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今,移动支付在生活里那可是相当普及啦。好多人呢,都习惯了用这种便捷的支付方式,以至于都已经很长时间没碰过实实在在的钱了呢。就拿过年回家来说吧,以往大家可能还会担心带着钱路上不安全,怕被小偷偷走,可现在有了移动支付,就完全不用顾虑这方面的事儿啦,轻松又省心呐。
在此之前呢,眼瞅着年关就快到了。每一位在外辛苦打拼的打工人,都得琢磨这么个事儿:身上带着挣来的钱,到底该怎么藏好,才能平平安安、稳稳当当地把钱安全带回到家。这可成了每个打工人在那个时候都不得不去认真考虑的重要问题呢。
咱们来聊聊藏钱这件事儿。在明朝的时候呢,有一个做伞生意的商人哦。你能猜到他把钱藏在什么地方吗?
乱世逃亡
在明朝时期,有这么一位伞商,他并不是因为到了过年的时候要回家去,而是遭遇了当时所处时代的乱世局面。
明朝刚刚建立的时候啊,朱元璋把京都的位置定在了南京城。就在这个时候呢,有一位做伞生意的商人,可真是个善于抓住时机的人。他想出了一个很特别的点子,就是在他所售卖的伞上面绘制了“日月大明”这样的一些字眼。您还别说,这伞一经推出,就特别受老百姓的喜爱呢。
凭借着极为出色的经商头脑,他在商业经营方面展现出了非凡的能力。没过多久,他便在南京城内的伞商行业中脱颖而出,一举成为了当之无愧的第一大伞商,其商业成就令人瞩目。
可叹世事难料啊,朱元璋离世之后,新登上皇位的小皇帝并没有采取养精蓄锐的策略。恰恰相反,他竟然动用锦衣卫这股势力,对各地的藩王展开了极为疯狂的打压行动呢。
最终的形势发展,竟逼得燕王朱棣不得不与宁王携手合作,然后借着“靖难”这么一个由头,起兵发动了叛乱。
起初,众人都纷纷议论说,那小皇帝朱允炆可是掌控着天下的大军呢。在大家看来,燕王不管怎么折腾,怎么闹腾,难道他还真有那个本事,能够一路穿过广袤的中原大地,然后直捣黄龙打到江南这边来吗?毕竟小皇帝这边兵力雄厚,燕王要想做到这一点,在很多人眼里似乎是不太可能的事儿呢。
当其他人都在那里议论个不停的时候,那位伞商却从中又发现了新的商业机会。
就这样,伞商敏锐地察觉到了合适的时机,并且成功地抓住了它,凭借这个机会,狠狠地赚了一大笔钱。
然而,他怎么也没有料到的是,燕王朱棣居然真的从北京一路征战,逐步推进,一直打到了长江的北岸。照这样的形势发展下去,只需再给些时间,朱棣就要率领大军渡过长江,去攻打南京城了。
当这个消息传至城内时,百姓们瞬间就慌了神,整个城内已然是一片慌乱之象。大家心里都只有一个念头,那就是赶紧出城去,逃离这可能会降临的未知灾祸,仿佛此刻出城逃命成了唯一能让他们安心的选择。
百姓们内心有着强烈的逃生渴望,他们太想逃离当前所处的这个困境了。可是呢,那小皇帝又怎么会轻易地放他们出去呢?要知道小皇帝有着自己的想法和考量,根本就不可能允许百姓们就这样离开的。
从前有个伞商,之前靠着去贬低朱棣的方式狠赚了一大笔钱。可这会儿呢,他是彻底地慌了神儿啦。他先是赶紧把自己手头所有的伞都给卖光了,接着又以很低的价格把自家的店铺也给卖掉了,这么一番折腾下来,换得了几千两银票。他心里就盘算着,要拿着这些银票逃出城去呢。
要知道,那南京的城门早就紧紧关闭,死死封锁住了。在那种情况下,就算是一个人能像鸟儿一样突然长出翅膀来,想要飞出这被严防死守着的南京城门,那也是根本不可能做到的事儿呢。
当时的情况是这样的,城内早就已经乱得不成样子啦。有那么一些市井无赖,瞅见朝廷一门心思都放在守城这件事上,觉得有机可乘呢,于是就趁着这混乱的局面,干起了打家劫舍的勾当,去抢夺那些普通老百姓的财物。
特别是像那些经营伞类生意的商人,那可真是每遇到相关情况就躲不过去,基本上是每经历一回劫难就会被精准地波及到呢。
伞商为了不让别人察觉到异常,不引起他人的注意,没办法,只能把自己身上原本穿着的那些漂亮的衣服给扔掉啦。然后呢,再去街上捡来一些破破烂烂的衣服穿在身上,以此来达到掩人耳目的目的。
接着把头发剪得短短的,然后再故意弄乱,让其显得十分杂乱。同时,在脸上涂抹上泥巴,还有锅底灰也抹上去,通过这样的装扮,把自己伪装成一个乞丐的模样。
那么,这几千两银票究竟该藏到什么地方才好呢?这着实是个让人头疼的问题,得好好琢磨琢磨,找个既安全又隐蔽的所在把它们藏起来才行,可到底哪里合适呢?
