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氏柴火窑”探访新年第一窑

摄影在株洲 2024-09-03 02:07:30

“李氏柴火窑”探访新年第一窑

徐秀香

2024元月4号我潭水,海浪花,山水人我们一行四人赶往醴陵市板杉镇擂鼓桥村的“李氏柴火窑”探访新年第一窑。与想象中不一样的是他们没有制造声势,没有噱头。一切都是那么的自然。我们在期待中窑门打开了,我们第一次现场看到打开窑门都很兴奋,忙不迭的向窑里张望一看究竟,窑里一件件作品各不相同,一件件作品都是独一无二的,每一件作品都写满了制陶人的钻研与付出,醴陵手工制陶源于宋代,经过千百年的研究与传承已经不单单是家中的器皿了,更是时代的变迁与文化的缩影。我们在欣赏艺术的同时没有忘记此行的目的“拍照。”因为窑口比较小,三个人同时拍照相互影响,还是我们的郭主席(海浪花)灵机一动说:咱们分开拍,一个一个来,有拍出窑的,有拍其他的,在郭主席的指挥下我们分开行动各拍所需互不干扰。

柴火窑点火开始经过90小时的烧火,温度达到1400度,窑内温度经过人工处理从距离火源近处到远处温差相差几十度,柴火陶器是烧火过程中的木炭灰落到上面经过高温和化学反应就会形成不同的颜色与花纹,这就是每一件作品花色不同的关键。柴火窑对工艺要求较高,成品率高于煤烧窑。柴烧陶瓷的颜色和层次更丰富,艺术效果更佳,具有古雅朴拙艺术效果强烈的朴素美感,让人们陶醉其中。

“李氏柴火窑”建于历史悠久的宋朝陶瓷起源地醴陵市板杉镇擂鼓桥村。据县志记载李氏三代传人经过了大跃进的百废待兴,各类手艺澎湃发展,当地的陶瓷产业如雨后春笋般壮大,主要以手工制作日用器皿水缸等。60~80年代计划经济时期产品供不应求,在这个大背景下李氏传承人以精湛的技艺不断的创新,满足市场的需求在原有产品的基础上研发出了观赏与实用于一体的花盆及盆景丰富市场的需求。

“李氏”三代传人经过五十多年的坚守,五十多年的努力,五十多年的潜心钻研,试制了失传的技艺,总结了很多的宝贵经验,“李氏”三代传人的坚守传承精神谱写了醴陵陶文化的发展与延续。

醴陵市板杉镇擂鼓桥村村民李金方在自家住宅旁边的荒地上先后建造了四座瓷窑,最早的是1986年,他跟父亲李正先一起搭建的传统龙窑,烧造农村生活需要的碗盆缸钵等器皿。后来他先后建造了7立方米柴窑、4立方米柴气两用窑、1立方米裸烧柴窑,窑越建越小,产值却越来越高,生意越来越好,这是怎么一回事呢?

又到了这座1立方米裸烧柴窑出窑的日子,和每次出窑一样,李金方的心里充满了期待和忐忑。和他一起守在窑门旁边的几位铁粉则掩不住一脸的兴奋,“出来了,出来了,这里有红斑,哇,紫金釉!哈哈,这个湖蓝,这个绿釉……”每个人争先恐后挑选着自己心仪的作品。而远隔千里之外的海外粉丝们正眼巴巴地盯着手机,期待李金方第一时间发给他们现场挑选之后剩余产品图片。这是一种创新的裸烧落灰茶器,烧出怎样的釉面人工无法控制,完全靠天成,永远无法烧出两个完全一样的器物,在喜欢者眼里,挑到自己心仪又与众不同的器物,是讲眼缘也讲眼力的乐事。

00:16

更新于 01-08

0 阅读: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