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刘睡觉呼噜震天响,吵得小刘太太睡不着,今天,小刘太太让他去医院检查,没想看完检查结果,医生竟建议他去查个血糖,这是为啥?
睡觉打呼噜是怎么回事?睡觉打呼噜是由于气道阻塞、气息出入受阻而出现,可表现为睡眠中出现鼾声、气息滞涩不利,甚或呼吸时有停止;除了打呼,有些病人还可有失眠、夜尿、多汗、疲劳等。睡觉打呼噜医学上称之为“鼾症”,鼾症包括单纯性鼾症与睡眠呼吸暂停低通气综合征,其中又以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低通气综合征最为常见。

研究发现,重度阻塞性呼吸暂停患者对比健康人群发生糖尿病的风险显著增加31%,轻中度阻塞性呼吸暂停患者发生糖尿病风险可增加23%。此外,肥胖是呼吸睡眠暂停的重要原因,而肥胖也会导致胰岛素抵抗,容易导致糖尿病发生。
在糖尿病人群中,阻塞性呼吸暂停的患病率也显著高于一般人群。国外资料显示,2型糖尿病(T2DM)患者合并鼾症的患病率约为55%,发病风险比非T2DM患者高50%。所以说,睡觉打呼噜,可不止打呼噜这么简单,其对糖尿病病人的血糖、血脂、血压和慢性并发症都有不利影响。

减重:减重对于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低通气综合征以及糖尿病的治疗都有积极作用,同时能够使其他治疗方式发挥更好的效果。
戒烟、酒,戒辛辣刺激食物:可避免气道水肿、通气不畅加剧。
慎用镇静催眠药物:镇静催眠药物可加重上气道的塌陷和降低呼吸中枢敏感性,因此,建议慎用。
生活方式调整:白天适当运动避免过度劳累和睡眠剥夺。许多病人是体位依赖性的,侧卧位睡眠和适当抬高床头可在一定程度上改善症状。
佩戴呼吸机:必要时寻求医生帮助佩戴呼吸机治疗,改善缺氧状态。

成年高危人群包括:
(1)有糖尿病前期史;
(2)年龄≥40 岁;
(3)体质指数(BMI)≥24 kg/m2和(或)中心型肥胖(男性腰围≥90 cm,女性腰围≥85 cm);
(4)一级亲属有糖尿病史;
(5)缺乏体力活动者;
(6)有巨大儿分娩史或有妊娠期糖尿病病史的女性;
(7)有多囊卵巢综合征病史的女性;
(8)有黑棘皮病者;
(9)有高血压史,或正在接受降压治疗者;
(10)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0.90 mmol/L 和(或)甘油三酯>2.22 mmol/L,或正在接受调脂药治疗者;
(11)有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血管疾病(ASCVD)史;
(12)有类固醇类药物使用史;
(13)长期接受抗精神病药物或抗抑郁症药物治疗;
(14)中国糖尿病风险评分(见下表)合计总分≥25 分者。

儿童和青少年高危人群包括:
BMI≥相应年龄、性别的第85百分位数,且合并以下3项危险因素中至少1 项:母亲妊娠时有糖尿病(包括妊娠期糖尿病);一级亲属或二级亲属有糖尿病史;存在与胰岛素抵抗相关的临床状态(如黑棘皮病、多囊卵巢综合征、高血压、血脂异常)。
如果是以上高危人群,请尽快到医院完善糖尿病筛查,筛查方法很简单,俗称两点法,即空腹血糖+75g口服葡萄糖耐量试验(OGTT)2h血糖。筛查结果正常者建议每 3 年筛查一次;筛查结果为糖尿病前期者,建议每年筛查一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