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第四届中国新疆国际艺术双年展的“数字驿站”单元展厅,一群孩子兴致勃勃地聚集在影像装置作品《替代》前。屏幕上,无数小模块汇聚成的大模块不断跃动,引发观众好奇:它究竟会闪动变化成什么呢?等待数十秒后,画面渐渐勾勒出一头犀牛的轮廓,随后一头栩栩如生的白犀牛猛然跃出、甩尾疾驰。四周顿时响起孩子们的欢呼声:“犀牛!”
7月28日至10月15日,由文化和旅游部、新疆维吾尔自治区人民政府共同主办,新疆维吾尔自治区文化和旅游厅承办的第四届中国新疆国际艺术双年展在新疆美术馆举行。展览集中展出来自中国、意大利、德国、哈萨克斯坦等14个国家和地区艺术家的263组(件)艺术作品,为观众奉上精彩纷呈的艺术大餐。据了解,双年展自开展以来,已吸引观众近5万人次。
本届双年展以“腹地脉动”为主题,由“数字驿站”“生态密码”“丝路智融”“合力共振”4个主展单元和“共生之境——新疆百年美术的发生发展与当下艺术观察”平行单元组成。展览作品包括绘画、雕塑、互动装置、影像、沉浸式艺术、研究文献等,涵盖生态艺术、观念艺术、抽象艺术、科技艺术等前沿艺术流派和新科技生产力媒介,并加入了数字VR(虚拟现实)及新媒体互动作品,用多维度的艺术探索,展现了新疆的文化、历史和自然资源如何在当代艺术语境中焕发出新的生命力,向世界传递其在文化交汇处的无限可能性。
在“数字驿站”单元展厅,英国艺术家金斯伯格创作的影像装置作品《替代》,让最后一头雄性北方白犀牛——苏丹,基于DeepMind的AI实验室的研究,通过数字技术“复活”,在虚拟世界中漫游。为了“复活”苏丹,金斯伯格与其他科学家合作,在苏丹死亡前,精准捕获其运动轨迹、热成像等珍贵数据,使其生动地呈现在观众眼前。
“它可以替代已经灭绝的生命吗?艺术家以这种方式,引导我们对当下的全球环境和各物种的生存进行思考和追问。”“数字驿站”单元策展人邢丹向观众介绍。
众多国际艺术家带来的新媒体艺术与装置作品,成为本届展会的一大亮点。8组形态各异的圆形灯箱,色彩斑斓、引人入胜,让人不禁联想到人类赖以生存的蔚蓝星球。这是英国艺术家达罗·蒙塔格带来的作品《这个地球》,作品中土壤的原始魅力跃然眼前,揭示了生命之源及其孕育的多元文化。斯洛文尼亚艺术家斯特拉·彼得里奇通过细腻的触感装置,展现了植物从萌芽破土、绿意盎然至枝繁叶茂的全过程,其间的微妙变化与静谧之美令人叹为观止。澳大利亚艺术家利亚姆·扬的巨幅影像作品《伟大的努力》,横跨展厅整面墙壁,观众席地而坐,便能沉浸于大海的汹涌澎湃、沙漠的宁静悠远以及高空视角下的风力与太阳能发电站的壮丽景象,深切感受人类为对抗全球变暖所付出的不懈努力。
哈萨克斯坦有3名艺术家参加了本届双年展。“我们希望以此次展览为契机,推动哈中两国文明交流互鉴,加深哈萨克斯坦国家艺术博物馆与中国新疆美术馆在艺术研究、收藏展示等方面的合作与交流,谱写哈中合作新篇章。”哈萨克斯坦国家艺术博物馆馆长朱玛别科瓦·古莱伊姆说。
本届双年展还展现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深厚底蕴与现代创新的完美融合。展厅内,四面环屏,水墨山水潺潺流淌,高山与流水在悠扬古曲的衬托下,交织出变幻莫测的视觉盛宴……中央美术学院美术馆馆长靳军的数字沉浸作品《高山仰止与曲水流长》用数字绘画技术对《潇湘图》《夏山图》等山水作品进行像素级别的重构与组合。在该作品中,高山不再是静止的画卷,光影流转间,风貌万千;流水亦非单调之线,仿佛拥有了灵魂,潺潺细语,清脆悦耳,令人陶醉不已。
观众赵先生告诉记者,本届双年展的展品与装置巧妙融合科技与人文精髓,带来新奇的体验,激发了观众的无限遐想与深刻思考。观展过程是一次绝佳的中西文化交融之旅,可以感受不同文明的独特魅力与和谐共生。
“在一个场馆内,能够目睹如此众多融合了不同媒介、题材和形式的中外艺术作品,真令我眼界大开、深受启发。”观众刘女士对丹麦艺术家傅丹的作品《无题》印象尤为深刻。观赏时,她感受到了历史的沧桑,不禁想要探索更多艺术背后的故事。
本届双年展总策展人、中央美术学院教授张子康认为:“新疆文化本身具有开放包容、兼收并蓄的特点,如果我们能够引入外来的艺术作品,展示艺术新的面貌,本土与国际艺术将会碰撞出独具魅力的火花。双年展对于新疆来说是一座文化与艺术沟通的桥梁,将激发当地艺术发展的潜力。”
目前,作为文化和旅游部、新疆维吾尔自治区人民政府重点支持打造的国家级对外文化交流品牌活动,中国新疆国际艺术双年展已成为新疆一张亮丽的文化名片,成为促进共建“一带一路”国家文化交流的重要纽带,不仅为新疆文化艺术事业发展注入新的活力,也提高了“新疆是个好地方”国际知名度、美誉度,提升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国际影响力、传播力。
(本文图片为第四届中国新疆国际艺术双年展现场 新疆美术馆供图)
责编:武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