贾环是贾政和赵姨娘的儿子,因庶出身份在荣国府处处受限制,嫡母王夫人厌恶他,祖母也不喜欢他,底下的奴才更是看人下菜,学会捧高踩低,无视贾环的存在,就连亲戚家的丫头莺儿都嫌弃贾环。贾环自己也觉得命运不济,没有托生在太太肚子里,庶出的身份,让他自卑敏感善忌,他嫉妒哥哥宝玉,总想办法搞破坏,陷害宝玉。
其实,古代嫡庶对男子的影响没有女孩大,庶出的男子除了不能世袭爵位外,在财产方面与嫡子都享有继承权。贾环是贾政的庶子,按理说他的身份地位与宝玉一样,都是荣国府的少爷,但贾环被生母赵姨娘教坏了,不被嫡母王夫人和祖母喜欢。因为贾母不喜欢贾环,王夫人平时也不大管他,一些看人下菜的奴才,就轻视贾环,不把他放在眼里。
这样说不是贾环没有机会混好,实际上他是有机会的,只是贾环想要混的好,就要远离生母赵姨娘不再被人教唆和拿捏。
其实,贾环之所以被嫌弃和厌恶,与他的生母赵姨娘有很大的关系。赵姨娘做妾的路子,之前我曾发文讨论分析过,从贾母和王夫人对她的嫌弃来看,赵姨娘绝不会是贾母赏给贾政做妾的,更不会是王夫人带来的陪嫁丫头,也不会是贾政婚前放在屋里的丫头,因为她的年龄比王夫人小很多,只有一种可能那就是贾政婚后来到他身边伺候的丫头,趁王夫人怀孕的机会成功上位做了贾政的侍妾。
古代侍妾分好多种,像赵姨娘这种从丫头提拔上来的妾,地位和身份不高,属于半奴半主。赵姨娘名义上是贾政的妾,实际上还做丫头的工作,平时在王夫人屋里负责打帘子,做一些琐碎的事情。身份和王夫人的丫头差不多,王夫人吃饭的时候,赵姨娘要伺候在身边,不能上桌一起吃饭。贾政和王夫人坐在一起吃饭或者讨论事情的时候,赵姨娘也是需要站在一边伺候。
正是因为长期处于半奴半主的身份,赵姨娘的心里开始扭曲,她希望改变自己半奴半主的地位,渴望得到别人的尊重。赵姨娘甚至错误的认为,只要宝玉不在了,贾环就会继承贾政的一切,自己才会有出头之日。于是为了替儿子扫清障碍,她不惜花重金联合马道婆害宝玉,幸亏宝玉有通灵宝玉护身,才侥幸躲过这次大劫。
赵姨娘害宝玉不成,又把心思花在儿子贾环的身上,她对贾环的教育方式是教唆和打压。她教唆贾环做坏事,一旦贾环受罚,她又躲在一边不敢出声。
贾环也是个不成器的,他自幼在生母赵姨娘身边长大,被赵姨娘教坏了。凡事都认为别人是错的,出了问题,从不在自己身上找原因,觉得别人对他不好。贾环的行为,让好多人都不喜欢他,王熙凤骂他是小冻猫子,王夫人骂他上不得高台盘。
贾母的不理会,王夫人的厌恶,王熙凤的嫌弃,让贾环在荣国府的处境十分尴尬,奴才也不把他这个庶出的主子放在眼里,贾政也觉得他有些猥琐,没有宝玉那般好看。这样的贾环是自卑的,也是敏感的。
如果赵姨娘是个好母亲,她肯定会给贾环正确的引导,而不是经常骂贾环,处处打击他,让贾环在变坏的路上越走越远。
很多读者不理解,贾环按照规矩应该养在王夫人名下,赵姨娘是没资格抚养自己的儿子的。但实际上王夫人只是当了贾环名义上的母亲,对他的管教并不多,教育贾环的责任就落在了赵姨娘的身上。赵姨娘三观不正,把贾环也教育坏了。当然赵姨娘之所以有机会抚养自己的儿子,一方面她十分得宠,在贾政面前说得上话,另一方面王夫人有自己的亲生儿子宝玉要抚养,对庶子贾环并不喜欢,也不愿意花费心思教育他。
其实,王夫人不愿意管贾环,也与赵姨娘有很大的关系。赵姨娘在王夫人的眼皮子底下成功上位,为贾政生育了一儿一女,贾环虽是庶子,在继承家产方面与宝玉享有同样的权利,将来会对宝玉造成威胁,王夫人自然不喜欢贾环。
在这种不利的情况下,贾环想要混的好,首先要远离自己的生母赵姨娘,不再受赵姨娘的挑唆和控制。他可以走科举考试这条路,考取功名,改变自己和生母赵姨娘的命运,谭延闿就是最好的例子。