巧藏银票
伞商一开始是把银票藏在了自己的贴身衣物里面。
然而,就在他刚刚从那条小巷走出来的时候,眼前出现了这样一幕场景:有几名小混混正围着一个“乞丐”,他们的动作十分粗暴,在用力地撕扯着那个“乞丐”的衣服呢。很明显,这些小混混是在检查看看“乞丐”的怀里是不是藏了什么东西。
就这样,他急忙往后退了回来,然后迅速地把那张银票小心翼翼地藏在了自己所穿棉布鞋子的鞋底里面,想着这样或许能把银票妥善安置好,不被他人轻易发现。
不过他随后又想到,穷苦人家哪里能穿得起棉布鞋?
有个伞商名叫左藏藏,这人啊,做事总是遮遮掩掩的。这不,眼下他手里有几千两银票呢,可把他给愁坏了,为啥?因为不管他想着把这几千两银票藏到哪儿,心里都觉得不踏实,总觉得不管藏哪儿都会被人给搜出来。
要知道,现在这城还没有被攻破呢。不过呢,要是往后哪一天城真的被攻破了,那可就还得遭受官兵们一番仔仔细细的搜查。
身上带着这么多的银票,要是万一被人给发现了,那可就糟了,肯定是会被判定有罪,然后被处以斩首之刑的呢。
他心里甚至都琢磨着,要是到了实在没办法、走投无路的境地,那就干脆把手里的东西或者所牵扯的事儿给扔掉算了,毕竟在他看来,没有什么比保住自己的性命更加要紧的了。
然而,就在真的要把这些银子扔掉的那一瞬间,他不禁回想起过往的这些年。那些日子里,他每日都是起早贪黑地辛苦劳作,在生活上更是省吃俭用,一分一毫都不舍得多花,就这么好不容易才一点一点积攒下了这些银子。如今,却要一下子就把它们扔掉,这心里头着实是疼得厉害,那种心痛的感觉简直难以言表。
他嘴里不停地喃喃自语着:“这么多钱,得卖出去多少把伞才能赚到呢……伞……”
他留意到在角落里被自己丢弃的有四五把破伞。
没错,自己不还是带着伞的嘛!
