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跟着老徐去旅游系列】各位看官,欢迎光临“徐霞客の疯狂暴走团”!本系列主角徐霞客,明朝第一旅游博主兼穷游鼻祖,自带“朝碧海暮苍梧”的GPS导航,专挑荒山野岭搞极限挑战。他一边啃干粮躲强盗,一边在悬崖上写小作文,愣是把“出差日志”写成国家地理+文学巨著。本系列每期带您围观这位“驴友祖师爷”如何用草鞋丈量祖国山河,用毛笔怒刷五星好评——从钻山洞迷路到发现喀斯特地貌,从被猴子抢干粮到命名旅游网红打卡点,全程高能,笑点与知识点齐飞!
您能想象吗?在连羽绒服都不存在的明朝,有位"硬核驴友"带着老叔叔和仆人,硬闯零下十度的雪山。
他们裹着麻布衣,踩着草鞋
在冰棱倒挂的悬崖边摔成表情包
在冰雹突袭时上演"荒野求生"
甚至把屋檐滴水声当BGM熬过整夜失眠
——这就是1616年正月,徐霞客与白岳山的"相爱相杀"。

正月二十六日晨,徽州休宁县西门吱呀打开。
徐霞客裹紧单薄冬衣,与浔阳叔翁缩着脖子出城。

溪水裹挟着祁门县的寒气奔涌而来,三人沿河逆流而上,很快发现这场旅行的残酷真相:积雪让二十里外的南渡桥变成溜冰场,山路化作"天然碎冰机",天黑时抵达岩下村,老仆人已冻得嘴唇发紫。

五更天举着借来的灯笼摸黑登山,戏剧性场面接踵而至:
树枝冰棱如暗器坠落,徐霞客在《游记》里耿直吐槽"但闻树间冰响铮铮";
过天门时积雪没膝,叔翁与仆人掉队成"失踪人口";
好不容易钻进榔梅庵,冰雹又噼里啪啦砸得瓦片乱响。当夜徐霞客独宿山房,听着雪水敲打屋檐,硬生生熬成明朝版"数羊达人"。
如果说首日是地狱级开局,次日则开启"冰雪奇缘"模式。

推窗刹那,徐霞客瞳孔地震——满山冰晶在晨光中折射出七彩光晕,玉树琼枝宛如神仙撒糖霜。
这幕让现代游客都惊叹的"雾凇盛宴",被他记作"冰花玉树,迷漫一色"。

太素宫里百鸟衔泥塑成的玄帝像黧黑威严,与香炉峰积雪相映成趣,活脱脱水墨动画场景。
此时需要敲黑板:白岳山即今齐云山,作为道教圣地藏着36峰72崖。

徐霞客团队在暴风雪中解锁的"死亡景点"包括:三面围合的天门冰窟(现代实测-15℃)、垂挂丈余冰柱的舍身崖、以及让叔翁摔裂鞋底的"天梯"冰道。
最绝的是珠帘水——冬日瀑布凝结成冰帘,阳光穿透时泛起蓝光,堪称古代版《冰雪奇缘》取景地。

随行道士汪伯化堪称"明朝金牌导游",带着他们在齐腰深雪里解锁隐藏副本:文昌阁看雪霁云海,漆树园赏落日熔金。

但这位地头蛇也有翻车时刻——指错路害众人错过傅岩,徐霞客幽怨写下"尤悔觌面失傅岩也",活脱脱现代驴友被坑既视感。

这场暴雪徒步藏着多少黑科技?
记载中的"蹑屐"实为防滑木屐,类似现代冰爪雏形;
"庙中灯"是松油火把,在-20℃仍能燃烧;

最绝的是通过冰层厚度判断时辰:"峰峦灭影"即暴风雪可见度不足十米,"青天一色"则是短暂放晴的信号。

这些细节让现代户外老炮都直呼专业。苦寻数日的"五井龙潭"竟在折返时意外发现,却被和尚阻拦不得入内。

徐霞客在文末仰天长叹"亦数也!",翻译成现代语就是:"这大概就是命!"
但转头就在回程路上

把三姑峰落日拍(划掉)写成了朋友圈爆款文案:"落照正在五老间"——看看,古人凡尔赛起来哪有我们什么事?
温馨提示:看游记请勿模仿徐大侠的作死操作,毕竟人家有主角光环,而你……可能只有手机没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