谭延闿的生母李氏是谭仲麟的小妾,李氏虽然为谭仲麟生育了儿子,在谭家仍然做丫头的工作,吃饭也不能上桌。儿子谭延闿从小目睹生母的不幸遭遇就发奋读书,他发誓要靠自己的努力改变了生母李氏的身份地位,至少不让她再做伺候人的工作,可以与嫡母一样上桌吃饭。谭延闿做到了,他靠读书取得了很大的成就,生母李氏的身份地位也因此得到改变,可以上桌吃饭,不用再做伺候人的工作。生母李氏去世后,谭延闿不顾家族宗亲反对坚持将生母李氏葬入谭家祖坟,完全改变了当时社会小妾的地位。大概是看到生母过的太苦,谭延闿不愿意纳妾,坚持一生一世一双人。
回到话题中来,贾环与谭延闿一样都是庶子,生母都是小妾,没有地位。贾环也可以像谭延闿那样发奋读书,考取功名,为生母赵姨娘换来一份荣誉,改变生母赵姨娘在贾家的地位,至少赵姨娘不再是半奴半主的奴才,而是堂堂正正的主子,不再做伺候人的工作,可以与王夫人一起上桌吃饭。
当然贾环要做到这些并不容易,首先他要远离生母赵姨娘的控制,赵姨娘受文化水平的限制,对贾环的教育方式不当,让贾环变得敏感多疑。贾环远离生母赵姨娘的控制和影响后,三观会改变,不再是人人嫌弃的小冻猫子,至少不再让人厌恶。
从后面贾政和贾赦对贾环的夸赞可以看出,贾环在读书方面还是有天分的,只要他肯努力,走科举这条路,完全有希望出人头地。曾有红学研究者提出,后四十回贾环不仅考取了功名,还承袭了荣国府的爵位,王夫人和贾政也要靠他赡养。
当然这些说法也不能说有问题,也不敢完全相信,毕竟读《红楼梦》要立足文本,要找到支撑观点的依据。说贾环将来能世袭爵位的不是别人,正是贾环的伯父贾赦。有些读者认为,贾赦在中秋节夜宴中夸赞贾环,并不能说明贾环将来真的世袭了爵位,而是贾赦借夸赞贾环进而讽刺母亲贾母的偏心。
贾赦乃要诗瞧了一遍,连声赞好,道:“这诗据我看甚是有骨气。想来咱们这样人家,原不比那起寒酸,定要‘雪窗荧火’,一日蟾宫折桂,方得扬眉吐气。咱们的子弟都原该读些书,不过比别人略明白些,可以做得官时,就跑不了一个官的。何必多费了工夫,反弄出书呆子来。所以我爱他这诗,竟不失咱们侯门的气概。”因回头吩咐人去取了自己的许多玩物来赏赐与他。因又拍着贾环的头,笑道:“以后就这么做去,方是咱们的口气,将来这世袭的前程,定跑不了你袭呢。”
关于贾环的学问和前途,红楼梦第七十八回也有提起,贾政看得很明白,他也清楚两个儿子走的是两条路。
说话间,贾环叔侄亦到。贾政命他们看了题目。他两个虽能诗,较腹中之虚实,虽也去宝玉不远,但第一件,他两个终是别途,若论举业一道,似高过宝玉,若论杂学,则远不能及(红楼梦七十八回)
这里面曹雪芹明确点出,贾环和贾兰是适合走科举路,写诗方面不如宝玉。按照这个说法,后四十回贾环发奋读书也有机会出人头地,只可惜赵姨娘等不来这样的高光时刻,她联合马道婆害宝玉和王熙凤,总有一天会真相大白,到时候赵姨娘很难会有好下场。贾环是庶子,一旦出现这样的事情,他也没有能力保护自己的生母,赵姨娘的结局应该难逃万艳同悲的悲剧。
可见,不管任何时候,人只要想混的好,都要认清事实,分析利弊,有所舍得。当然除此之外,还要人缘好,会说话,懂得审时度势,与家里人搞好关系。回到话题中来,贾环想要混的好,就要远离赵姨娘,不再受赵姨娘的挑唆和拿捏,有自己的主见。多亲近贾母,贾母的见识和庇护可以让贾环少走弯路,离成功更近一些。当然,贾环也应该多与父亲贾政互动,贾政的三观还算正,为人处事还算是正人君子,至少对贾环的影响是正面的,也是积极的,不像赵姨娘处处打压贾环,让贾环变得自卑不自信。
我是萧梦,为您讲述《红楼梦》里的故事。
参考著作:曹雪芹著,脂砚斋评《红楼梦》脂汇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