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道》:刘冰有两次翻身的机会,可惜的是最关键的时刻,他都选择相信自己的直觉。

潍水上的船夫 2025-03-15 08:55:14

经验表明:一个人不成功,不够成功,是缺乏自信、缺乏策略、缺乏实践造成的。

相比较起还在狭缝中求生存的我们,《天道》中的有志青年叶、冯、刘跟王庙村的所有村民,他们都是幸运的!

他们在一个机缘巧合之下,遇上了一个愿意主动去帮他们的高人一一丁元英!

而反观我们呢?我们则需要一步一个脚印,积累经验、资金、人脉,然后走出去第一步,接下来还需要去摸着石头过河,需要去不断的试错…哪怕是到了最后,甚至是连一个“扒井沿的机会”都得不到。

所以说,叶冯刘是兴运的。即便是三个人投资创业,也需要5到10年的积累,而他们在不到一年的时间内全部的完成了。特别是刘冰,他甚至是得到了两次机会。

但是,可惜的是他一次都没有抓住。关键时刻,他还是选择一一“背叛”了丁元英!

他梦想着一夜暴富,但是丁元英自始至终都没有告诉他们一夜暴富的武林秘籍。而是告诉他们:只要你行,你到哪里都有机会!反之,到哪里都一样。

那么,为什么我总喜欢去推翻一些前人总结的东西呢??因为,时代在发展,我们在向前看,而原有的固定经验并不能解决新的问题。

同样的创业,为什么丁元英能成功?而叶冯刘即便是有高人领路,到了最后还是半途而废呢?

在这里呢,我们可以参考一下丁元英是如何去做的:

丁元英帮助王庙村,并不是说只有一通侃侃而谈的大道理。而是,还有后面的一系列的跟进!甚至是寸步不离的与王庙村的村民打成了一片。

比如说,自从他答应了“要给王庙村扶贫”这件事情,他在第一时间便与叶晓明和冯世杰去了王庙村!前前后后左左右右,摸透了村里面的实际情况之后,下一步才进入到了理论阶段!

绝对不是一开始就拿了一大堆的理论外加一套十分成熟的经验,在那里空口白牙的一通“大白活”外加一系列的复制粘贴!

写到了这里,这也是我为什么去批评汤姆张的底气所在。首先,汤姆张的成功是无法去复制的,再者一个汤姆张是拿西方的那一套成功学来教我们如何如何…他并没有实地考察过,只是走马观花的去看了一些表象,就认为他开出来的“偏方”,可以根除我们的顽疾…

第三,他的逻辑就一定能开花结果吗?在这里一定也是画问号的。

在丁元英的全盘计划中,他不仅对投资人负责,对王庙村的村民负责,对王庙村的仨股东负责!而且呢,甚至还要给将来要合作的乐圣公司的前途找一条新的出路!

当然了,叶冯刘三人并没有看岀丁哥的这盘大棋有什么过人之处,他们也只想拿丁元英“当枪使”或者是一棵摇钱树。

正因为他们不把丁元英的话当回事,才让他们的判断力屡次出现失误。

不仅王庙村的仨股东蒙在鼓里,连骄傲轻敌的乐圣公司的董事长林雨峰,对这位名不见经传的“外行”丁元英,只观其名,也是一一痴之以鼻!

您说,你一个区区一个外行,能掀起来多大的浪花?也正因为林雨峰看不透丁元英的这盘大棋,他才会按部就班的按着丁元英的盘算在往前走!在处理每月卖给乐圣公司100副音响套件的问题上,自然是先入为主了:对竞争对手他要斩草除根…直接倒逼着叶晓明他们,一次性购买乐圣的1000副套件,以此想撑死他们!

然后,坐等着他们前来退货,从而再一次的一一坐收渔翁之利。

格律诗公司向乐圣购买音箱套件儿,并没有引起林雨峰的警惕!兵法中常说的一句话:“骄兵必败!得意勿忘形。”

丁元英只出了一拳,他便被打翻在地!甚至是要死要活的……

丁元英只用了三个发烧友、百八十万的资金,再加上一个王庙村,给已经是“金字塔”顶端的乐圣公司上了生动形象的一课。

其实,早在王庙村创业的初期,丁元英就已经是胜券在握了!