在古代,那时候的雨伞全部是用竹子来制作的哦。不光是伞面的支撑部分用竹子,就连伞柄也是竹子呢。大家都知道,竹子的芯儿是中空的,这里面是空着的呢。于是就有人想到啦,如果把钱藏到这竹子做的伞柄中空的地方,那可不就是别人很难发现嘛,就好像神不知鬼不觉似的。
要知道,南方的天气特点之一就是多雨。在那样的环境下,出门的时候常常会遇到下雨的情况呢。所以,在南方地区,几乎每个人手上都备着一把伞哦,这可是非常常见的景象啦,走在街上,随时能看到人们带着伞出行呢。
那伞商是个行动派,说要干就立刻动手干起来了。只见他找来一根细细的火镩,然后想办法把这火镩烧得通红通红的。接着,就把烧红了的火镩小心翼翼地捅进伞柄芯里头去,通过这样的操作,把伞柄芯里原本存在的竹节给隔断并且烧通了。
接着,只见他将一张张的银票依次拿起来,慢慢地把它们卷成筒状,随后,再逐一把这些卷好的银票小心翼翼地塞进了伞柄里面。
最终,他寻来了一小截竹块,随后在竹块上涂抹好浆糊,接着便用这粘着浆糊的竹块把伞柄的底部给严严实实地封了起来。
接下来呢,伞商要对一把伞进行一系列的操作,就是精心地打磨,再把它做旧处理。经过这样一番细致的工序之后,一把看起来破破旧旧的油纸伞就这么出现在伞商的手里啦。
他一心想着要达到以假乱真的效果。于是呢,就先把自己脚上穿着的棉布鞋给脱了下来,然后换上了草鞋。这还不算完哦,他又拿起那把破伞,特意在泥水当中来回滚了几下,让破伞沾满了泥水,看着更显破旧狼狈。做完这些后,他就拄着这把沾满泥水的破伞,大摇大摆地走上大街去了。
就在这个时候,燕王所率领的大军已然浩浩荡荡地攻入南京城啦。刹那间,城里可就乱了套喽,那些士兵们呢,原本有着各自的职守,可这会儿也都慌了神,没了平日里的秩序;普通的老百姓们更是惊恐万分,四处奔逃呼喊着;还有那些做买卖的商贾们,也顾不上自己的生意了,纷纷丢下货物,只想找个安全的地方躲起来;就连平日里威风凛凛的官员们,此刻也是乱了阵脚,满脸的惊慌失措,整个南京城完全陷入了一片混乱之中呢。
在那混乱不堪的局势下,有个伞商,他就如同街边的乞丐一般,只能随着那些四处逃难的人群,慌慌张张地逃出了南京城。当时的场面一片混乱,人们都行色匆匆、惊恐万分,而这个伞商也顾不上许多,夹杂在逃难的人流之中,拼了命地往外跑,就这样离开了南京城。
靖难之战到这会儿都已经持续四年之久啦,外面的局势那可早就乱得不成样子咯,一片混乱的景象呢。
实在是没办法,要知道北方才刚刚遭受了战乱的侵袭呢。那一场战乱,让无数百姓的生活陷入了绝境,家园被破坏,安宁不再。于是,这些流离失所的百姓们别无他法,只能被迫踏上向南逃亡的路途。他们一路奔波,心中怀着唯一的期盼,那就是能在南方找到一个可以让自己安稳容身的地方。
伞商一路前行,也不清楚自己究竟走了多长时间,同样也不晓得已经走了多远的路程,就这样一直走着走着,最后来到了一个小镇之上。
你瞧,南京城内那可是一片慌乱的景象。可有意思的是,和城内形成鲜明对比的是,这儿的老百姓呢,就好像压根儿还不知道南京城里头已经发生了一场大战呢,对于皇位马上就要换人这件大事,他们同样也是一无所知的状态。
在这个地方,伞商体会到了那种许久未曾有过的安宁之感。仿佛之前一直处于纷扰或者忙碌之中,而到了此处,终于能够静下心来,享受到这份难能可贵的安宁,让身心都得到了片刻的放松。
他心里是想着要尽快把手里的银票给兑换成银子的。要知道,身处这样一个乱世当中,局势动荡不安,各行各业都受到了很大的影响,钱庄也不例外。说不定什么时候,就又会有不少钱庄因为各种原因经营不下去,面临倒闭的困境呢。所以,他才急切地想要把银票早早换成实实在在的银子,这样心里才踏实些。
