杜甫翻车之作:因写诗关爱邻居寡妇,被骂为“律中最下乘”

岛主历史观 2021-01-17 09:22:43

文/蓝梦岛主

原创文章,已开启全网维权,抄袭必究!

杜甫被后世称作“唐诗的集大成者”,意思就是说,他的诗,各种类型、各种体裁,皆是精品。诚然,在诗歌方面,杜甫是个全才。不过,杜诗中最令人称道的还当属七言律诗,他的名作《登高》,更是被誉为“千古七律第一”,其诗曰:

风急天高猿啸哀,渚清沙白鸟飞回。

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

万里悲秋常作客,百年多病独登台。

艰难苦恨繁霜鬓,潦倒新停浊酒杯。

杜甫擅长写诗,尤其擅长写七言律诗,这是不争的事实。但是,纵然是号称“诗圣”的杜甫,也有翻车的时候。比如他的一首《又呈吴郎》,就引来了非议声不断。

(杜甫)

著名诗论家王嗣奭和王慎中异口同声,都认为杜甫的《又呈吴郎》简直“不成诗”,明代诗论家胡应麟也在《诗薮》中批评此诗“太粗”,明代唐汝询《汇编唐诗十集》更是不留情面,把这首诗称为“律中最下乘”。

而且,以上“差评”绝非一家之言,而是翻尽史料,也难找到一则“好评”。

那么,杜甫的这首《又呈吴郎》到底写了什么?竟能让后世诗论家统一给出“差评”?接下来,就让我们一探究竟。

(杜甫草堂)

唐代宗大历二年(767年),是杜甫漂泊到四川夔州(今重庆奉节)的第二年,当时的他,曾暂居于瀼西的一所草堂里。草堂前有一棵枣树,西邻的一个寡妇经常偷偷来打枣,但杜甫从不干涉,只当是没看见,小心翼翼地守护着寡妇的自尊心。后来,杜甫搬到了离草堂十几里路远的东屯,便便把草堂让给了一位吴姓亲戚居住。不曾想,这位吴姓晚辈一住进来,就在草堂周围插上了篱笆,很明显,他是发现了邻居寡妇的行为,于是通过这种方式禁止打枣。

杜甫得知此事后,便写下此诗加以劝谏,此前,杜甫曾给他写过一首《简吴郎司法》,所以此番再次写诗相赠便题作《又呈吴郎》。吴郎的是杜甫的晚辈,按理说杜甫此诗题作《又简吴郎》即可,但他偏偏用了“呈”这个与对方身份不相称的敬词,其用意在于让他更容易接受自己的建议,而不至于太恼或太不当回事。

其诗曰:

堂前扑枣任西邻,无食无儿一妇人。

不为困穷宁有此?只缘恐惧转须亲。

即防远客虽多事,便插疏篱却甚真。

已诉征求贫到骨,正思戎马泪盈巾。

《读杜心解》评价此诗说:“若只观字句,如嚼蜡耳。须味于无味之表。”诚然,杜甫的这首《又呈吴郎》,语言通俗,字句直白,既无华丽辞藻,又无深刻内涵,全诗大意是:

西边的邻居常来草堂前院打枣,我从不干涉,因为她是一个没有儿女、没有生活来源的可怜寡妇。如果不是因为太贫困了,她又怎么会做这种事情呢?正因为她心存恐惧,我们反而更应该与她亲近。她见你搬进来就防着你本是多此一举,但是你一来就插上篱笆,未免过于较真了。她曾跟我说过,官府的征租逼税已经让她贫困入骨了,想起如今的兵荒马乱眼泪更是沾满了巾帕。

纵观全诗,意思很明显,就是劝说吴郎不要为难隔壁的寡妇,她要打枣就让她打了好了,她只是个一贫如洗的寡妇,应该多帮助她、关照她。

以今人眼光来看,这首诗充满了人性光辉,表达了杜甫对贫苦大众的深切同情和关爱,无论诗作水平如何,至少这种精神是值得称颂、值得学习的。

但是,古代诗论家却并不这么想,从他们的眼光去看,杜甫的这首《又呈吴郎》太粗暴、太浅薄,诗不成诗,只能算是“律中最下乘”。

首先,从遣词造句的角度看,这首诗如话家常,并无出彩之处,反而因为过于直白,有种“粗俗”之感。再者,从思想层次角度看,这首诗既没有抒发忧国之情,也没有表达忠君之意,不够高大上,不符合主流价值观。

