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看了《钢的琴》,我觉得这部电影挺有意思的。电影开头,一对年轻的夫妻站在老旧工厂前面谈离婚,荒凉、破败的厂房,手风琴,小电驴,碎煤渣的地面。进入正片,把黑色塑料袋当雨衣披在身上的民间乐队演奏着俄罗斯著名歌曲《喀秋莎》。这本是一首气势恢宏的二战歌曲,搭配冬季时节里老旧工厂的两个大烟囱,渲染出那种很悲壮的气氛,容易让人误以为这是一部激烈的战争片。稍微了解(我国)七八十年代工业发展,就会对画面的布景有种熟悉的归属感。画面一转,是一个灵位,接着是市井小民的沟通腔调,你才发觉原来这是送葬队伍里的哀乐,讽刺。
这部电影其实拍的还不错,我个人觉得还挺东北的:文艺男主整天无所事事,骑着小电驴瞎转悠,有张能说会道的嘴,跟谁都熟,“有关系”,一口一个哥,叫的那个亲昵,而且还有东北人那种说干就干的劲头。但是这也成为这部电影的一个矛盾点:男主那么能说会道,有头脑,为啥还混的那么差劲,不尽人意?
中年危机是一个永远解决不了的问题,闲下来的时候,让人不禁会常常疑惑:我已经尽自己最大的努力,发挥自己的特长去争取,为什么还是活成现在这个模样?
电影里还有很多贴切生活的情节,比如年轻时聚集在一起的哥们,各自成家以后还聚在一起喝酒、谈理想; A的媳妇是个妻管严,主宰家里出财政大权;B的女儿早恋怀孕,一群人愤愤不平去找人说理;C进过局子…每个人都有自己的难处,家家都有一本难念的经,满是生活的压迫和无奈,但是又不得不坚持着,挣扎着。
这部电影有个不足,就是电影太长了,我能理解导演那种想把故事讲得尽量详尽、完美的心情,但是从观影的角度,从影片的定性来说,剧情有点冗长而繁琐,我自认为定力还行,但是看到后半部分,都快进了,更不用说其他人。如果内容再精简一些,以一个开放式的结局收尾,或许会好很多。
角度刁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