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37年9月25日,八路军115师在平型关伏击日寇,首战告捷,缴获了大量的物资。最受欢迎的是枪支弹药,其次是大衣、钢盔、水壶等其他军用物资,最不受欢迎的则是日军的皮鞋。当时八路军战士大多穿着布鞋和草鞋,有更好的皮鞋为什么反而不要呢?
这个时候日军的皮鞋是昭和五年式军靴,日文叫“编上靴”。中文的意思就是高腰皮靴,靴口在踝骨位置,可以对踝骨起到很好的包裹保护作用。
靴子由翻毛牛皮制作,有的呈黄颜色,有的呈红颜色,八路军管它们叫“黄皮鞋”和“红皮鞋”。每双“编上靴”的鞋底上都钉了三十颗铁钉,作用是防滑。后跟还有10毫米厚的马蹄形铁掌,为的是耐磨。
这样的靴子穿在脚上走起路来嗒嗒作响,所以文学作品中称其为“侵略者的铁蹄”。事实上,日寇经常用有铁钉和铁掌的军靴猛踢占领区的百姓,许多人挨上一脚就会鲜血直流。
五年式军靴结实耐用,防水防滑,比八路军的布鞋和草鞋看上去强多了。115师宣传部长萧向荣就回忆:缴获的大衣和军靴很多,几乎全师每人都能分到一份。一开始大家都喜出望外,连忙脱下自己脚上破烂得不成样子的布鞋和草鞋,把黄皮鞋穿在了脚上。可还没过多久,大家都叫起苦来。
原来,这五年式军靴非常笨重。日本为了减轻后勤的压力,把军靴做得又厚又重,有的士兵整个服役期都只需要一双军靴。可八路军战士平日里行军打仗全靠一双铁脚板,穿上这么重的军靴,还怎么打游击?根本跑不动。
善于总结的101在战后写的《平型关战斗的经验》里写道,“日本步兵的鞋子爬不了山。……他们已经到了半山,我们还在山脚,结果我们还先抢上去了。……我们投出猛烈的手榴弹,他们一躲闪脚下就打滑,像滚萝卜一样滚下山去。”
另一个重要原因是缴获的军靴普遍尺码偏小。日本兵个子矮,个子矮脚就小,缴获的鞋子大部分尺码偏小,穿上去还没走路就挤得脚生痛。萧向荣连试了好几双都没有合适的,后来干脆把靴子都扔掉。
除了“编上靴”外,还有一种分趾式胶鞋,名叫“替靴”。这种鞋比黄皮鞋穿着舒服,但大家都厌恶其形状,管它叫“牛蹄子”,而且缴获的数量较小,也没有普及开来。
钢盔和大衣是很受欢迎的,可以用来武装自己。不过大衣也要改,稍稍改一下就是一件尺寸合适的上衣。101就是穿着缴获的敌人的大衣而被友军误伤的。
可以说,除了鞋子之外其他所有的战利品都大受欢迎。钢盔、大军、水壶、军毯、背包、电台、步枪、机枪、手榴弹、步兵炮等等,全部是缴获之后就迅速分配下去了,只有军靴受到了嫌弃。
有人以为八路军全靠缴获补充自己,其实并不是。想要缴获日寇的战利品并不容易,要完全彻底的歼灭它们,才能打扫战场收获战利品。大部分武器弹药还得自己造。
比如129师在百团大战里共使用手榴弹21369枚,但缴获只有4333枚,只占到使用量的20%。消耗子弹75.97万发,但缴获只有21万发。如果仅凭缴获来补充,完全就是入不敷出。武器弹药的大头还是靠边区的兵工厂自己造。
【八路军一处兵工厂】
但就是在这样极端困难的情况下,八路军仍然抗击了日寇三分之一的兵力(后期变成二分之一)。与日伪军交战99873次,歼灭日伪军共71.39万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