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星粘液处理,加工预处理,必须彻底清洗,注意时效
在养殖海星的过程中,海星的粘液处理、加工预处理是很重要的环节。海星是一种独特的水生动物,它有着特殊的生理结构。海星的粘液具有多种功能,从它自身的生存角度来说,这粘液能帮助它在海底礁石上爬行,还能在一定程度上抵御微生物的侵害。
在南方一些靠海的养殖场,像福建的一些小规模养殖户。有个姓王的养殖户就和我分享过,他刚开始养殖海星的时候,就没太重视海星粘液的处理。结果发现海星生长缓慢,还时不时出现一些病害。海星的粘液如果不彻底清洗,在后续的加工和养殖过程中,可能会滋生细菌或者影响海星正常的生理代谢。这就需要特别注意时效,一般在粘液产生后的一定时间内,比如说1 - 2天,就得着手处理。
海星的粘液清理可不是个简单事儿。在家养的情况下,可能量比较少,但如果是在养殖场,一次收获好多海星,那工作量可不小。而且不同的清洗方法对海星的状态影响很大。有个网友试过用淡水冲洗,他觉得自己家的条件有限,就用家里接的自来水简单冲了冲。结果发现,海星在冲完之后状态不好,粘液去除不彻底不说,海星还变得很虚弱。其实,海星粘液处理是需要用比较温和的方式,比如说用经过特殊调配的海水溶液轻轻擦拭或者浸泡。
说到海星的加工预处理,那更是需要彻底清洗。这海星在养殖场或者海里捕捞上来后,身上可能带着泥沙、藻类等杂质。在北方干冷地区,像山东的一些养殖场,由于气温比较低,海星的新陈代谢慢一些,粘液和杂质的附着可能更紧实。养殖户们就得更加仔细地清洗,不然在后续的加工过程中,这些杂质会影响海星的品质,像如果是做一些海星干的加工,杂质会让成品色泽不好看,卖相不好。
而且在清洗海星粘液的时候,还得注意时间。如果时间太长,过度清洗可能会损伤海星的身体。我邻居家有个小伙子,他对海星养殖很感兴趣,在自己的小农场里试养海星。他一开始不知道,清洗粘液的时候拿着刷子就猛刷,结果海星的身体表面出现了划痕,海星的抵抗力下降,不久就生病了。一般来说,彻底清洗粘液和简单清理附着的藻类等杂质的整个过程,在天气比较适宜的情况下,大概30分钟 - 1个小时就能完成,但如果海星的数量很多,那就得根据实际情况调整时间。
从加工预处理的角度来看,清洗后的海星还需要进行一些其他的前置处理。比如说,要对海星进行分类,按照大小、健康状况等进行区分。这就跟海星的用途有关了。如果是要做海星药用提取物,那健康、个头适中的海星是比较合适的。而如果是要做成海星食品,可能对大小的要求就没那么严格,但健康的程度必须是第一位的。
这里还可以聊聊绿植。在海星的养殖环境中,有些绿植可以起到一定的辅助作用。像莫斯水榕,这种比较冷门的绿植,它可以稳定水质。在海星的养殖水缸里(家养的情况下比较常见),如果能种上一些莫斯水榕,它能吸收水中的有害物质,让水质更适合海星生存。还有蜈蚣草,这是南方沿海比较常见的,它在海星自然生长的海域附近如果存在,对改善周边环境有一定作用。还有狐尾藻,在一些有淡水注入的海边湿地里能看到,虽然和海星直接生长环境有区别,但类似环境中它的存在能净化水质,这对海星生存的水体环境改善有借鉴意义。
再看一个南方的案例,广东的一位养殖户。他刚开始养海星的时候,觉得海星看起来挺皮实的,就没太在意这些细节。他以为海星粘液不用怎么特意清洗,结果在养殖过程中,他的海星死亡率很高。后来他请教了有经验的人,才知道粘液处理和后续加工预处理的重要性。他按照正确的方法,先是用比较温和的海水浸泡海星粘液,大概浸泡了2个小时左右,让粘液慢慢松动,然后再轻轻冲洗,接着进行分类、检查健康状况等预处理步骤。经过这一系列的操作后,他养殖的海星死亡率大大降低了。
在海星粘液处理和加工预处理过程中,时效性是个很关键的问题。如果是从野外捕获海星,在捕捞上来后的3个小时内,最好就开始进行初步的粘液处理和清洗。因为这个时候海星的身体还比较鲜活,它的应激反应相对较弱,对清洗等操作的耐受度比较高。如果超过6个小时还未处理,在夏天这种温度较高的情况下,海星可能已经开始出现一些细微的生理变化,像是呼吸加快、身体机能开始下降等。
从不同养殖场景来说,散养海星和在养殖场里集中养殖的海星在粘液处理上也有一些区别。在家养散养海星的场景下,海星活动的空间比较大,它的粘液可能会受到更多种类的外界物质影响。比如说可能沾染到家里水缸里的小生物排泄物之类的。而养殖场集中养殖海星,虽然环境相对单一,但是如果养殖密度大,海星的粘液分泌量增加,相互之间可能会有影响,也会增加粘液处理的难度。
像在云南一些有淡水湖泊和湿地相连的海边区域,海星的数量虽然不是特别多,但当地的养殖户也有自己的养殖心得。有个姓李的大叔,他在这个地方养海星已经3年多了。他说海星的粘液处理,还得结合当地的水质特点。他当地的水质比较特殊,既有一定的淡水性又带着海水的一些特性。所以在处理海星粘液的时候,他会调整清洗海星的溶液浓度,比单纯的海水溶液要淡一些,这样才能达到比较好的清洗效果。
还有个网友说他在网上看到有人分享用特殊的微生物制剂来辅助海星粘液的处理。这种微生物制剂主要是由几种对海星无害的微生物组成,可以在海星粘液和周围环境之间形成一种平衡。让粘液不会过快地在短时间内滋生大量细菌,同时也能抑制一些有害藻类的附着。但这需要在合适的环境温度和湿度下使用,一般在温度15 - 25摄氏度,湿度在60% - 80%的时候效果最佳。
再回到绿植的话题,在北方一些海边的盐碱地附近,有一种碱蓬草。虽然它看起来和海星的养殖没有直接关系,但它能改善周边的盐碱环境。从侧面来说,如果能利用好这种环境改善的效果,对海星的养殖也是有一定益处的。比如说,改善后的环境可能会让海星养殖场的周边水土条件更适合一些有益微生物的生存,而这些微生物又可以对海星的粘液环境和整个养殖环境起到积极的作用。
对于海星来说,在经过彻底的粘液处理和加工预处理后,它的后续生长或者加工利用都会更加顺利。在2个月的养殖周期内,如果前期处理得当,海星的生长速度会比较快,而且很少会出现因为粘液问题导致的疾病。但是如果不注意这些处理,可能在第一个月就会发现海星生长缓慢,到了第二个月可能就会出现批量死亡的现象。
在海星的养殖中,无论是南方的温暖湿润地区,还是北方的干冷地区,都要重视海星粘液处理和加工预处理。每个地区根据自身的环境特点,可能会有不同的处理方式,但根本的原则就是要彻底清洗并且把握好时效性。这就需要养殖户们不断地摸索和实践,积累经验。
最后一个问题想问大家,你们觉得在不同的养殖规模下,比如小型的家庭养殖和大规模的商业养殖,海星粘液处理和加工预处理有没有本质上相同或者不同的操作重点呢?希望大家能一起讨论一下这个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