路过中苕溪遇见采蚌人,这种场景难得一见,能唤起很多童年回忆

阿陆 2025-01-03 10:42:18

最近几天的杭州风和日丽,于是到余杭中苕溪遛了趟车,因为“野堤雅集”旁边泥土堤坝的所有入口都被路障拦死了,所以最后只能到徒步到坝上逛逛。没想到在航拍的时候竟有意外收获,那就是两三位当地村民手持长竹竿做成的工具在中苕溪里来回逡巡,不时点点这戳戳那,神似传说中的“电鱼”!

仗着他们在水里,又离我比较远肯定打不着我(安全第一啊,如果只相隔两三米,未必有这个胆子),所以便上前大声提问:“大哥你们在干什么哪?!”因为隔得远,直到他们中的一位第二次提高音量回应,才依稀听清楚是在“摸河蚌”或“阔(同音)河蚌”。

恍然大悟后,立刻唤起了我的童年回忆:其实在几十年以前,杭州城郊的很多小河道里,都有很多野生的螺蛳和河蚌。但因为我们没住在运河边,所以不少小伙伴并不会游泳,最多去岸边钓钓小龙虾,或者摸摸石蟹,运气好的时候还能摸到黄鳝和泥鳅。但有点水性的成年人就不同了,亲眼看到隔壁邻居(还是女的,因为和我家关系较好,记得当时是喊她“大妈妈”的),有好多次都是骑着三轮自行车空车出去,傍晚驼着沉甸甸鼓鼓囊囊的三四个麻袋回来,倒出来一看,或许现在很多人都不信,全是螺蛳和河蚌。反正一个快两米宽的大脚盆(那时候生活条件有限,好像还能用来洗澡的盆)都装不下。

因为把一部分送给关系不错的街坊邻居后还是吃不完,她家就会直接把螺蛳煮熟了挑出肉来,方便保存和炒菜用。不过至今没搞明白为什么不拿到菜场里去卖呢?又或许当时这玩意儿太常见了,便宜又没人要吃吧。至于河蚌,好像放个两三天也不会死,后面就会看到她有空就在门口摆开阵势,把河蚌肉挖出来的同时,还能收获数量不菲的珍珠,但因为都是野生的,所以基本上全部奇形怪状,很少能碰到滚圆的珠子。据说当时有人会专门收购这些野生珍珠,老一辈的杭州人肯定都听说过“珍珠粉”这玩意儿吧,具体什么功效我记不清了,反正是口服的。

后来在几位邻居们“互通情报”时,我才得知,原来有几条河道的中间是很多钢管和其他杂物,几乎全“长”满了螺蛳,只要憋一口气潜到水下,再两手往上一撸一捧,就能收获满满,可惜那时候我还小,只能听他们吹牛和满载而归,现在想起来,仍是羡慕嫉妒地难以言表。

(图文作者:阿陆,喜欢这篇文章的朋友请多多留言,欢迎分享转发、内容指正、评论、点赞和关注,希望媒体或个体尊重原创,非本人允许不得转载!需要实景照片和视频素材可约,谢谢。)

没想到叽里咕噜一下子回忆了这么多字,话说回来,随着杭州城乡建设的飞速发展,这种野生的螺蛳和河蚌也越来越难见到了。看到这几位大伯穿着防水服,在及胸及腰的河塘中忙碌,画面真是既熟悉又陌生啊。但杭州的冬天虽然不算冷,这水里温度恐怕也是够呛吧,下陡村民为了这种“野味”,对自己难道都这么“狠”的吗?

0 阅读: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