在经过多次的实地考察之后,又查阅了大量的资料和音响类产品准确的数据!最终,得到了一条切实可行的方案:只能是向乐圣公司化缘,完成与深圳乐圣公司的合作!也只有这一条路,格律诗公司才不会只要是一开张,就马上面临着立即倒闭的风险。

在有了这个成熟的方案之后,公司立即围绕着这个“既定事实”全面展开。

俗话说得好,打铁还须自身硬!一个名不见经传的北京格律诗公司凭什么跟人家合作?

第一点,也是很重要的一点:自己的双组音箱设计!第二点,就是成本问题!(格律诗双组音箱,由乐圣请来的,十位专家测评均高于4300元!然而,格律诗公司的价格早已经低于3400元…)第三点,乐圣公司的官司打输了,他们必须对自己的股东有一个圆满的交待!

就凭这3点,乐圣公司没有不合作的道理。

现在我们回过头来再看:公司在创建初期当吴建军向丁元英询问道:“丁哥,咱就是一帮子农民,一没有技术!二没有先进的生产技术设备!咱咋跟城里面的那些大公司竞争?!再说了,公司里的钱也不是大风里刮来的,咱这产品做出来了又卖不出去,俺借公司这钱可咋还呢?!…”

丁元英回答道:“农民挣不到钱,就还不了钱!这是个硬道理。公司既然敢在王庙村下决心!就愿意承担这份儿风险!”

“公司敢在王庙村投资,凭借着的是一点,不怕吃苦受累!”

“王庙村家家户户有房子、有院子、有剩余的劳动力!王庙村拼的就是一个在不是人呆的地方,干不是人干的活,拼的就是一个不是人!”

“生存法则很简单,就是忍人所不忍,能人所不能!”

“胜负,其实就在毫厘之间!只要是做到了上述两点,你的生存夹缝就比别人宽的多的多!就这个“市场生存夹缝”来说,成就一个王庙村和三个HiFi音箱发烧友,已经是绰绰有余!”

在丁元英这位高人这里,我看到的则是:施恩不图报!

正如他自己所说:“需要报恩的恩典,已经不再是恩典,还是交易!”

丁元英不单单是为格律诗公司布局,还为王庙村拉来了投资人!以及给叶、冯、刘,三个人一个改变自己的命运的机会…

由此可见,“高人”不是一般人都能当的!高人,也不是我们轻轻松松就能见得到的!高人的能耐,也不是我们随随便便能复制的了的。

我们只能是从“改变自己”上下功夫!我们只能是,从自身拥有的条件、资源上寻找突破口。

最后,再集中力量一点突破。

一一想成功,绝不是洒洒水这么简单。它需要你具备对等的条件!

所以说,我们一味地东图西猎!不过就是在瞎耽误工夫。当一条路被证实:已经是走不通了,我们为何不调回头来,换一条新路来走呢?!

现如今,世上的“学问”是无穷无尽的!廉价、鸡汤、共情的东西又实在是太多…但是,真正对自己有用的却是微乎其微。成功这条赛道上,淘汰率是很高的。我们与其在这里,白白的消耗时间和精力,何不换另外一种方式来打通它呢?!

要不怎么会有“殊途同归”,这个成语?

现在,我们应该去及时的止损。把自己的时间精力拉回来,用在修正自己的缺点、不足上面,当自己的判断力提升,当自己的解决问题的能力提升,当自己的影响力提升!

成功,其实就是水到渠成的事。

倘若,还是抓了一大堆的道理!在那里自嗨,在那里蛮横无理。那么,不仅这一辈子,再有两百年“口口声声的想改变命运”,那也是一一无稽之谈!

0 阅读:2

潍水上的船夫

简介:是疑推理类小说模仿者,军事理论爱好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