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
2019年,《走近科学》停播了。
这档曾经霸占无数人童年电视屏幕的节目,最终在一片“早就该停播了”的吐槽声中,落下了帷幕。
“央妈”出品,必属精品!这句话用在《走近科学》身上,怕是要打个问号了。
打着“科学”的旗号,却用着“鬼怪”的手段,《走近科学》在收视率的诱惑下,逐渐偏离了它最初的轨道。
也让“相信科学”这句本该振聋发聩的口号,变成了一个充满讽刺意味的梗。
那么,从众人追捧到跌下神坛,《走近科学》到底做了什么?节目中那些光怪陆离的故事背后,又隐藏着怎样离谱的真相?
一、最初的信念,打破迷信
时间回到上世纪90年代,改革开放的春风吹遍神州大地,但封建迷信的阴霾却依旧笼罩在很多人的心头,尤其是广大的农村地区。
受限于当时的经济条件和教育水平,很多人别说接受科学教育了,甚至连书都没读过几本。在他们眼中,世界是神秘莫测的,很多自然现象都与鬼神传说挂钩。
平静的山村里突然刮起一阵黑风,老人们会说是“妖风作祟”。
家里牲畜无故生病,人们会说是“冲撞了神灵”。
迷信,就像一张无形的大网,将人们囚禁在愚昧和恐惧之中。
就在此时,《走近科学》顺应时代出生了。
1998年6月1日,这档肩负着“破除封建迷信,弘扬科学精神”使命的节目,在央视一套正式开播。
节目组的初衷是好的,他们希望用科学的力量,去驱散笼罩在人们心头的迷雾,让科学的种子在神州大地上生根发芽。
为了最大限度地贴近观众,《走近科学》将目光聚焦在了农村。
那些代代相传的鬼神传说,成为了节目组的首要目标。他们深入乡村,走访当事人,收集各种奇闻异事。
为了增加节目的权威性和说服力,央视还特意请来了6位在各自领域颇有建树的科学家,组成专家团队,对这些“灵异事件”进行科学解释。
在节目中,专家们用通俗易懂的语言,将复杂的科学原理娓娓道来,试图用理性思维去破解那些看似“无法解释”的现象。
然而,事与愿违,最初几年的《走近科学》并没有激起太大的水花,收视率平平无奇。
原因其实很简单,科学,对于当时的很多观众来说,实在是太过“枯燥乏味”了。
习惯了听故事的耳朵,对这种平铺直叙的“科学道理”提不起兴趣;习惯了用“迷信”解释一切的大脑,也难以接受这种“颠覆认知”的观点。
一边是节目组的苦心孤诣,一边是观众的不买账,《走近科学》就这样陷入了尴尬的境地。
二、收视为王,科学“变味”了
收视率,是悬在所有电视节目头上的一把利剑,收视率低,意味着节目没有市场,没有商业价值,最终只能面临被砍的命运。
《走近科学》的制作团队,同样也感受到了这股压力。
2004年,央视决定对《走近科学》进行改版,这一次,他们决定剑走偏锋,用一种“以毒攻毒”的方式来吸引观众的眼球。
既然观众喜欢看“鬼怪”,那就给他们看“鬼怪”,只不过,这些“鬼怪”最终都会被科学无情地拆穿。
于是,曾经那个一本正经科普的《走近科学》消失了,取而代之的,是一个充满了“惊悚”元素的“科学怪谈”节目。
在改版后的《走近科学》中,恐怖的背景音乐、阴森的画面、故弄玄虚的解说词,以及各种刻意制造的悬念和反转,成为了标配。
节目组深谙“标题党”之道,那些原本平平无奇的事件,经过他们的“包装”,瞬间变得“诡异莫测”起来。
“老宅惊魂”、“夜半歌声”、“僵尸复活”、“神秘怪影”……这些耸人听闻的标题,成功地抓住了观众的眼球,也让《走近科学》的收视率一路飙升。
然而,在收视率的狂欢背后,却是对科学的“娱乐化”和“扭曲化”。
为了吸引观众,《走近科学》开始刻意营造一种“恐怖片”的氛围。
例如,在一期名为《夜半鬼影》的节目中,节目组讲述了这样一个故事。
在一个偏远的山村里,一户人家总是能在夜半时分,看到家中墙壁上出现一个模糊的人影。
这个人影时隐时现,飘忽不定,吓得这家人寝食难安,甚至怀疑是“祖先显灵”。
节目组在讲述这个故事时,可谓是“煞费苦心”。
昏暗的灯光、诡异的音乐、村民们惊恐的表情,再加上主持人充满悬念的解说,这一切都营造出一种令人毛骨悚然的气氛。
很多观众在观看这期节目时,都被吓得不轻,甚至连睡觉都要开着灯。
然而,当谜底最终揭晓时,观众们却哭笑不得。
原来,所谓的“鬼影”,不过是在夜晚特定角度下,路灯灯光透过窗户,在墙壁上形成的光影效果。
节目组为了制造恐怖气氛,刻意隐瞒了这一关键信息,直到最后才揭晓真相,属实是“故弄玄虚”。
类似的“套路”,在改版后的《走近科学》中屡见不鲜。
例如,在一期名为《神秘蓝冰》的节目中,节目组讲述了河北一个村庄里发生的怪事。
一个村民在山上发现了一个淡蓝色的冰球,村民们纷纷猜测这是“天外来物”或者“神丹妙药”,甚至有人开始舔舐这个冰球,希望能“包治百病”。
节目组在讲述这个故事时,同样是大做文章,,将这个冰球描述得“神秘莫测”。
然而,经过专家团队的调查,最终发现这个“神秘蓝冰”的真身,竟然是飞机卫生间排出的污水形成的冰块。
你品,你细品,村民们当初舔的,到底是啥“好东西”?
