济宁探索非遗活态传承“三步走”新范式经验做法

济宁影响力 2024-07-08 22:57:19

7月4日,文化和旅游部《非物质文化遗产信息摘报》刊发《山东济宁:探索非遗活态传承“三步走”新范式》,点赞济宁兖州区探索非遗活态传承经验做法。全文如下:

兖州,古九州之一,今为山东省济宁市兖州区。兖州历史悠久,文化资源丰富。近年来,兖州区扎实推进非遗活态传承,在非遗保护工作中处理好“三项关系”,探索形成具有县域基层特点的传承、发展、转化“三步走”特色做法,推动非遗焕发新活力。

积极处理“远”与“近”的关系

在保护传承中让非遗“活”起来

兖州区挖掘非遗资源,扎实推进非遗系统性保护,通过创新传承模式、打造活动品牌等方式,让非遗贴近群众、融入生活,推动非遗活态传承,让“诗与远方”双向奔赴。一是完善保护体系,夯实传承基础。成立乡村文化专管员队伍,定期开展非遗项目挖掘保护、宣传引导工作,全面掌握当地非遗资源种类、数量、保护现状,加大申报认定力度,推动非遗传播在基层走深走实。目前,全区共有省级非遗项目2项,市级项目28项,区级项目124项,形成三级非遗名录体系。二是探索“馆校共建”传承模式,培养非遗人才。成立兖州区文化馆工业技师学院分馆,创建非遗传承功能厅,发挥全区文化领域专家学者、非遗传承人带动作用,对兖绣、剪纸、面塑、雕刻等16个非遗项目进行展示展演和培训,打造“文以化人、馆院育人”新阵地,推动职业教育同非遗传承互促互成。截至目前,已开设非遗培训课程320余节,累计培育非遗爱好者1500余人次。三是依托节会活动,打响非遗品牌。探索“艺随人动”新模式,组建10支非遗民间表演队伍,每年利用春节、端午、中秋等传统节日,开展巡演、竞赛等非遗展览展示活动。截至2024年5月底,本年度已开展20余场次活动,覆盖全区10个镇街。创新推行“非遗+节会”活动形式促进非遗传播,在马拉松赛事、“油菜花节”等地方大型活动现场,组织非遗展示展演11场,让群众近距离体验非遗魅力。建立完善非遗进校园、进企业、进单位、进社区、进景区“五进”联动机制,组织开展非遗活动30场次,参与群众近6万人次。

科学处理“老”与“新”的关系

在创新发展中让非遗“潮”起来

积极发挥非遗在推进乡村振兴、推动文旅融合发展中的突出作用,挖掘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与现代生活的连接点,让传统非遗与现代生活结合、与时尚结合。一是加强“新阵地”建设,让非遗融入生产生活。高标准建设兖州历史文化展览馆,采用实物展示、场景复原等方式,展现丰富多彩的非遗。建成启用以来,每年开展非遗产品和技艺展览会、交流会、推介会20余场,年均吸引非遗传承人、企业家、游客2万多人。打造非遗镇、村平台,在全区建成6处乡村非遗小剧场,定期组织于派竹板山东快书、花棍舞等10余种本土非遗曲艺展演活动。今年累计开展演出活动120余场,其中酒仙桥街道付家楼村“非遗曲艺小剧场”以其独有特色,吸引游客近7万人,成为乡村文旅新地标。二是加强“新模式”探索,让非遗彰显地域特色。辖区内牛楼小镇景区探索“非遗+乡村旅游”新模式,成功带火当地旅游业。目前,小镇拥有非遗等文化创意类店铺51家,入驻木雕、福临布老虎、凤之羽汉服等非遗项目12个;景区内非遗小剧场“兖曲社”,常态化开展快板书、山东渔鼓等表演活动,成为景区热门打卡点。2023年以来,牛楼小镇景区共接待游客463万人次,营业收入12500余万元。三是加强“新街区”打造,让非遗烙印城市IP。充分利用现有文化资源,打造了狄家街、未央街、端信里等特色文化街区,设立非遗展示体验、文创艺术专区等文化消费场景,定期举办汉唐文化节、国风艺术展等主题活动,构建集民俗体验、非遗展示、旅游休闲、夜色经济等功能于一体的“城市新客厅”。

理性处理“冷”与“热”的关系

在创造转化中让非遗“火”起来

充分发挥非遗在经济发展中的积极作用,鼓励开发非遗文创品牌。一是坚持品牌创新,开发非遗文创精品。引入市场化机制,培育非遗文创IP,设计开发“兖绣”“五谷画”“凤之羽汉服”等12个系列50余种非遗文创产品。二是坚持渠道创新,充分对接市场需求。聚焦破解个体生产、小规模量产与市场对接难的问题,创新搭建“企业点单、文化配餐”的对接平台,非遗传承人根据企业“订单”,为其量身定制个性化产品,畅通非遗“适销对路”途径。目前,已有16个非遗项目、12家企业入驻对接平台,5对达成初步合作意向。三是坚持模式创新,传承活力显著提升。依托非遗优势项目,创新作坊式、师徒式的“产教融合”传承模式,大力扶持非遗工坊建设,让“打工者”向非遗学徒甚至传承人演变,在提供就业岗位的同时,提升了非遗传习发展质效,让非遗的“厚家底”成为发展的“新引擎”。目前,兖州区成功打造区级非遗工坊9家、市级非遗工坊6家,吸纳就业180人,年产值900万元。

来源:济宁文旅

0 阅读:0

济宁影响力

简介:关注社会热点,追踪新闻事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