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早的筷子!江苏龙虬庄遗址揭示远古文明,6600年前骨箸改写筷子起源史!

船长卡戎 2025-01-23 09:18:43

尽管筷子的制作材质丰富多样,但其形制却基本未曾改变。作为一种自中国古代传承至今、独具特色的进食方式,筷子深深依存于我们独特的烹饪方法,始终活跃在我们的餐桌之上。一双筷子便足以满足我们用餐时的大部分需求。

它不仅对我们的饮食习俗产生了影响,催生了诸如涮羊肉、吃面条、吃米粉等饮食方式,而且还塑造了我们的餐桌礼仪,丰富了更为广泛的饮食文化内涵。毫无疑问,筷子堪称我们餐桌上一道独特的风景线 。

不妨想象一下,倘若我们的餐桌上没有了筷子,那将会是怎样一番景象呢?一旦没了筷子的助力,想必大多数人都会感到极为不适应。作为中国人餐桌上别具一格的餐具,筷子已陪伴我们走过了数千年的漫长岁月,与我们的日常生活紧密相连、不可分割。人们使用筷子已然如此漫长的时间,或许心中不禁会产生这样的疑问:筷子究竟是由谁发明创造的呢?

传说,筷子是大禹所发明。大禹为了治理水患,常年在外四处奔波。据说有一次,他饥肠辘辘,便架起陶锅开始煮肉。然而,煮沸的肉汤难以直接食用,而大禹又不愿浪费时间等待肉冷却。于是,他找来两根树枝,将肉从锅中捞出后吃了起来。大禹觉得这个方法相当不错,此后便一直采用这种方式进食。周围的人于是纷纷效仿。就这样,筷子逐渐流行开来。

当然。传说终究只是传说,由于缺乏确凿的证据,不一定就是真实发生过的事情。它所反映的,其实是人们在追溯筷子历史时所留存的一种原始记忆。从这当中,我们也能侧面了解到,筷子出现的时间或许比大禹所处的时代还要更为久远。这是因为,任何一个新事物的诞生,或者一项新发明的问世,都必然经历一个发展演变的过程。尤其是在生产力相对低下的原始社会,这需要长时间的生活经验积累才能实现。尽管目前关于筷子究竟是由谁发明的尚无定论,但从大禹发明筷子这一传说中,我们能够推测出,筷子的发明与古人在进食方式上的选择有着紧密的关联。

从远古时期起,当古人开始使用火,并发明了陶器之后,便逐步摒弃了茹毛饮血的进食习惯,转而开始食用熟食。当时,古人加工食物的手段有烧烤、蒸煮等多种方式。然而,面对滚烫的食物,他们发现借助竹木枝条,能够从火中或者汤汁里夹取食物。由于筷子主要用于夹菜,这就决定了它无需过于粗壮,也不必承受过重的负荷。所以,从筷子被人们使用之初,其形态就一直保持着纤细的特点。

随着经验的不断累积,以及生产工具的日益改进,古人逐渐有意识地对竹木枝条进行修整和改良,使得筷子的形制最终得以固定下来。至此,筷子成为了人们日常生活中不可或缺的进食器具。考古发掘的成果证实,早在新石器时代,筷子就已经被广泛使用了 。

最早的在哪

上世纪九十年代,在江苏高邮的龙虬庄遗址进行发掘时,出土了数量可观的骨箸,足足有 42 件之多。经考证,其年代距今约 6600 - 5500 年。有个小知识,在明代以前,人们通常把筷子称作 “箸”。据说,“筷子” 这一称呼的出现,与人们的避讳习俗有着紧密联系。这些出土的骨箸,其形状呈现出一端为平或钝平状,另一端则是尖圆的形态,当然也有个别两端均为尖圆的情况。如此大量的骨箸集中出土,有力地表明,早在数千年前,古人就已经开始使用筷子了。

这充分说明,筷子在历史的长河中始终被人们所使用,从未间断。然而,人们不禁要问,在其古老的地层之下,究竟还潜藏着哪些更为重大的秘密呢?这处遗址,已然让我们得以窥探遥远的过去,想必还蕴藏着更多有待发掘的奥秘。是否存在更多能够重塑我们对史前文化认知的遗迹呢?又是否有更多能够填补人类发展知识空白的文物呢?

各位朋友

讨论一下

0 阅读: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