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赛季的雷霆可以说是大杀四方,37胜9负的战绩让他们看起来像是联盟最强的球队,年轻的核心阵容也展现出了冲击更高目标的潜力。然而,在雷霆的这9场失利中,有4场是因为他们的两大中锋缺阵。如果再算上切特·霍姆格伦只打了5分钟就受伤的那场比赛,那就是8场输球中有5场和中锋缺席有关。
虽然雷霆的小球阵容在某些时候确实奏效,但要想长期保持竞争力,他们还是得靠中锋撑场面。 两年前,雷霆几乎整个赛季都在打小球阵容。当时他们的首发中锋是身高只有2米06的杰林·威廉姆斯,替补则是肯里奇·威廉姆斯。那个赛季,他们40胜42负,最终在附加赛中出局。到了第二年,球队的阵容基本没变,唯一的区别就是霍姆格伦的加入。结果呢?他们豪取57胜25负,比前一年多赢了17场,成为NBA历史上最年轻的头号种子。
那么问题来了:为什么雷霆的战术体系这么依赖中锋?
中锋让防守更具侵略性本赛季雷霆的防守效率高居联盟第一,上赛季也稳居前五。他们之所以能在防守端如此致命,很大程度上归功于制造对手失误的能力。
有了中锋坐镇内线,卢·多特、卡森·华莱士和亚历克斯·卡鲁索这些外线防守悍将才能更加大胆地施压和冒险。当有中锋在场时,雷霆的防守轮转更加流畅,既能提速打乱对手的进攻节奏,也能更快地扑向外线射手,让对手的投篮变得困难。
然而,一旦中锋缺阵,雷霆的防守侵略性就会大打折扣。外线防守者不得不更加保守,因为他们知道身后没有护框大个子帮忙补防。这样一来,雷霆就很难制造出足够的失误,而失误恰恰是他们高能量防守体系的核心。更糟糕的是,一旦冒险抢断失败,对手就能轻松上篮得分,因为没有大个子来干扰投篮。
解决篮板问题的关键过去几年,篮板一直是雷霆的最大软肋,他们的篮板排名常年徘徊在联盟中下游。为了弥补这一弱点,雷霆的策略是通过制造失误来抵消对手的二次进攻机会。只要他们能从失误中得到的分数比对手的二次进攻得分多,他们就愿意接受这种交换。而中锋的存在,尤其是今年以赛亚·哈尔滕施泰因的加入,进一步缓解了雷霆的篮板困境。
当这支球队既能制造两位数失误,又能在篮板上不落下风时,他们几乎是无敌的。 然而,一旦中锋缺阵,雷霆的篮板问题就会暴露无遗。外线球员不得不更多地参与篮板拼抢,这直接影响了他们的快攻机会。此时,雷霆只能更加依赖制造失误来弥补篮板劣势。如果小球阵容无法制造足够多的失误,他们的防守就会陷入被动。
雷霆可以打小球,但要想长期保持成功,这套阵容显然不够用。 进攻的多样性 中锋的存在也让雷霆的进攻更加多样化。霍姆格伦不仅是一个空中接力威胁,还能在外线拉开空间,他的投篮能力让对手不得不忌惮,从而为队友创造更多机会。而哈尔滕施泰因则是一个出色的挡拆和传球手,他的掩护和策应能力为雷霆的进攻打开了更多通道。
当这两位中锋中的任何一位在场时,雷霆的进攻都能从多个角度打击对手。 然而,当两人都不在,雷霆只能让杰林·威廉姆斯顶上中锋位置时,他们的进攻就会显得捉襟见肘。没有真正的中锋,雷霆的进攻选择变得单一,更多地依赖突破和外线投篮。整个进攻体系的流畅性明显下降,远不如有中锋时那般行云流水。
结语虽然雷霆本赛季的小球阵容确实取得了一些成功,但要想真正释放这支球队的潜力,中锋的作用不可或缺。更令人期待的是,雷霆至今还没有尝试过霍姆格伦和哈尔滕施泰因同时出场的阵容效果。
毫无疑问,没有亚历山大的雷霆是无法争夺总冠军的,但同样重要的是,一个健康的中锋对于他们今年的争冠希望同样至关重要。 说白了,雷霆的战术体系就像一台精密的机器,中锋就是其中不可或缺的齿轮。没有它,机器或许还能运转,但绝对无法发挥出最大效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