尽管不少西方媒体依然在宣传朝鲜部队战术僵化死板、战斗力低下并遭到严重伤亡,朝鲜制造的重型武器装备也技术落后等等,但从一些不起眼的信号来看,朝鲜军队和装备在俄乌战场的表现,可能和这些西方媒体的一面之词很不一样。
信号之一,就是乌克兰国防情报局局长吉里洛·布达诺夫最近接受韩国《朝鲜日报》的采访,特别提到朝鲜援助俄罗斯的KN-23战术弹道导弹可能已获得俄罗斯的技术支持,战斗力迅猛增长。
(2019年朝鲜试射火星-11A,即KN-23现场)
从布达诺夫给的数据来看,原本KN-23的的精度很不怎么样,圆概率误差大约是500到1500米,经过俄罗斯专家的改进提高了不少。但布达诺夫并未透露如今朝鲜的KN-23能达到多高的精度,只能从他专门把这事捡出来说,应该足以达到让乌克兰和北约都担忧的程度,当然让他这么一说,应该为朝鲜导弹技术取得进步而发抖的,恐怕就不止乌克兰人了。
KN-23,也就是朝鲜所称的火星-11,准确点说应该是火星-11A,因为西方媒体将火星-11B命名为KN-24。外界普遍认为,朝鲜2019年在元山地区首次试射火星-11A,基础型射程约450公里,2019年7月的试射达到690公里射程,表明潜力不小,所以也有不少外媒如《欧亚时报》认为最大射程可以达到800甚至900公里。
(外媒制作的火星-11A和火星-11B对比图)
火星-11A长约7.3米,直径约0.9米,最大起飞全重约4吨,有效载荷约0.5吨,可以携带常规的高爆或集束战斗部以及核弹头,制导方式为惯性制导。
如果确实得到了俄罗斯的技术支持,可能加上了“格洛纳斯”卫星导航组件,因此才能将圆概率误差降低到布达诺夫这个情报头子都认为需要担忧的程度。
这款导弹推进系统为单级固体燃料火箭发动机,具体型号和固体燃料成分均不明,外界认为火箭发动机可能借鉴了俄罗斯“伊斯坎德尔”的技术路线,固体燃料应该也就是过氯酸铵等氧化剂、铝粉等金属燃料,以及端羟基聚丁二烯等粘结剂,还有增塑剂和其他添加剂等等。
和朝鲜其他战术弹道导弹不同的是,火星-11A似乎专门拓展了多平台能力,除了类似俄罗斯MZKT-7930发射车的轮式公路机动发射平台,2021年9月疑似进行了铁路机动发射试验,此外据称还能由朝鲜海军的新浦级导弹潜艇装载并发射。从这一点也看得出来,朝鲜能够实现火星-11A的“一鸡多吃”,有很大概率得到了外部技术支持,而这个来源最有可能的便是俄罗斯。
(乌克兰方面声称在火星-11A导弹残骸中发现了外国制造的零部件)
从火星-11A的这些数据不难发现,搞不好这就是朝鲜版“伊斯坎德尔”,而相似的外形比如锥形弹头设计、弹体中部和尾部的翼面和燃气舵,以及尺寸、重量都差不多则进一步印证了这个可能性,所以网络上也有人戏称其为“金斯坎德尔”。
当然,无论姓什么,当这种最高弹道可以达到50公里的导弹从天而降时,威力都差不多,而且西方防空反导系统都不一定拦得住,比如去年10月,在第聂伯罗彼得罗夫斯克的帕什纳巴尔卡,曾有过一次“伊斯坎德尔”摧毁乌军“爱国者”防空系统的战例。从俄军公布的无人机拍摄视频来看,一套(也可能是半套)“爱国者”部署在一片空旷田野中,俄军无人机操作员发现目标后进行了长时间观察和监视,确定不是假目标后将坐标传输给了约250公里外的俄军“伊斯坎德尔”导弹旅。
(“伊斯坎德尔”击中“爱国者”火控雷达瞬间,红色箭头处是两枚拦截弹升空的残留尾迹)
现场视频显示,从两个相距大约百余米的位置一前一后有两枚拦截弹升空,大概是发现了来袭的“伊斯坎德尔”,企图进行自救,但遗憾的是面对末端可以达到高超声速并具有机动变轨能力的“伊斯坎德尔”,“爱国者”明显吃力不少。随着一团橘黄色的火球炸开,疑似击中“爱国者”的核心部件AN/MPQ-65火控雷达。
这是个绝对值得韩国引以为戒的战例,因为证明了昂贵的“爱国者”在面对即使不算先进的中短程弹道导弹,拦截失败率也非常高,更不用说朝鲜还可能发动饱和式打击,以数十枚甚至上百枚导弹同时发起进攻,韩军确定可以拦得住吗?答案显而易见。
(布达诺夫曾多次在克里米亚和顿巴斯执行秘密任务,俄政府指控他犯有战争罪)
大概也就是这个原因,布达诺夫才专门接受韩国媒体的采访,明确表示乌克兰和韩国都面临朝鲜这个共同的敌人,强调不但两国有共同的战略利益,“韩国掌握着数十年的朝鲜情报,这对我们来说非常有价值”——到底是乌克兰情报口的头头,话里话外就是通过《朝鲜日报》向韩国政府和军方传话:朝鲜的导弹不止会落在基辅和敖德萨,将来还可能落在首尔和釜山,你们韩国还不赶紧来和乌克兰合作?
不过从韩国这令人大开眼界的政坛混乱局面来看,布达诺夫的算盘大概率是要落空的,而且就战术而言,目前也确实没有防御弹道导弹的更好办法,所以可以肯定,主要不停战,乌克兰就得继续在俄罗斯和朝鲜导弹的威慑下发抖。至于韩国,还是先为本国政府的抽象程度抖一抖吧,朝鲜也不太可能愿意蹚这趟浑水,理由也比较简单:嫌太脏。
朝鲜的军事实力不断提升,对中国会不会造成威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