骑虎难下!山西订婚强奸案二审,男方否认强奸,处女膜还是完整的

自由轻羽事 2025-03-26 09:16:48

近日,山西大同订婚强奸案二审开庭的消息,如一颗石子投入舆论的深湖,激起千层浪。

这起案件,自2023年5月案发以来,就一直牵动着大众的心,如今二审,更是将公众对司法公正和社会伦理道德的关注推至高潮。

回顾整个事件,2023年5月1日,对于席某某和那位女子来说,本应是幸福的起点。

两人举行订婚宴,签订《订婚收彩礼协议》,男方交付10万元彩礼和一枚7.2克金戒指,还承诺结婚一年后在婚房房产证上加女方名字。

一切看似都在朝着美好的方向发展,可谁也没想到,第二天就风云突变。5月2日下午,两人在婚房发生关系后,女方报警称被强奸。

同年12月25日,席某某一审因强奸罪获刑3年,他当庭上诉,之后案件进入漫长的二审阶段,历经多次延期,终于在2025年3月25日迎来二审开庭。

在这起案件中,诸多细节让人疑惑丛生,其中最让人难以理解的便是证据与判决之间的矛盾。从证据层面来看,医院检查显示女方处女膜并未破裂,女方体内也未检验出男方精斑。

在一般认知里,强奸罪的认定需要有明确的暴力、胁迫或违背妇女意志发生性行为的证据,而这些关键证据的缺失,让人对一审判决产生了深深的质疑。

根据我国刑法对强奸罪的定义,“强奸罪是指以暴力、胁迫或者其他手段,违背妇女的意志,强行与其发生性交的行为” ,可在本案中,这些构成强奸罪的关键要素似乎并不完备。

没有精斑,难以直接证明发生了性行为;处女膜未破裂,也很难认定存在强行发生性关系的暴力行为。那么,一审判决在没有这些关键证据时,究竟是依据什么判定席某某强奸罪成立的呢?这实在是让人百思不得其解。

再看男方的态度,席某某自始至终都坚称自己无罪,他的家人也在全力为他奔走申诉。在这种情况下,法院却表示男方悔罪态度较好可以进行缓刑,这无疑是矛盾重重。

如果男方真的没有犯罪,又何来悔罪一说呢?一个坚信自己无罪的人,却被认定为悔罪态度好,这不仅让当事人难以接受,也让公众对司法的公正性产生了动摇。

这种矛盾的表述,很容易让人联想到背后是否存在一些不可言说的因素,是不是为了某种平衡或者妥协,而忽视了案件的真相和当事人的权益。

除了上述矛盾点,案件中的一些细节也充满蹊跷。比如女方在5月1日订婚,5月4日就报警说强奸,5月5日要求立即加名字,在男方坚持领证加名字同时进行且因时间未赶上时,女方离开,下午警察就带走了男孩。

这一系列紧凑的操作,很难不让人怀疑女方的动机。从常理推断,短短几天内,态度发生如此巨大的转变,背后似乎隐藏着更深层次的原因。是真的遭受了强奸,还是在房产加名和彩礼等问题上没有谈拢而引发的矛盾升级呢?

男方姐姐透露,当时双方协商时女方曾表示,要是同意写名字,家里北京有两套房,不同意写上面也有人,大致意思似乎是有能力把男方送进去。

虽然这只是一方之言,但结合整个事件的发展,难免会让人浮想联翩。如果这种说法属实,那么这起案件就不仅仅是简单的强奸案,背后可能还涉及到一些权力和利益的博弈。

如今,这起案件已经不仅仅是当事人双方的事情,它引发了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和深刻反思。从大众的反应来看,大家对这起案件的关注已经超出了事件本身的奇葩程度。

更多的是对司法公正和社会伦理道德的担忧,如果在关键证据缺失的情况下都能轻易判定一个人有罪,那么我们每个人的安全感从何而来?法律的威严又该如何维护?

对于这起案件,法律专家们也各执一词。有律师分析,就算没有实质性性行为,如果真有强迫动作,顶多算“强奸未遂”或者“强制猥亵”,量刑会比强奸罪轻。

但一审直接判定强奸罪,让不少懂法的网友心生疑惑,“就凭床单上有精斑就能证明强奸吗?这证据真的够充分吗?” 这起案件拖了近两年才迎来二审,背后其实也反映出二审法院的两难处境。

如果二审推翻一审结果,就等于承认一审错判,法院不仅要进行国家赔偿,相关人员还可能面临追责;但如果二审维持原判,在证据链存在明显瑕疵的情况下,必然难以服众,法院也会面临巨大的舆论压力。

在法治社会,公众更相信证据,司法判决应该以事实为依据,以法律为准绳。希望二审法院能够认真审查案件中的每一个细节和每一项证据,给当事人一个公正的判决,也给社会一个满意的交代。

这起案件的判决结果,不仅仅关乎席某某一个人的命运,更关乎司法的公正和社会的公平正义,我们期待真相早日大白于天下。

1 阅读:20

自由轻羽事

简介: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