要知道,银票其实早在宋代的时候就已经开始投入使用啦。然而呢,时间推移到明朝时期,这时候的情况依旧是钱庄占据着主导地位,也就是说在金融交易等方面,主要还是靠钱庄来发挥重要作用,哪怕之前宋代就已经有了银票这种形式,但到明朝它也没能改变钱庄主导的局面呢。
要知道,当时存在的那些钱庄,大部分都是私人开办经营的。这私人钱庄呢,就存在一个比较大的风险,要是哪天经营不善关门大吉,甚至倒闭了的话,那之前由它所发行的银票可就彻底没什么用啦,就仅仅变成了一张毫无价值的废纸而已。
他在小镇上四处向人打听了一下情况,结果却得知,在这个小镇里压根就没有他存钱的那家钱庄。要是想要把存的钱兑换成银子的话,那就必须得前往距离此地八十里之外的县城才行呢。
接下来的情况是,大家会想,那伞商到底能不能顺利地将相关物品兑换成银子呢?这成了一个有待明确的事情,毕竟前面的情况或许会对其兑换产生影响,也不知道最终他是否可以如愿以偿地完成兑换成银子这件事呢。
完璧归赵
虽说当下没能马上就兑换成银子,但好歹也已经有了些头绪。
伞商之前身处战场,时刻面临着生命危险,那紧张的氛围让他的神经一直处于高度紧绷的状态。后来,他成功地从战场上逃离,来到了这个宁静的小镇。在这里,已经没有了战场上那种生死攸关的威胁,于是,伞商一直紧紧绷着的那根神经,总算是可以放松下来了。
就这样,他在附近寻觅到了一处破旧的院子,心里想着就在这儿歇息一个晚上吧。
当他迈步走进院子的时候,一眼就瞧见院子里满满当当都是逃难的人。这段时间一直在逃亡,对于这样和众多逃难者群居在一起的生活,伞商早就已经完全适应了。
只见他动作十分熟练,先是快速地在周围寻觅到了一个角落位置。随后,他伸手抓了两把稻草,利落地在身下一铺,将其简单铺整好当作睡觉的“床铺”。接着,他紧紧地抱住自己的雨伞,仿佛那是无比重要的物件一般。做完这些后,他便顺势躺了下去,头一挨到那铺着稻草的地方,就呼呼睡去了。
或许是真的太累了吧,又或许是因为昨晚睡的那堆稻草实在是太过柔软舒适了,总之呢,他这一觉睡得那叫一个格外香甜。等他再一次睁开眼睛的时候,哟,这太阳都已经高高地挂在天空当中,差不多已经是日上三竿的时间啦。
当时,屋子里的人差不多都已经离开了。只见他也缓缓地站起身来,然后颇为惬意地伸了伸懒腰,看样子是要出发上路啦,而他此行的目的呢,是去把手中的银票给兑换了。
就在这个时候,他突然察觉到了一件事儿,之前那把一直跟他形影不离的破伞,竟然莫名其妙地就不见了,就好像长了翅膀飞走了一样,消失得无影无踪,他这才意识到伞没了呢。
他清楚地记得,昨天晚上自己是把那个东西抱在怀里入睡的。可谁能想到呢,到了今天,那东西居然就这么莫名其妙地不见了,就好像长了翅膀飞走了一样,消失得无影无踪。他心里直犯嘀咕,难道是被人给偷走了?这可太奇怪了。
直到这个时候,他才猛然记起来,就在昨天,他还专门向小镇上的那些人去询问过有关钱庄的事情呢。
是啊,你看,有那么一个人,看着就是乞丐的模样。大家就挺纳闷的,这样一个乞丐模样的人,他去打听钱庄的事儿干什么呢?这确实让人觉得有些奇怪。
那伞商啊,一下子就陷入了深深的懊悔当中,急得不停地直拍大腿呢。心里想着,肯定是这么回事儿,就在昨天自己出去问路的时候,被那些心怀不轨、别有用心的人给盯上啦。结果呢,趁着自己晚上睡着觉的功夫,就把伞给偷偷拿走了,这可真是太气人啦。
紧接着,他赶忙向身旁的人询问,想知道是不是有来自小镇上的人到过这个地方。
