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们是汉族人,人口超过1亿,说的正宗汉语,我们却听不懂

文艺风 2024-11-28 17:38:01

汉族作为我国人口最多的民族,占到了全国人口总数的九成。

不过,今天的“汉族”并非所有都是古时的汉人,而是千百年来通过不断的民族融合才形成了如今数量庞大的汉族人口。

而在这其中,就有一种民系,虽然同是汉族人,可说的话却和我们天差地别,仿佛外国话一般。甚至有一种说法,认为他们说的才是“正宗汉语”。

这些人有一个统称,叫做“客家人”,那么客家人在历史上和古时的汉人有什么联系吗?又是什么原因让他们有了自己独特的“正宗汉语”?

1、多元融合的汉族

如今的人们都以为汉族这一称呼是来源于四百多年国祚的大汉王朝,汉朝的子民被称为汉人,从而成为了今天的汉族。实则不是,其实,历史上对于汉族最初的注解是始于秦始皇统一六国之后。

在那之前的春秋战国时期,基于天下大势,有不少像周、楚、蛮、夷等民族相继崛起,后经历了秦始皇统一,形成了大一统民族,也叫华夏民族或秦人。

秦二世而亡之后,汉朝建立,在这期间,汉朝凭着强大的国力四处征战,连通西域,远征匈奴,使当时中国的疆域扩大了几倍之多。

而这些被征服地区的原住民也被纳入到汉人的范围中,随着中原汉人在全国范围内的迁徙和交流,当地原住民逐渐被汉族同化,从而形成汉族的民系或者直接转变为如今的少数民族。

汉武帝之后,这些民族就已经融入到中原文化中,为了表示对汉朝文明的认同感,他们都把自己称为汉王朝子民,汉族也因此而来。

但这些民族毕竟不是传统意义的汉族人,所以一开始,汉朝的户籍系统中会将这些人进行区分,只是在之后的长期融合中,这些区分逐渐被淡忘,变成了和中原人一样的民族。

经过两汉四百多年的民族融合之后,汉族的雏形已经基本显现,语言文明也趋于一致。但之后五胡乱华的到来,导致大一统的局面再次陷入分裂。

国家动荡之下,中原人不再留守原籍,而是向全国各地流散。一时间,中原地区的汉人人数锐减至总人口的三分之一。

而北方的鲜卑、乌丸、羌等游牧民族则纷纷南下来到中原扎根,游牧民族的特性让五胡并没有得到什么实质上的好处,反而让许多耕地变得荒芜。

为了挽救这样的状况,人口数量庞大的五胡主动进行汉化,选择与原住民的汉人进行聚居,从而形成我国民族分布“大杂居、小聚居、交错杂居”的情况。

而在这些民族融入汉族之前,他们都拥有着属于自己的文明特点。只是在长期的中原生活之后,这些文明相互影响和侵占,界限逐渐模糊,才被统称为汉族民系。

2、汉族民系——客家

就在这众多的民族发展成的民系中,客家成为一抹鲜明的色彩。至于原因,并不是它特殊的文化,而是它堪称“古汉文化活化石”的称号。

据历史记载,客家这一说法最早可追溯至东晋南北朝时期的给客制度或唐宋时期的客户制度,也就是类似于非本地原住民的户籍。

但客家民系并不始于此,而是始于秦朝南征百越时期。秦朝南征百越之后,汉族文化随即进入,当地的民族就自动分化成了单一的民族或和汉族融合的民系,客家就是其中之一。

直到后来五胡乱华,中原大多数地区都被五胡所侵占,汉人的生存空间被挤压。由于五胡的生活习性是善于骑射,是游牧民族,而汉人是善于耕种的民族,所以,中原其实并不适宜胡人生活,他们才想到了奴役汉人或者汉化两种融入方式。

不堪奴役的汉人大量南迁,逐渐迁徙至江西中部或汝水、汉水一带,并形成了一定的规模,成为客家先民。

在之后的百年时光中,客家先民在当地开垦荒地,发展经济,生活逐渐安定。但随着唐朝藩镇割据,中原再次动乱,在江西一带的客家先民已经难以保全自己的生活,不得不再次南迁。

这一次,为了彻底远离战乱,先民大量迁往今天的两广地区,而留下的一部分人则在福建以及赣州地区扎根定居。

经过两次大迁徙之后,客家人的聚集地初见雏形,客家民系也逐渐形成。

时间来到宋朝,北方元朝的入侵和宋朝的重文轻武的政策使其国力势微,不得不进行南迁,来到了客家人的聚集地。

不少客家人也因此参军报国,分布在军队各处,随着军队流落到各地并加入了客籍,至此,客家民系形成。

而不停的迁徙让客家人经常流转在不同的地区,为了融入当地,他们的文化语言也在不断地丰富和变形,逐渐自成一套体系。

但无论如何,客家人本来就是汉族的一个分支民系,自身就带有古汉语的腔调,这一点从古代韵书上记载的发音可以证明。

尽管如此,但客家人依旧保留着古汉文化的基础,并且传世至今,这也是为什么客家语身为汉族的我们听不懂但却被称为“古汉文化活化石”的原因。

在经历了几百年的变迁之后,客家人有留驻在广东、福建、江西的汉族民系,也有随着战乱前往台湾或海外的华人,虽然不在同一个地方,但他们仍然说着一口流利的客家话,无一不在想念着自己的家乡。

经历了几千年的发展融合之后,中华民族的大家庭越来越庞大,无论是汉族还是身为汉族民系的客家人,都和其他少数民族一样,是中华文明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0 阅读: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