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经对标 "蔚小理" 的威马汽车创始人沈晖,被扒出在公司申请破产前拿着 12.6 亿年薪玩消失。网友辣评:"这哪是造车新势力,分明是跑路新势力!"

还记得 2019 年威马 EX5 单月销量吊打蔚来 ES8 的辉煌时刻吗?当时的沈晖头顶 "海归精英" 光环,从博格华纳中国区总裁到吉利并购沃尔沃操盘手,履历闪得人睁不开眼。
谁承想四年光景,这家估值 470 亿的独角兽竟成了欠债超过 700 个 "小目标" 的老赖。

最魔幻的是,公司账上穷得叮当响,老板腰包却鼓得吓人。去年威马员工集体讨薪上热搜时,沈总在社交平台晒着海外定位,配文 "这周出差去了慕尼黑,然后纽约"。好家伙,敢情这是拿着员工的血汗钱搞环球旅行呢?

细看威马这些年的操作,活脱脱一部《反面教材大全》。当友商都在搞 800V 高压快充时,他家还在卖十年前的老古董造型;别人研发投入砸钱不手软,他家研发费用连续三年 "躺平"。网友调侃:"威马这波是把诺基亚的棺材板掀开自己躺进去了。"

现在回头看,沈老板的 12 亿年薪简直是黑色幽默。有业内人士算过账,这钱够研发三款新车型,或者给全体工人发两年工资。但人家偏不,就是要用实力证明什么叫 "凭本事亏钱"。

更绝的是破产前夜的神操作:紧急变更法人代表,把烂摊子甩给 60 后退休大叔。这波金蝉脱壳玩得溜,气得网友直呼:"建议沈总改行教《老板防暴雷指南》,绝对场场爆满!"

不过话说回来,新能源车这碗饭确实不好吃。前有贾跃亭 "下周回国",后有沈晖 "下周跑路",行业淘汰赛愈发惨烈。但咱们消费者可不傻,光靠 PPT 吹牛、营销画饼的时代早翻篇了。那些脚踏实地的车企,哪个不是真金白银搞研发、死磕技术?

眼看着威马总部大楼人去楼空,门口讨债的供应商排成长龙,不禁让人唏嘘。这场闹剧给整个行业敲响警钟:造车不是请客吃饭,更不是资本游戏。那些想割韭菜的 "PPT 造车大师" 们,该醒醒了!

最后灵魂拷问:大家觉得新能源车企最该补哪门课?是技术研发还是良心经营?欢迎来评论区掰扯掰扯,咱们一起聊聊这场行业大洗牌里的生存法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