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看到一视频,32岁未婚美女被催婚,父亲的话让她泪流满面,大概意思是劝该美女领个对象回家,我认为该美女觉得催婚可能是认知差距或者是所谓的代沟,但是我有不同观点。
她哭可能是认为父母不理解她,她说父母可能忽略了另一个人的重要性,并且催婚让她很崩溃。在我看来她父亲发给她的话字字句句的意思都是你不结婚我们逐渐老了,以后我们没办法再照顾你了,你找个能托付终身的人,我们也安心了。不是说父母认为另一个不重要,也没有强求的意思,父母所有的催婚源于爱。
该美女说的一句很对,她说我在衡量别人的时候,别人也在衡量我。像我们这样的普通人,经济能力不强,技术能力也不突出,我们为什么还会奢求有更好的人来选择我们呢?我们经常说向下兼容,向上是鸿沟。公主爱上青蛙,白鸽爱上乌鸦,那都是童话。
突然认为有一句话挺正确的:如果条件一般就早点结婚。谁年少不轻狂,少年不狂还是少年吗?我们在20岁左右憧憬着浪漫的爱情,执一人之手,白首不分离,大学毕业季也是分手季。我们忍着伤心立志要在未来的工作中大展拳脚,现实又给了我们一个响亮的耳光,大部分人都成了996的牛马。我们依然憧憬爱情,电视也在播放《霸道总裁爱上我》,可我们真的很普通。逐渐的圈子小了,也不想认识陌生人,认清现实的时候大部人开始衡量对方价值而爱情要往后排了。
我朋友年轻的时候说不着急找,他家也确实比我们都有钱,但是现在挺难找的。首先他34了吧,都说他家有钱但是房子也没盖新的,车也没有,这很难让人相信。现在介绍二婚带娃也不怎么介意了,挺唏嘘的。我弟刚毕业,家里说年轻今年没相亲,有人说媒也挑三拣四,上班以后一走就是一年才回家,在家相对来说是不容易找对象的。
我并没有制造婚姻焦虑,也不是劝大家结婚,结婚问题因人而异。DeepSeek给出的建议很好。
婚姻与否本质是风险与收益的博弈,关键在于建立清晰的自我认知体系:既不盲目对抗社会规则,也不为迎合他人而阉割人生可能性。真正的成熟,是能为自己的选择全权负责——无论这个选择在他人眼中是“坚持”还是“妥协”。
你爷爷那样子才叫大龄,别继续眼瞎了,天天拿着儒教侠义扭曲定律放大皮,生怕别人不知道你祖儒耶耶是只臭王八。
黄蜂尾上针,最毒妇人心!
不婚不育,生活无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