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男篮集训队最终确定了15人大名单,这份名单的公布在球迷中引起了巨大反响。尤其是李弘权的落选,成为讨论的核心。本赛季,李弘权在上海男篮的表现堪称亮眼,他的进步和实力让许多人认为他应该入选国家队,然而现实却出乎意料。
作为上海男篮的2号得分手,李弘权本赛季场均贡献16.4分、6.1个篮板、2次助攻和1.1次抢断,三分命中率更是高达43.8%。他在场上展现了极强的得分能力和自信心,尤其是外线投射的稳定性令人印象深刻。然而,尽管他在俱乐部赛场上的表现无可挑剔,却未能进入中国男篮的最终名单。这一结果让许多球迷感到惋惜,甚至质疑教练组的选人标准。
与李弘权的落选形成鲜明对比的是,杜润旺再次被选入国家队名单。杜润旺此前在国家队的表现平平,且本赛季在联赛中的数据也并未展现出足够的竞争力。郭士强的这一决定让球迷难以理解,尤其是在中国男篮明确表示以2027年世界杯和2028年奥运会为长远目标的情况下,培养年轻球员似乎更符合这一战略。
落选后,李弘权在接受采访时展现出了积极的态度。他表示,这次集训经历让他收获颇丰,并会成为他继续前进的动力。对于上海男篮来说,李弘权的这种心态无疑是一个积极的信号。球队刚刚在俱乐部杯赛中夺冠,士气正盛,而李弘权的不断提升将为球队未来的发展注入更多动力。
这次名单的确定让郭士强的选人策略成为焦点。许多球迷认为,如果中国男篮真的要为未来储备力量,那么像李弘权这样的年轻球员应该获得更多机会。相比之下,杜润旺的再次入选显得缺乏说服力。球迷们开始质疑,郭士强的执教理念是否能够帮助中国男篮实现长远的目标。
从长远来看,中国男篮需要更多年轻球员的成长和突破。李弘权的落选虽然令人遗憾,但也可能成为他职业生涯的转折点。对于郭士强来说,如何在选人和培养年轻球员之间找到平衡,将是他未来执教生涯的关键。只有发掘更多的潜力新星,中国男篮才能在未来的国际赛场上展现出更强的竞争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