以不同的劝学诗在品质上有很大差异。
这首诗的品质在劝学诗里算是中等,像朱熹“一寸光阴不可轻”,这样的品质高一点。宋真宗赵恒的“书中自有黄金屋,书中自有颜如玉”属于品质最低的。
颜真卿笔下的灯火,不仅指时间意义上闪耀到三更的灯火,更指代读书学习。
颜真卿的《劝学诗》勉励后人在学习的道路上要持之以恒,不分昼夜地勤奋苦读。他强调了珍惜时间的重要性,并告诉人们要把握每一个日复一日的机会。
他指出,每天要付出努力,夜深人静时仍需挑灯夜读,直到夜半三更。而在黎明前的五更鸡鸣时,又要早早地起床继续读书。
他不光是说,而是以身作则,用自己的经历告诉人们,青春年华是宝贵的,应该珍惜并用于努力学习。他告诫人们,如果年轻时不努力,等到年老时后悔虚度了时光,再想努力也为时已晚。
颜真卿就是靠着自己勤奋和执着使他在20多岁时就考中进士,取得了辉煌的成就。他的书法艺术也独树一帜,开创了颜体,与他的高尚人格相得益彰。
颜真卿不仅是一位杰出的书法家和学者,他还是一位忠诚的爱国者和英勇的战士。在安史之乱中,他坚守平原城,为国家的稳定立下了赫赫战功。
在他74岁高龄时,他勇敢地前往李希烈军中劝降,最终壮烈牺牲。
颜真卿用自己的一生践行了读书和学习的信仰,他的精神传承了颜氏家族的荣耀。从颜回、颜之推、颜延之到颜真卿,这种精神在家族中代代相传,永不熄灭。
——05——
山抹微云,天连衰草,画角声断谯门。
暂停征棹,聊共引离尊。
多少蓬莱旧事,空回首、烟霭纷纷。
斜阳外,寒鸦万点,流水绕孤村。
销魂。当此际,香囊暗解,罗带轻分。
谩赢得、青楼薄幸名存。
此去何时见也,襟袖上、空惹啼痕。
伤情处,高城望断,灯火已黄昏。
——宋·秦观《满庭芳·山抹微云》
秦观是“苏门四学士”(黄庭坚、秦观、晃补之、张耒)中是苏轼最得意门生。他一生与苏轼同升降共命运。
秦多年被贬,五十一岁不幸去世于放还途中,苏轼闻讯而叹曰:“哀哉!世复有斯人乎?”
秦观三十一岁,尚未举进士,潦倒困厄使他真情对待同是不幸命运的歌妓,后来他结交了一位歌妓,可称知心,分别时,他痛彻肺腑,写下这首《满庭芳》相赠。
山头上笼罩着一抹淡淡的云彩,远处的枯草绵延到天边,城楼上传来的画角声在空中回荡着,又渐渐消失了。
词人暂时停下远行的船,与饯行的情人举杯同饮离别之酒。回想往日,有多少令人销魂的欢情往事,却已是渺茫如烟、只成追忆,就像眼前的茫茫暮霭一样缥缈迷离。
举目望去,夕阳余晖之中,几点寒鸦飞过,一湾流水环绕着冷落孤寂的村舍。这萧瑟凄凉的景象令人感伤万分,与离人心境非常一致,更增添了词人心中的孤寒之感。
词人解下香囊送给他的情人,这将要离别的时刻,实在令人黯然神伤。
词人叹息,这迫不得已的离别之后,大概会使他在风月场上白白留下个薄情寡义的名声,谁又会知道他心里深深的眷恋不舍呢?这一去不知何时才能相见,今后也只能徒然相思,衣袖上空留下斑斑泪痕。
回首看看离去的地方,那高高的城楼越来越远,已隐没在万家灯火的黄昏之中,这是多么让人伤怀!
词人把凄迷的晚秋暮景与愁肠百转的离愁别恨结合起来,情景交融,令人有凄凉沉郁之感,意境深邃,情韵和婉。
细读此词,似曾相识,原来与柳永《雨霖铃》极其相似:词的内容,都是写情人分别的痛苦—一个是“执手相看泪眼,竞无语凝咽”,一个是“销魂,当此际,香囊暗解,罗带轻分”(交换纪念物);
词的表现手法,都是情景交融 一个是“寒蝉凄切”“骤雨初歇”的“冷落清秋节”,一个是“山抹微云,天连衰草”,“烟霭纷纷”;
词的意境都是凄清孤独—— 个是“今宵酒醒何处?杨柳岸,晓风残月”,一个是“斜阳外,寒鸦数点,流水绕孤村”;
词的情调,都是伤感哀婉、肝肠寸断——一个是“念去去千里烟波”,“便纵有千种风情,更与何人说!”一个是“此去何时见也”,“伤情处,高城望断,灯火已黄昏。”
不能说秦观抄袭柳永,因为无一语模仿;不能说秦观仿造,因为二词曲同工,皆为名篇。
同样是曲终人散,白居易的“笙歌归院落,灯火下楼台”就少了相思缠绵,多了文人闲雅。
图片来源于网络,如有不妥,联系立即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