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台接近3个月,特朗普终于赢得了第一个胜利,施压泽连斯基卖国保命,这对俄乌冲突走向有何影响?看到乌克兰向美国服软,俄罗斯也摩拳擦掌,声称要“拿回自己的东西”,释放了什么信号?
当地时间4月17日,基辅当局发布声明,确认已经签署了“矿产协议意向备忘录”,接下来就是等待美乌双方确定最终的协议文本内容,然后交给美国国会和乌克兰最高拉达(议会)批准。对美国总统特朗普来说,这份协议非常重要,因为是他上台近100天以来,赢得的第一个胜利。此前,特朗普屡次提到的要“吞并”加拿大,“收回”巴拿马运河,“控制”格陵兰岛,让俄乌冲突尽快结束等目标,全部没有实现。而在中美关税战中,特朗普一直坚称“中方很快会打来电话”,但白宫在近日承认,中国从未给他们来电。因此,签署美乌矿产协议,打破了特朗普政府“颗粒无收”的尴尬局面。

而且,特朗普也可以用这个所谓的“胜利”,来掩饰美国内部越来越多的问题。就在美乌协议签署前的一天,美国境内一座火箭工厂发生了爆炸事故,现场腾起了巨大的蘑菇云,爆炸威力强到几公里外的居民都能感到强烈的震动。更糟糕的是,出事的工厂并不简单,是美国军工复合体的固体火箭推进器的生产基地,而他们是唯一能给“哨兵”火箭供应发动机的军火商。这意味着,美国极其重要的“哨兵”洲际导弹项目遭遇巨大挫折,这可能影响美军的整个洲际导弹升级计划,服役50多年的“民兵”-3导弹还要维持美国的战略武器颜面。连洲际导弹都出问题,进一步凸显了美国深陷“国家不正常”状态。

因此,面对“手中无牌”的泽连斯基,特朗普也花了近3个月施压,才让其签署了协议。不过这也说明,乌克兰现在已经撑不住了。泽连斯基坚持了这么久,最终还是签署了这份“卖国协议”,因为乌克兰深陷内忧外患,他需要通过这份协议“保命”。内忧问题,是乌克兰前总统波罗申科已经在该国最高拉达发声,直言泽连斯基政权“不民主”,利用战时状态维持自己的执政地位。显然,乌克兰的“政坛内斗”已经摆上台面。

至于外患,则是在国际社会把精力放在中美关税战之际,却忘了俄乌冲突并未结束。而且,“今日俄罗斯”总编玛格丽塔·西蒙尼扬明确表示,乌克兰只会迎来一个结局,那就是领土被分割,俄罗斯则会“拿走本来就属于我们的领土”。此外,欧洲也计划出动“维和部队”,来接管除了俄控区的乌克兰领土。对这个情况,有观点认为,这很像是德国在二战战败后,美国、苏联、英国、法国对其实施分割军事占领的模式。

然而,即便签署了“卖国协议”,泽连斯基也很难得到一个安稳的结局。在特朗普眼中,泽连斯基是民主党“代理人”,而且两人之间还有“通俄门”的旧账。但对民主党来说,向特朗普屈服的泽连斯基,已经背弃了“建制派阵营”,不会得到他们的“谅解”。俄罗斯对泽连斯基则早就下了定义,认为他的乌克兰总统地位不合法。显然,每个“代理人”在价值所剩无几后,都无一例外面临被抛弃的下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