这是因为,人家杜甫写这首诗的目的,压根就不是流芳百世,而是单纯地劝谏,办实事,不求虚,所以没必要卖弄文采或唱高调。

(杜甫:我委屈)

更重要的是,这首诗牵扯到一个很敏感的群体——寡妇。在推崇“三从四德”的古代,不仅要求女子守节,也要求男子对守节的女子敬而远之,即便是谈论,也算得上亵渎了。

从王嗣奭到王慎中,从胡应麟到唐汝询,对杜甫的《又呈吴郎》给予最严厉批评的诗论家,基本都来自“三从四德”思想最根深蒂固的明清两朝。这就不难理解了。

平心而论,杜甫此诗虽然是在谈论寡妇,但既没有对其外貌品头论足,更没有对其贞洁发出质疑,而只是把她当作一个普通的穷苦大众,一个值得被同情、被关爱的对象。后世词论家的境界,终究是低下了。

(本文完~)

23 阅读:6924
评论列表
  • 2021-01-17 16:02

    高尚情操照古今,关怀穷困寡居人。草堂枣树亦恩惠,文字诗歌更好心。平易辞章真挚态,温柔言语善良魂。专家齐道登高妙,形象未如斯律珍。。七律《读杜甫“又呈吴郎》

    樊哙 回复:
    有种和了一斤的感觉
    樊哙 回复:
    牵强附会
  • hope13 44
    2021-01-19 19:22

    诗圣之诗总关人性,岂是那些吟花弄月的蠹虫所能明白?

  • 2021-01-18 19:24

    我看到了杜甫高尚的人格[点赞][点赞][点赞]

  • 2021-01-18 11:12

    不愧为诗圣也

  • 2021-01-24 17:24

    一帮子自私自利、自诩高雅的文贼把诗词作为攀附权贵、粉饰太平的进身之阶怎么能欣赏杜甫悲天悯人、忧国忧民的情怀。

  • 2021-01-18 09:23

    我看写的很好[点赞][点赞][点赞]

  • 2021-01-20 10:25

    自宋以降儒学越来越虚伪下作!

    用户98xxx96 回复:
    下作的是人,不是儒学
    良时如飞鸟 回复:
    只有我辈有负圣贤书,圣贤书不负我辈。一本书上看的,觉得很在理。
  • 2021-01-18 13:07

    胡应麟等人,腐儒是也!

  • a4456 16
    2021-01-18 13:26

    本就不是为了卖弄文采的,有什么问题?反而自明朝开始,文人更加虚伪了,道貌岸然,骨子里淫荡!

  • 2021-01-19 21:35

    “已诉征求贫到骨”正是名句,现在常常当作杜甫关注贫民生活的证据。

    用户12xxx33 回复:
    诗圣之所以为诗圣!
  • 2021-01-20 11:34

    杜甫人穷,菩萨心肠。同情弱者,人性光芒。

  • 2021-01-18 09:45

    诗圣,就是这样来的[得瑟]

  • 2021-01-19 10:40

    达则兼济天下,穷则独善其身。高高在上的士大夫有几个肯俯下身来体察底层百姓之温饱疾苦?更别说还为他们保留一份对于自尊的尊重。杜甫仰不愧天,俯不愧地,他亏欠的可能就只有自己的妻子儿女们吧。

    浪人4396 回复:
    刚看到这里,我在想,杜甫一生漂泊不定,为什么没有社会名流或者州府官员接济他?大概从这首律诗可以找到答案吧,往往同情社会底层的人,很难被食利阶层所接纳,或者他本身很难接纳食利阶层的生活方式!
    用户12xxx33 回复:
    对头。
  • 2021-01-20 06:55

    何为圣人?圣人是大乌龟!他自觉的把整个世界背负在身上!他已经穷的要吃不上饭了!还在关心别人!帮助别人!而且还在担心自己的帮助方式会不会伤害别人的自尊心!在胡应麟等人那里,诗不过是个玩意儿!

