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73年,江西一农民被诬陷为内奸,他致信李先念:证明红军身份!

老罗乱说 2023-06-26 11:17:57

1973年,江西一位老农被诬陷为“内奸叛徒”,接受别人的指指点点,这已经影响到他儿子的前程,老农非常委屈,自己能忍,但儿子的前程不能耽误。

这位老农勤恳务农30年,低调做人,却为何遭到污蔑?他必须站出来证明自己的清白。

可是谁会为他证明呢?某天,他看到当年的首长李先念同志已成为党和国家领导人,他抱着试试的态度写一封信给李先念,李先念看到这封信后,非常高兴,当年的情景历历在目,并将这封信转至江西省委政府,要求立即恢复其红军身份。

这位老农到底是谁?跟李先念有何关系?

这位老农名叫钟发镇,1919年出生在江西兴国县长冈乡的农民家庭,父亲是地下党员,早年去世。我们知道兴国县是我国著名的“将军县”,这个地方出了很多将军,大部分青壮力都积极参军,上战场英勇杀敌。

钟发镇自幼受到这种思想的熏陶,红军来到了他的家乡,让她有幸能够上学,接受新思想,使他更加仰慕红军。看着其他同学,都踊跃报名参军,正在上小学13岁的他,瞒着父母来到红军的征兵处。

可是来到这里后,却被告知:你年龄太小了,还是回家好好上学吧!原来钟发镇的身高,还没有枪高,但是他没气馁,对征兵处的首长软磨硬泡。首长对钟发镇执意要当兵的精神所感动,于是允许他参军入伍,部队考虑他年龄较小,便安排他到后方医院当招呼兵。

所谓招呼兵就是部队的卫生员,承担救治护理受伤的战友。他头脑灵活,一学就会,每天有使不完的劲,尽心尽力照顾受伤的战友。

他先后在兴国、瑞金、于都的后方医院担任卫生员,他任劳任怨、满腔热情投入到工作当中,他鬼点子多,风趣幽默,让受伤的伤员甚至忘了疼痛,给战友们带来快乐,称他为“红小鬼”。

1934年10月,红军第五次反“围剿”失利,中央红军被迫战略性转移,开始万里长征之路。

长征之前,苏区领导希望钟发镇留下来,因为长征路上艰难险阻较多,怕他吃不了苦。钟发镇斩钉截铁地说道:“我不怕吃苦,不怕牺牲,我要跟红军走!”

覆巢之下,岂有安卵!钟发镇小小年纪,胸有大志。

长征时,他被转岗为红五军团宣传员,宣传员的工作繁琐且需要耐心,耐心地给战友们宣传党的思想与政策,鼓舞人心。

别小看宣传员的工作,在那个艰苦卓绝、情绪低迷的年代,它犹如一盏明灯照亮他们一路前行。当时红军也不知道目的地在哪,宣传员的工作就是:号召战友们跟党走,跟大部队走,中国革命的胜利一定属于我们红军。

钟发镇作为宣传员,还需在前面进行探路,遇到危险的地方需在原地等待并告知大部队。遇到伤员时,他非常乐意为伤员拿行李,努力追赶着大部队。

可还是掉队了,他负重前行,崎岖的山路,行程很慢,行至途中时,他突然听到前面传来密集的枪声。

他立即停下脚步,好汉不吃眼前亏,如果贸然前行,自己就会暴露。他灵机一动,躲在大石头后面,十几分钟后,枪声停了,在确认前面的枪声彻底消失后,钟发镇继续赶路。

此时的他饥肠辘辘,饿了就咬几口玉米,渴了就喝路边的雨水,玉米吃完后,啃树皮,凭借顽强的意志艰难前行。

边赶路,边打听红军的走向。听到一位老农说:“穿着破烂的红军从前面那桥过去了!”老农轻描淡写,但对于红军来说,这是生死的挑战,飞夺泸定桥,红军付出血的代价,鲜血淋漓。

钟发镇听到老农这么说,非常兴奋,马不停蹄穿梭在之前红军走过的羊肠小道,可是当他赶到泸定桥时,看到桥下湍急的水流拍打着两岸悬崖峭壁,溅起很高的浪花,他的心拔凉拔凉的,看着桥只是13根大铁索组成,摇摇晃晃,稍不慎就会掉入万丈深渊。

虽然桥上已铺上零散的木板,但由于他身材矮小,够不着铁索,这可怎么办?总不能不渡河等着敌人来抓吧!钟发镇既然站着不行,那就趴着桥面缓慢前行。他闭着眼睛,趴着前行,很快达到对岸。

他以惊人的意志,一个人爬行泸定桥。到达岸边,他加快脚步追赶大部队,在夹金山追上大部队。政治部主任看到钟发镇回来了,激动的抱住他:“你这小鬼,我还以为再也见不到你了!”

钟发镇跟随红军爬雪山、过草地,不怕艰难险阻,脚趾都冻伤了,有很多战友们在期间倒下牺牲,他很幸运走完长征。

走完长征后,钟发镇又接到新的任务,后面有更大的挑战在等着他。

1936年,钟发镇所属的九军和三十军、五军及四方面军总计约2万人从陕北再次西征。

西路军是红军历史上最艰苦最悲壮的军队,去的时候2万人,到新疆的就400人,看到这个数据就让人心惊胆战。

在西征的过程中,钟发镇的岗位又发生变化,成为一名译电员。在西征的过程中,红军占领了河西走廊的咽喉之地——古浪城,古浪因为其特殊的地理位置,一直以来都是兵家争夺之地。

红军占领古浪城,让敌军马步芳勃然大怒,指示部下马云海不惜一切代价夺回古浪城。

由于双方军事力量悬殊,红军伤亡惨重,城内子弹和人员已达到极限。马步芳调来飞机大炮,炮轰古浪城,打开一口子,敌军冲进城内与红军展开巷战。

而钟发镇作为译电员被保护很好,但他看着战友们一个个倒下,心如刀割,决定要做些什么?

