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歌手》录制现场,当聚光灯扫过马栗手背尚未卸去的影视剧组淤青时,这位手握麦克风的女孩正在完成从“浴室歌姬”到专业歌手的蜕变。从《偶滴歌神啊》的评审席到《盛夏的夜》的创作人,从《如此可爱的我们》片场到万人演唱会舞台,她以九年时光在音乐与表演的平行轨道上,书写着新生代艺人的跨界叙事。

一、星海泛舟:音乐基因的觉醒与破茧
1996年出生于福建三明市的马栗,自幼在闽江涛声里孕育出对旋律的敏感。星海音乐学院流行音乐系的系统训练,赋予她《余温》《专属声音》等作品中教科书级的音准控制力,而浴室花洒下的即兴哼唱则保留着野生的情感张力

2016年《偶滴歌神啊》的舞台,她以评审身份犀利点评选手,却因现场清唱《最相爱的朋友》片段意外走红,短视频播放量48小时内突破千万次,这场“被评审耽误的歌手”乌龙事件,成为她音乐生涯的转折点

二、双栖突围:在表演与歌唱的夹缝中生长
2018年出演青春剧《如此可爱的我们》郝五一时,马栗将音乐素养转化为表演优势。剧组流出的花絮视频中,她为角色设计的“用指甲敲击课桌编曲”细节,让书呆子人设瞬间鲜活

这种跨界思维在2023年达到新高度——主演音乐剧《仲夏夜之梦》期间,她白天拍摄年代剧《槐花谣》,夜晚在剧场挑战八度高音跳跃,用三十天瘦身八公斤的极端训练,完成从村妇到精灵女王的身体记忆切换

三、重返初心:浴室到殿堂的声量远征
2024年末,马栗在微博发布长文《七年前的观众席》,剖白参加《歌手》的心路历程。文中提及2018年作为大众评审时的震撼:“看着台上歌手脖颈暴起的青筋,突然明白音乐不是完美技巧,而是灵魂的震颤”

这种觉醒促使她在《盛夏的夜》专辑中尝试即兴爵士元素,其中《跟世界无关》的录音室版本保留着咳嗽声与呼吸杂音,制作人称之为“未打磨的钻石原胚”
四、共生美学:流量时代的艺术坚持
面对“演员与歌手身份割裂”的质疑,马栗在2025年央视《开讲啦》给出独特答案。现场展示的拍戏通告单上,密密麻麻标注着声乐练习时间;手机备忘录里储存的300条语音笔记,记录着片场角落捕捉的鸟鸣与市井喧哗。“表演教会我观察人间,音乐赋予我诉说衷肠的勇气”——这种双向滋养的艺术观,让她在《后爱后觉》等歌曲中构建出影视级叙事空
站在聚光灯下的马栗,始终记得那个对着浴室镜子练习舞台鞠躬的少女。从福建三明的普通民居到北京录音棚,从影视城群演房车到万人演唱会舞台,这位双栖艺人用九年时间证明:艺术的纯粹性不在于赛道单一,而在于每份热爱的全情投入。正如她在新歌《裂隙生花》中所唱:“追光者不必选择光源,心火燃烧处皆是舞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