  • 2021-02-03 12:14

    诗圣就是诗圣,比诗仙高一层!

  • 2021-01-19 22:59

    儒家思想深处的沤烂事。

  • 2021-01-22 20:33

    都是宋代朱熹的程朱理学之后的文人呵呵朱熹害我中华不浅

    笨笨猫 回复:
    朱熹是个罪人
  • 2021-02-02 10:37

    诗圣不是仙,凡心怀民生[点赞]

  • 2021-02-03 17:30

    关怀民间疾苦被说成下作,后世腐儒果然厉害!

  • 2021-01-18 19:20

    写的太高深,吴郎看得懂吗

  • 2021-01-18 19:51

    寡妇就该被呵护,有什么错?

  • 2021-01-30 10:58

    心,魂近义,故作些修整。

  • 2021-01-18 14:35

    理学未兴,你跟老杜请这个[笑着哭]

  • 2021-01-19 19:19

    诗太好,吴人懂?

  • 2021-01-28 14:36

    不为困穷宁有此?这一句古今同契,也道尽多少当下人的心声。

  • 2021-01-30 14:00

    困改苦,以避免挤韵。

  • 2021-01-19 10:44

    有些人终生不名一文,不是没有道理的

  • 2021-01-22 09:45

    这只不过是生活诗歌化一下!刹不住车了[呲牙笑]

  • 2021-02-02 09:35

    黄四娘家花满蹊,千朵万朵压枝低。这个寡妇莫非就是黄四娘?[鼓掌]

  • 2021-02-04 13:58

    源自草堂贫苦人,关爱邻舍实本心,何论律格词深浅,善良品格视惟真。

  • 2021-02-17 09:24

    唉,看来古代就有曲协这类维护教育意义的名门正派了!何不食肉糜,这句话总有人说。只是一群真吃饱了撑的,挑毛病!

  • 2021-01-30 14:02

    高尚情操照古今,关怀穷苦寡居人。草堂枣树亦恩惠,书信诗歌更好心。平易辞章真挚态,温柔言语善良文。专家齐道登高妙,形象未如斯律珍。。七律《读杜甫“又呈吴郎》

  • 2021-01-17 11:41

    牵强

  • 2021-01-18 13:10

    像是打油诗

    雨夜听风 回复:
    你都没看懂,你不要露脸了[呲牙笑]你想丢脸的话
  • 2021-01-19 14:55

    刘欢喊了个麦,被评价为他所有作品里最难听的。不是这作品有问题,而是他其他的作品太吊了。

  • 2021-01-30 09:26

    写得比登高还好。何则? 仁心使之然也!

  • 2021-02-03 14:36

    黄四娘家花满蹊,千朵万朵压枝低。流连戏蝶时时舞,自在娇莺恰恰啼。

  • 2021-02-04 14:01

    没贾浅浅写得贴近生活[呲牙笑]

  • 2021-01-19 12:17

    那不是杜甫,是蒋兆和。[呲牙笑]

  • 2021-01-19 18:34

    我也姓吴,祖籍江苏东海

  • 2021-01-26 12:46

    诗圣

  • 2021-02-05 01:15

    这文章竟然还担心有人抄袭[笑着哭][笑着哭][笑着哭]

  • 2021-02-11 10:07

    讲人性,论人文关怀,李白、白居易之流的给杜甫提鞋都不配。

  • 2021-02-11 13:27

    浪漫和写实有距离啊[笑着哭]

  • 2021-02-11 14:42

    仗义每多屠狗辈

  • 2021-02-12 13:21

    由这首诗真能看出诗圣二字

  • 此诗并不差

  • 2021-02-15 13:39

    没文化的也是敢评论古诗,也敢声称专家

  • 2021-02-16 14:16

    翻遍别人的评论……故意的吧?

  • 2021-02-16 17:41

    这是上乘中的上乘。

  • 2021-01-30 14:23

    深迷江碧鸟逾白,最爱山青花欲燃。工部五言小诗妙,景情卓荦耀人间。。七绝《大赞杜甫五绝“江碧鸟逾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