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国时期,在热闹的清平镇,有个叫陈大山的男子。他身材魁梧,平日里以贩卖山货为生,风里来雨里去,只为撑起和妻子秀兰的小家。
陈大山有个表弟叫刘二,时常来家里走动。刘二长得白白净净,能说会道,在镇上的学堂做教书先生。
起初,陈大山和刘二关系亲近,兄弟俩时常把酒言欢。可渐渐地,陈大山发现了一些让他起疑的事。
他每次外出归来,都瞧见秀兰和刘二有说有笑,气氛热络得有些过头。有一回,还看到刘二亲昵地给秀兰递手帕。
陈大山心里像被猫抓了一般,各种猜忌涌上心头。他开始留意两人的一举一动,越看越觉得不对劲。
一日,陈大山佯装外出,实则躲在自家附近。没多久,就见刘二匆匆进了家门。陈大山怒火中烧,握紧了拳头。
他悄悄摸回家中,透过窗户,看到刘二和秀兰正坐在桌前,头靠得很近,像是在说着什么秘密。
陈大山再也按捺不住心中的怒火,转身冲进屋里,从床底下摸出那把藏着的手枪。
“你们这对奸夫淫妇!” 陈大山怒吼着,抬手对准刘二就是一枪。刘二还没反应过来,便倒在了血泊之中。
秀兰吓得瘫倒在地,脸色惨白,哭着喊道:“大山,你误会了!” 陈大山哪里肯听,转身又将枪口对准秀兰。
就在他准备扣动扳机的瞬间,突然听到屋外传来一阵嘈杂声。原来是镇上的保长带着几个伙计路过。
保长听到枪声,赶忙冲进屋里查看。看到眼前的场景,保长惊得瞪大了眼睛。
陈大山被保长等人制住,他红着眼,大声叫嚷着:“他们背着我私通,我要杀了他们!”
秀兰哭得上气不接下气,断断续续地说:“大山,你真的误会了。刘二是在帮我准备给你的惊喜。”
保长皱了皱眉头,让秀兰把话说清楚。秀兰抽泣着讲述了事情的原委。
原来,过几天就是陈大山的生辰。秀兰一直想给丈夫准备一份特别的礼物,可她识字不多,便找刘二帮忙。
刘二精通书画,他们这几日是在商量着给陈大山写一幅祝寿的字画,所以才会凑在一起。
陈大山听了,如遭雷击,手中的枪 “哐当” 一声掉落在地。他瘫坐在地上,满脸懊悔。
保长看着眼前的惨状,叹了口气,说:“大山,你这一时冲动,犯下了大错。如今刘二死了,你也得去吃官司。”
陈大山被保长带去了官府,关进了大牢。在狱中,他整日以泪洗面,后悔自己的鲁莽和猜忌。
秀兰处理完刘二的后事,拖着疲惫的身体来到狱中探望陈大山。她看着曾经熟悉的丈夫,如今满脸憔悴,心中满是悲痛。
“大山,你咋就这么糊涂啊。” 秀兰哭着说。陈大山无言以对,只是一个劲地说着对不起。
陈大山的案子很快开庭审理。法庭上,陈大山对自己的罪行供认不讳。法官宣判,陈大山因过失杀人,被判入狱十年。
入狱后的陈大山,开始反思自己的过错。他在狱中努力改造,积极参加劳动,希望能早点出狱,弥补对秀兰的伤害。
而秀兰,在这期间也承受着巨大的压力。镇上的人对她指指点点,可她从未想过放弃陈大山。
秀兰靠着给人做针线活,艰难地维持着生活。她时常给陈大山写信,告诉他家中的情况,鼓励他好好改造。
陈大山每次收到秀兰的信,都泪流满面。他知道,自己能有这样一位不离不弃的妻子,是多么幸运。
十年光阴,转瞬即逝。陈大山刑满释放,回到了清平镇。他迫不及待地回到家中,看到秀兰的那一刻,他眼眶湿润了。
秀兰虽然面容憔悴,可眼神中透着坚定。两人相拥而泣,过往的种种都化作了此刻的珍惜。
经过这件事,陈大山和秀兰更加珍惜彼此。他们一起经营着一个小店铺,日子过得平淡而幸福。
陈大山也时常把自己的经历讲给镇上的年轻人听,告诫他们不要因为无端的猜忌,毁了自己的幸福。
而这个因猜忌引发的悲剧故事,也在清平镇流传开来,时刻提醒着人们,夫妻之间要相互信任,不要让误会酿成无法挽回的大祸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