一段时间后,观众们纷纷表示:
“《走近科学》这是在侮辱我的智商吗?”。
“央视的节目,怎么也搞起了标题党?”。
“这哪里是《走近科学》,分明是《走近鬼怪》!”……
《走近科学》的“科学”外衣,在观众们的质疑声中,摇摇欲坠,最终迎来了遗憾的结局
三、掉进流量陷阱,科普走入“歧途”
观众们一边吐槽着《走近科学》的“不靠谱”,一边却又忍不住继续追看下去。
这看似矛盾的行为背后,其实隐藏着更深层次的原因。
仔细分析那些被《走近科学》“包装”过的“灵异事件”,我们会发现,它们大多可以用“人为”二字来解释。
例如,在《自燃之谜》这期节目中,节目组讲述了一位老人总是无故“自燃”的故事。
老人声称,自己每天早上醒来,都会发现衣服被烧焦,甚至连床单都被烧出了洞,而他本人却毫发无损。
节目组在讲述这个故事时,将“自燃”描述成了一种无法解释的超自然现象,甚至还请来了一些所谓的“专家”,对老人的身体进行了一番检查,但最终也没能找到自燃的原因。
然而,随着调查的深入,真相逐渐浮出水面。
原来,老人的“自燃”,是他的孙女为了引起家人的注意,而故意制造的“闹剧”。
老人年迈体弱,生活无法自理,他的子女却因为工作繁忙,很少回家探望老人。
为了引起家人的关注,老人的孙女想出了一个“馊主意”。
她偷偷地用打火机点燃老人的衣服,制造出老人“自燃”的假象。
在孙女看来,只要老人“自燃”了,家人就会担心他的安全,就会经常回家探望他。
这个故事的真相,让人唏嘘不已。
一个年幼的孩子,竟然要用这种极端的方式,来博取家人的关注和爱护。
类似的故事,在《走近科学》中还有很多。
这些看似荒诞的“灵异事件”背后,折射出的其实是人性的复杂和社会的无奈。
农村地区的空巢老人、留守儿童,他们渴望亲情、渴望关爱,却经常因为种种原因,无法得到满足。
在物质生活日益丰富的今天,精神上的空虚和情感上的缺失,成为了很多人内心深处难以言说的痛。
《走近科学》虽然披着“科学”的外衣,但却在不经意间,触碰到了这些社会问题的痛点。
这或许也是这档节目能够在一片争议声中,依然保持高收视率的原因之一。
可是,愚弄科学,为吸引观众眼球不择手段,注定是走不长远的,2019年,《走近科学》正式停播。
对于很多观众来说,这档曾经带给他们无数欢乐和吐槽的节目,终于画上了句号。
有人说,《走近科学》的停播,是“科学”战胜了“鬼怪”,是理性思维战胜了封建迷信的标志。
但也有人说,《走近科学》的停播,反映出的是科学传播的困境。
在信息爆炸的时代,如何让科学知识更具吸引力,如何让大众更愿意主动去了解科学、相信科学,成为了一个亟待解决的问题。
《走近科学》的成功之处在于,它用“鬼怪”作为包装,将科学知识隐藏在一个个离奇的故事中,让观众在“猎奇”的过程中,不知不觉地接受了科学的熏陶。
然而,这种传播方式也存在着明显的弊端。
过度追求娱乐化和猎奇性,导致节目内容偏离了科学的轨道,甚至走向了科学的反面。
观众在观看节目时,更关注的是故事本身的离奇曲折,而忽略了背后的科学解释。
久而久之,《走近科学》在观众心目中,就变成了一个“故弄玄虚”、“哗众取宠”的节目,这也与其“弘扬科学精神”的初衷背道而驰。
结语
《走近科学》是一档充满争议的节目。
它诞生于一个特殊的时代,承载着特殊的使命。
它在收视率的诱惑下,逐渐偏离了最初的轨道,最终在一片争议声中落下了帷幕。
但不可否认的是,《走近科学》也曾为科学普及做出过贡献。
它让更多的人开始关注科学、了解科学,也让科学知识以一种更加“接地气”的方式,走进了大众的视野。
在未来,我们期待着更多优秀的科普节目出现,用更加科学、更加生动的方式,将科学的种子播撒到更广阔的天地。
本文信息来源
【1】光明日报,1999-06-22,“《走近科学》为公众打开一扇窗”.
【2】中国访谈,2014-05 -23,“《走近科学》如何制造悬疑”.
【3】澎湃新闻,2019=09-30,“央视栏目《走近科学》9月30日播出最后一期”.
一个普通的漏电能讲好几期,我也是醉了
[笑着哭][笑着哭]你现在听到神鬼异事第一时间不是觉得灵气复苏而是想到走近科学,这就是一种成功![汗][汗]过几年可以重启这个项目的!主要是看看美国那些花式都市传说你就知道:扫除封建迷信是人类文明持续性需求的一种科普教育![汗][汗]而不是无法解释的就去顶礼膜拜[横脸笑]
当妖魔鬼怪变成走出科学[抠鼻]的时候这个节目就已经成功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