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山西省闻喜县侯村,隐藏着一座废弃多年的军工企业——国营燎原仪器厂,代号5447,俗称“十分指”。这座曾经辉煌的坦克配件生产基地,如今已是一片荒芜,几千人的生活区也变成了空城,只留下一座座斑驳的建筑和无尽的回忆。
时间回溯到上世纪60年代,中苏关系恶化,珍宝岛战役爆发,国家安全形势严峻。为应对可能爆发的战争,国家决定在中条山区建立第二坦克生产基地,代号“541”工程。1970年4月,541工程正式启动,国营燎原仪器厂作为541工程的重要组成部分,也随之诞生。
起初,燎原仪器厂计划生产WZ-122型中型坦克的双向稳定器,后来改为生产59式改型和84式架桥坦克的关键配件。工厂占地50万平方米,固定资产达1.2亿元人民币,拥有职工3000余名,其中工程技术人员300余人。在火热的三线建设年代,全国各地的精英汇聚于此,用汗水和智慧在这片土地上书写着辉煌。
然而,好景不长。随着国际形势的变化和国家经济政策的调整,三线建设逐渐降温。进入80年代,燎原仪器厂开始实施“保军转民”战略,尝试生产民用产品以维持生存。然而,由于市场竞争激烈和技术更新迅速,工厂逐渐失去了竞争力。
1997年,燎原仪器厂虽然通过了ISO9002国际质量体系认证,并被列为国家500强国有大型企业,但已经无法挽回其衰败的命运。2006年3月10日,运城市法院宣告燎原仪器厂破产。
在燎原仪器厂最辉煌的时期,生活区曾是一个热闹繁华的小社会。这里有学校、医院、商店、电影院和文化馆等设施一应俱全。职工宿舍楼鳞次栉比,有高大的杨树环绕其间,为这片土地增添了几分生机与活力。
然而,随着工厂的衰败和职工的离去,生活区也逐渐失去了往日的繁华。如今,走进生活区,只见一栋栋破败的楼房静静地矗立在那里,仿佛在诉说着曾经的辉煌与沧桑。前区的干打垒房子已经破败不堪,后区的红砖筒子楼也变成了危楼。曾经热闹的商店、电影院和文化馆早已人去楼空,只剩下杂草丛生和一片荒凉。
随着时间的流逝,燎原仪器厂逐渐被时代所遗忘。年轻一代对这段历史知之甚少,甚至闻所未闻。只有那些曾经在这里生活和工作过的老一辈人还保留着对那段岁月的深刻记忆。
他们记得那些激情燃烧的岁月里大家为了国家的安全和发展而努力奋斗的情景;他们记得那些曾经朝夕相处的同事和朋友;他们记得那些曾经充满欢声笑语的时刻……然而,这一切都已经成为了过去式。现在当他们再次回到这片曾经熟悉的土地上时只能看到满目的荒凉和破败心中不禁涌起一股难以言喻的酸楚和感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