战友们与敌军展开激烈肉搏,而钟发镇个子矮,他躲到暗处,砍杀马腿,他不记得自己是怎么坚持下来的,只知道自己一直砍,一直砍,直到黄昏,全部衣服都被血水浸透。

这场战斗让红九军伤亡惨重,军参谋长英勇牺牲,部队被打散,钟发镇被编入红30军,李先念则是红30军政委,成为他身边的译电员,收发电报。

在1936年,红30军在与马家军在永昌战斗中,钟发镇破获了“西安事变”密电,称张学良、杨虎城发动兵谏,蒋介石被扣押。

破获密电后,钟发镇简直不敢相信,再三确认蒋介石被扣押,马上这份电报转交给李先念,可当他走出指挥所那刻,敌军的炮弹刚好落在指挥所门口,他又侥幸逃过一劫。

李先念看到电报后,感到非常高兴。可马家军不管蒋介石有没有被抓,一如既往对我军穷追猛打,在生死存亡之际,军部领导命令我军分开作战突围,以游击战的形式与敌军展开斗争,

钟发镇在发完最后一封求救电报后,砸掉电报机,与几个战友一同转移,可在转移的过程中,由于没有经验,没有及时熄灭留下的火堆,冒出浓烟,引起敌军的注意,他们不幸被俘。

幸运的是,敌军没有立即处决他们,而是留下他们分配到高级军官家中当佣人,在军官家中受到不少侮辱。钟发镇忍气吞声,凭借在军营里学过卫生知识,当过卫生员,被分配至敌军团长家中照顾瘫痪的团长父亲,不可思议的是,团长的小姨太太与钟发镇是老乡,千里之外还能见到老乡,真是难得!

老乡见老乡,两眼泪汪汪,小姨太太看在是老乡的情分上,并没有为难钟发镇,还时常偷偷接济他,就这样他在团长家中安稳呆了将近两年,这段经历正是被诬陷为内奸的“证据”,被人诟病的地方。

后来,钟发镇被分到敌军劳工营里当苦工,他积极乐观地工作,劳工营里的兄弟姐妹,都很信任他,逐渐放松对他的看管。

某天,敌军需官需要去外面采购物资,头脑灵活的钟发镇,觉得机会来了,他自告奋勇地提出要与军需官一起外出,军需官念在他做事勤快、认真,便答应他外出。

来到县城后,钟发镇趁机来到之前团长姨太太家里,请她帮忙弄张通行证,就这样他拿着通行证一路乞讨南下,途中遇到的困难自然不必多说,困难重重,但他坚信红军一定会胜利。

钟发镇本想去延安,但当他到达黄河口岸时,被日本人占领,无奈只能继续南下,历经4个月,1943年才回到老家江西。

回到老家后,钟发镇与之前父亲给他订的娃娃亲的女人结婚,那女子还在等着他。结婚后,钟发镇在老家低调务农,当起农民,期间他隐姓埋名,当过民兵连长、石灰厂厂长等,勤恳带领大家脱贫致富。

直到上世纪70年代,他坐不住了,当时的中国正经历“特殊动荡”,钟发镇被诬陷成“叛徒”、“内奸”,让他非常恼火。在当时,名誉看得比生命还重要,并且还影响到他子女的前程,他必须站出来澄清。

可是这么久了,谁还会为他证明?正当迷茫之际,钟发镇看到报纸上李先念首长已成为党和国家领导人,他欣喜若狂,正准备写信给李先念时,他又打起退堂鼓,人家堂堂国家领导人,日理万机,怎么有时间看你普通百姓的信?

1973年,钟发镇死马当活马医,抱着试试的态度,开始奋笔疾书写信给李先念,在信中详细介绍了与李先念相处时的情景,及破获“西安事变”密电的情景。

当信寄到中央后,李先念看到寄信人既陌生又感到熟悉,拆开信封后,原来是当年的“红小鬼”,李先念回忆起当年的情景,历历在目。他将信件转交至江西省省委政府,并批示:请落实恢复红军的身份!

经过一系列调查,真相大白,钟发镇隐藏30年被搬到大家面前,成为大家心目中的英雄,那些诬陷他的人,听闻他的事迹后,羞愧难当,敬佩不已!

钟发镇恢复其红军的待遇,在党和国家的关怀下,颐养天年。晚年的钟发镇,时不时来到学校给孩子们讲述当年的艰苦岁月,让他们懂得今日的幸福生活来之不易!

2017年,钟发镇因病去世,享年98岁。他是不幸同时又是幸运的人,生于战乱年代,小小年纪投笔从戎,在战场上九死一生,他是不幸的,幸运的是他从战场上幸存下来,在党和国家关怀下有个幸福的晚年。

他只是万千红军战士的缩影,还有很多革命先烈长眠地下不被世人熟知,但英雄的事迹永远不应该被遗忘。我们致敬所有的革命英雄!是您们的付出,换来了今日的太平!

0 阅读:6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