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暑的身份比较特殊,既是夏三月的最后一个节气,又是长夏,还是三伏天。以下细为分解。
一则,《内经》认为:“脾者土也,治中央,常以四时长四藏,各十八日寄治,不得独主于时也。”春夏秋冬,四时交替,春得土之化则能生夏火,夏得土之化而能有秋金;秋得土之化而能生冬水;冬得土之气而能生春木,所以每个季节的最后18天属土主化。自大暑前三天开始,至大暑结束,共18天,居于夏三月之末,属土。土应之于脾。
二则,大暑应于农历六月。唐代医家王冰认为:“所谓长夏者,六月也。土生于火,长在夏中,既长而旺,故云长夏。”认为长夏为农历六月。土生于火,因夏之气得以壮大,并且包含于夏中。按这个道理,六月属长夏,长夏属土,亦应之于脾。
三则,大暑时节又是三伏天。所谓三伏天,即一年中最热的一段时间。阳胜则热,兼有湿浊薰蒸,当重视避暑。
一、大暑时节的湿与热
自小满时节开始,正相火当令,盛夏炎暑,酷热如火。人体应之,气血流动较快,故脉象洪大。心当令,内脏精气均来生养于心,故心病者愈于夏。因天气炎热,火邪伤人,轻者火郁,发为火毒;重者伤暑,神志被扰。
从大暑开始,湿土当令,土运由太阴所发,化为阴湿。大暑正逢农历六月,又是长夏,太阴土旺而行雨湿之令。此时气候闷热如焚,盛热蒸蒸,湿从土化,热从天降,湿热相交,万物盛长。人应之于脾,脾当令,肌肉滋润丰满。但湿胜亦易伤脾,导致脾虚。
二、大暑的养生原则
一则,借三伏天冬病夏治。
冬病夏治除了三伏贴,还有三伏天针刺、三伏天拔火罐、三伏天艾灸等等。其原则是:在自然界阳气最足之时,借助这个外力,通过阳性的药物贴敷在人体的相应穴位上,或通过针刺、艾灸,有利于激发人体阳气,从而将人体内久滞的寒湿邪气驱除,以达到治病的目的。
可根据病情或体质的不同,选择一种或数种方法。很多冬天容易发作的慢性疾病都可以采取冬病夏治,比如哮喘、过敏性鼻炎、支气管炎、小儿感冒、风湿痹痛等等,另外一些虚寒性疾病,如胃痛、痛经、肾虚腰痛等亦适合于冬病夏治。冬病夏治高效、安全、副作用小,广受患者喜爱。
二则,夏练三伏,练出一身汗,小病不用看。
夏练三伏,练什么呢?我认为,可让身体主动出出汗。在三伏天的傍晚和早晨,积极运动,出一身透汗,可以排邪,亦能调和营卫,改善体质,并预防疾病。但当因人而异,老年人及体质较弱的人绝不可一味强调“夏练三伏”,相反,要减少运动,以静养为主,并保持充足地饮水。
三则,清淡饮食。
脾胃为气血化生之源,后天之本。长夏时节闷热潮湿,人体阳气仍然是浮盛于外,而脾胃中焦的阳气却相对不足。此时绝不可贪凉饮冷,使脾胃负担更重,容易出现呕吐、腹泻、腹痛等脾胃疾病。
所以长夏时节饮食一定要清淡些。少吃生冷,以养护脾胃。生姜就是很好的食材。俗话说“冬吃萝卜夏吃姜”,吃姜有助于驱散体内的阴寒之气。比如,每天早晨喝点姜糖水,或中午做菜时放些生姜,都能振奋中焦阳气。
四则,养心。
大暑为一年中最热的时候。由于暑气逼人,人的心气易于亏耗,出现无精打采、思维紊乱、心烦意乱、急躁焦虑等症状,这是暑热扰心所致。故大暑养生,要重点突出“心静”二字,有道是“心静自然凉”。暑在五行中对应火,而火生木,肝应木,故暑热易动肝火,出现心烦、急躁、易发脾气等不适。肝火过旺,则会乘克脾土,出现精神萎靡、食欲不振等不适。
心情不畅引起火气大时,要学会静心。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一)工作不要太劳累,多休息;(二)减少夜生活,少喧嚣,早回家,静静地读读书,听听音乐,让心境平和;(三)意念中多想象一些令人轻松的画面,降低心中的烦躁。古人讲,天气炎热时当“调息静心,常如兆雪在心”,自然可以凉快;(四)保持开心,若能笑口常开,就能改善情绪,预防烦躁;(五)好好睡觉,保证睡眠要充足,睡好可以静心,但也不要贪睡,还是要早起,清晨在室外清静处散步慢跑,呼吸新鲜空气,舒展人体阳气,有利于舒缓身心;(六)避免在烈日下暴晒,注意室内降温,以免热邪内蕴。
中医注重养生,注重“治未病”。养生当把握阴阳变化的规律,以天地阴阳变化为指导原则,这样就能顺应天地而不相悖。本文以《内经》思想来分析大暑养生的原理,临床应用时当因地、因时制宜,不可盲目生搬硬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