当时在场的众人啊,脸上全是一副茫然的神情。他们,本来就是因为逃难才来到这个地方的。在这种情况下,哪能认识小镇上的人呢?就说昨晚一起在这儿睡觉的这些人吧,大部分彼此之间那也是完全不认识的,大家都是来自不同的地方,有着不同的遭遇,因为逃难凑到了一块儿,彼此陌生得很呢。
伞商的内心此刻满是绝望之情,不过呢,在那深深的绝望之中,其实还隐隐留存着那么一丝侥幸的念头。
他从事制作雨伞的工作已经有好几十年了。这么多年的经验积累下来,他对自己制作的伞那是相当有信心,觉得自己做出来的伞简直可以说是完美无缺,毫无破绽可言呢。他心里很笃定,就伞柄当中藏着的那个秘密,平常的人那是绝对不可能发现得了的。
你想啊,对方既然把那把破伞给偷走了,那肯定是想着要拿去修一修。为啥这么说呢?因为那伞本来就是破的嘛,要是不修的话,根本就没办法正常使用,所以对方偷走它大概率就是为了修好之后能接着用呢。
他一心想要找回自己那把破伞,于是想出了一个法子。他来到小镇上,开始穿梭在大街小巷之间,做起了修伞的营生。他想着,通过这样走街串巷地给人修伞,说不定哪天就能碰到自己那把破伞呢,就这样,他踏上了一边修伞一边寻伞的路途。
没过多久,小镇上的居民们就都深深折服于他那精湛高超的修伞手艺啦。你瞧,都不用他再走街串巷地去四处吆喝叫喊着招揽生意呢,就会有许许多多的人主动上门来找他帮忙修理雨伞啦。
转眼间,两三个月的时间就这么过去了,可那把破伞却始终都没能找到。
他心里满是苦恼,一直在琢磨着,那小偷是不是已经拿着那柄伞离开这儿了?又或者是把伞随手就给丢在了荒郊野外呢?他越想越愁闷,完全不知道那柄伞到底去了哪儿。
伞商来到这个地方,对这儿的一切都很陌生,周围的人、环境等等他都不了解。在这样的情况下,要是想把某样东西找回来,那可真是太难太难啦,就如同要登上高高的天空一样,几乎是不可能完成的事儿呢。
就在这个时候,他冷不丁地瞧见一位富家女子朝着这边走了过来,而那女子的手上还拿着一柄雨伞呢。仔细一看,就会发现这柄雨伞的做工极为精良。可能是被这伞的精致模样给吸引住了吧,他几乎是下意识地就从嘴里冒出了这么一句话:“好漂亮的伞。”
只见那富家女子脸上带着笑意说道:“你想想看,只要是舍得花钱去修理的伞,哪一把会不漂亮呢?”
那伞商一下子就愣在了原地。可不是嘛,仔细想想,修一把伞所需要花费的钱,都足够去买两把那种破破烂烂的伞啦。这么一来,那些家境贫寒的人家,又怎么可能会舍得花钱来修伞呢?毕竟对他们而言,与其花钱去修,还不如直接买新的划算,所以自然是不太会有穷人来修伞咯。
就算是有人在野外偶然捡到了那把已经破旧的伞,十有八九都会选择自己动手给它贴上两块油纸,然后就这么将就着继续使用它呢。
有个伞商,刚赚了些银子,就赶忙拿着这些新近赚到的钱,去购置了几十把质量很不错的雨伞。随后,他还对外发布消息宣称:可以用旧伞来换他这里的新伞啦。
果不其然,就在当天下午的时候,他瞧见有一位老翁,手里拿着一柄已经破了的纸伞,前来换一把新伞呢。
他之前丢了一把旧纸伞,而眼前的这把旧纸伞,恰恰就是他之前丢掉的那一把。
事情是这样的,那把旧伞原来是一位老翁在田埂上偶然捡到的。捡到之后呢,老翁就一直把它丢放在家里,也没太当回事儿,甚至差一点儿就把它当成柴火烧掉了。后来,老翁听说这把旧伞能拿去换新伞,这才想起它来,于是赶忙从柴堆下面把它抽了出来。再说说那位伞商,他拿回那把装着银票的旧伞后,一刻都没耽搁,立刻马不停蹄地朝着钱庄奔去。到了钱庄,就赶紧把伞里的银票换成了实实在在的银子。这么一来,这位伞商又再次变回了从前那个家境富裕的富家翁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