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左宗棠的求真务实

尤木说历史 2023-05-18 07:23:16

无论在哪个朝代,那都是一场令人难以忘怀的战斗。“杀降不祥”,胜利者也不愿意背负残杀俘虏的恶名。

但是,在清代,左宗棠夺回新疆后,对军方发布了一个不可思议的指令:全部杀死。

这个消息让所有人都有些不敢相信,但他们必须服从。那时,许多人并不知道,就是这个严苛的法令,使满清得以在西北维持三十年的和平。

到底是什么原因?这件事情,我们就来谈谈。

左宗棠1812年生于湖南省的湘阴县。左宗棠出生在一个看似文质彬彬的世家,其实并不是这样,他的祖先并没有什么高官显贵,他的家人自称“耕读传家”,其实都是些文质彬彬的农家子弟。

左宗棠的出现给了左氏一个超越阶层的机会,由于他是一个了不起的小孩。

左宗棠六岁起,便随其父研读诗文,并以诗文为主要内容。读书期间,左宗棠令他的父亲常常哀叹老天爷的不公平,他若有左宗棠的聪明才智,也许早就踏上官场了。

九岁那年,左宗棠就开始学八股文,那是封建社会里最狡猾的词藻,对左宗棠来说,根本就是小儿科。十五岁那年,左宗棠在县里应考,以状元的身份考进了县里。

第二年,左宗棠在县试中名列二甲,成为了一名举人。

左宗棠在二十岁那年,便在县试中中了进士,若让范进知晓,自己的后人中还有这么一个出色的少年,只怕会羡慕地从坟中钻了起来。

只可惜,后来左宗棠再也无法维持这种势头,数次应试都以失败告终,再也没有登上过状元之位。

30年之后,左宗棠六十二岁,一心要在科场上一展才华,慈禧太后就特地赐给他一个秀才的名头。

左宗棠二十多岁以后科举落榜,原因就在于他从中了进士以后,就“不务正业”,读起了那时候大家都认为是“闲书”的东西,家里明显是养不起他这种游手好闲的人的。

三次应考,一直没有考上,再也没有了做官的心思。

那时候,左宗棠已经娶了一位富家小姐,成了“赘婿”。

有了夫人的扶持,左宗棠就不用再为吃穿而烦恼,可以放心地看自己喜欢的书了。

由于林则徐和魏源的大力宣传,“经世致用”的思潮又重新出现,而左宗棠又是其中的一位重要实践者。

“经世致用”就是要从现实出发,寻找一些切实可行的办法,来处理一些现实的问题与冲突。

在这个文化革命的大环境中,左宗棠对四书五经已经没有了兴趣,对科举考试也没有了兴趣,所以他的学业也就一蹶不振了。

左宗棠看过的那些“闲书”中,最让他感动的就是那本《皇朝经世文编》。

其中所载的众多经世哲学著作,使其有了毕生追求的目标,并为其以后的人生哲学打下了坚实的基石。

左宗棠想要把自己培养成一个有大用处的人,便把注意力集中到了兵法、地理、水利、农事、民事等方面。

对于左宗棠来说,只有这样,他才能更好的理解这个世界,更好的掌握这个时代的脉络。

左宗棠查阅了很多有关的典籍,绘制了几十本的地形图,对于一些重要的山水都有了很深的了解,而且他还开辟了不少实验田,用来实验他创造出来的最有效的农业技术。

可以说,左宗棠现在所受的教育,比起同时代所有学者所受的教育,都要更加实用,长久以来的学习,让他有了充足的学识。

大概正是在此期间,左宗棠与贺长龄,林则徐,胡林翼,陶澍等人相识,使他的学问得以发挥作用。

2 阅读:68
评论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