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关于疫情对经济的影响,中欧国际工商学院经济学与金融学教授、人民银行调查统计司原司长盛松成,一番关于失去的消费就永远失去了的言论,引发了广泛关注和共鸣。很多人,透过了这一观点,看到了中国经济遭受冲击的一隅。
然而事实上,消费减退还是受冲击的表面,更大的影响还隐藏在水下。
正如盛松成所言,“2020年疫情刚开始的时候,人们会把他看做是短期冲击,会很快过去的,所以消费心理实际上没有收到什么影响。但随着持续,尤其是从这个4月份以来,不少中小微企业,就感受到了真正的寒意,部分小老板无奈选择躺平。”言外之意就是,消费背后的制造业也遇上了危机,而这其中,众多小微制造业企业,甚至还遭遇了生存威胁。
这里面的逻辑并不难理解,且从现实来看也确实是这样。国家统计局数据显示:3月制造业PMI录得49.5,较2月回落0.7个百分点,五个月来首次跌至收缩区间。
毫无疑问,中小企业们的日子在这场回落中,还显得更难熬。近日,广东省中小企业发展促进会与经济观察报对今年一季度珠三角地区中小制造企业的经营状况,进行了联合调研。调研显示:近52%企业就遭遇了订单下降,原料不足、上游企业供应存在中断,人工成本负担过重,客户拖欠账款等突出问题。
众所周知,中小微企业被比喻为经济的“毛细血管”,其重要性不言而喻。因此,可以说在这紧要关头再不关注就晚了!
不过令人欣慰的是,当前已经有越来越多人向他们投去了关注的关注的眼光,这其中,作为制造业的活水,银行业更是一马当先,冲在了最前,给中小企业带去了更多金融支持。
就拿最近入选“民企最满意银行”的宁波银行来说,他的例子就很值得一提。它2021年年报就显示,49万对公客户中,90%以上都是小微和民营企业,将这些中小企业作为自己的重点服务对象。
更重要的是,宁波银行还打出大量扶持政策帮助这些企业轻装上阵。比如,它持续开展的减费让利活动,就切实惠及了一众市场主体。据了解,2021年全年,宁波银行在国际业务电报费、手续费等收费累计减免金额超过3亿元,惠及客户1万余家。再比如,为减轻中小企业压力,还大力开展免息贷款,仅去年一年,就向3.5万家小微企业发放了110亿免息贷款。
毋庸置疑,以宁波银行为代表的金融业向制造业伸出这些援手,将为缓和危机带来巨大助益。相信在接下来,随着更多的力量的不断汇聚,小微企业们的危机终将过去,而中国经济的阴霾终将散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