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几天,奥运会女乒单打的决赛是一场中国的内战,陈梦对阵孙颖莎。决赛变内战,金牌里外都是自己的,现场的中国观众照理应该是比较轻松,左右都开心才对。一定要说遗憾的话,那也应该是因为没有失去的风险,因此不够惊险刺激。
奇怪的是,现场的观众完全一边倒,全力在为孙颖莎一个人喝彩。陈梦打出精彩的好球时,不但无人喝彩,甚至还有嘘声。最后,她击败队友夺得金牌时,现场一片沉寂,洋溢着浓浓的失望,好像金牌是被外国的选手夺走了一样。
每个人都有自己喜欢的选手,为自己喜欢的人喝彩,本来也没啥。如果这是一场国内比赛,两位选手代表的是地方的球队,那么嘘一下竞争对手,也是正常的。但这是奥运会,不管是孙颖莎还是陈梦,和现场的那些观众一样,代表的都是中国,是在同一条战线上的。在同样代表中国的奥运现场嘘自己家表现更好的那位选手,只因为她不是自己支持的那一个,是不合适的。
但饭圈惹人反感,远远不只是因为巴黎的这次嘘声,更是因为平时的种种表现。他们一旦粉上某个人,就会形成一种宗教式的狂热氛围,视偶像为宇宙中唯一光辉正确的存在,可以不分好歹,自我感动地为偶像做一切疯狂的事。
他们可以为偶像百米冲刺,翻墙爬树;为偶像撕逼吵架,甚至大打出手;为偶像而不顾形象,破坏公共秩序,搞得不明情由的中情局还以为生意来了。他们会为了远远见偶像一面而赌上全副家当,抛弃自己的生活,千里送人头。他们甚至可以为了偶像,不惜造谣中伤,疯狂地攻击别人。
生命是如此珍贵,我想象不出为什么会有人蠢到愿意为自己完全不相关的人如此作践自己。这些疯狂的粉圈人士,大多数也是年轻人,也应该和常园一样又漂亮又能打,和潘展乐一样不服气别人看低自己,和全红婵一样不在意别人的看法,只想做自己……这才是生命和青春的本能啊。
我一直认为,我们欣赏或喜欢素昧平生的他人(不论他是否有名气),是因为他的想法或行为,对自己有某些积极的帮助。比如歌手的演唱给我们带来愉悦,运动员的出色表现敦促我们摆脱懒惰运动起来,公众号的文字帮我们想清楚某些问题。
如果这种喜爱竟演变成无限地矮化自己,是非不分,把自己变成没有脑子的狂热信徒,那它一定是有问题的。
我们每个人都应该把自己主要的时间和精力,用在自己的核心利益上。先把自己和家人照顾好,而不是为自己所不了解的远方陌生人欢欣、狂热、愤怒或哭泣,不管这个陌生人是篮球明星、演员、歌手,还是带货高手。我们跟他们的交集,仅限于我们支付之后获得他们的价值服务,满足自己某些需求的那一瞬间。
喜欢一个歌手,听他唱歌的一瞬间就已经足够了,没有必要去关注他的日常,为他去跟别人撕逼,除非你的钱和时间都是大风刮来的。
这一点上,樊振东樊小胖就想得特别明白,十分令人欣赏,他清晰地告知他的球迷:“相信大家能感觉到,我尽力避免跟球迷相处时受其他圈子不良风气的影响,努力保持互相传递正能量的简单关系:你们因欣赏我的赛场表现而在观众席或电视机前为我加油,我在球场上奋力拼搏取胜,彼此互相激励。我是国家培养的运动员,我和大家的关系,场上是运动员与球迷,场外是互不打扰的普通人……很感谢大家喜欢和支持作为运动员的我,但赛场之外我是普通人,跟每个普通人一样需要私人空间。我相信真正的球迷都能理解我对分寸感的坚持,也相信球迷们愿意做有分寸感的人,把握住应有的礼貌边界。”
我觉得这段话简直可以作为教科书印刷下来,用于拯救每一头迷失在饭圈里,自我埋葬青春的羔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