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的学习,临证很重要,读经典、跟名师才能早日领悟,但不是每个人都有跟随名师坐诊的机会,所以我更喜欢看一些名家医案,看到精彩处,不禁拍案叫好。
今天看到一个冯世伦老先生的医案,是关于肾病的一个疑难杂症。
![](http://image.uc.cn/s/wemedia/s/upload/2024/19d694522eaead7edfbd319d47d4d773.jpg)
患者中年男性,36岁,咳嗽多天,外院曾检查肾功能不全,入院症见:乏力明显,口干,偶有咳嗽、恶心,怕热,毛囊炎,苔白脉细,其余症状均不明显。
冯老分析:该患者有毛囊炎,且询问后得知不易出汗,偶尔有咳嗽,其证在表,另外患者有口干、怕热表现,提示阳明里热,苔白、纳差、恶心、乏力提示里证停饮,所以六经辨证为太阳阳明太阴合病,表闭里热夹饮,虽然身上没有肿,但是仍给予越婢加术卫矛汤。
![](http://image.uc.cn/s/wemedia/s/upload/2024/e5e9eac29e9fd4f90e1f589d7efbec4a.jpg)
麻黄、苍术、炙甘草、生石膏、卫矛,加生姜大枣为引
七剂之后,咳嗽症状消失,怕热不明显,乏力也减轻,口干欲饮水,苔白脉细弦
冯老分析:患者仍有口干想喝水,虽然怕热不明显,但阳明证仍在,结合上次经验,患者仍为表闭里热夹饮,处方与上次变化不大,加入茯苓,再予七剂。
![](http://image.uc.cn/s/wemedia/s/upload/2024/cad0a6d6b98b0bcd5c36979933820c63.jpg)
三诊查尿潜血一个+,尿蛋白三个+,血压140/105-90mmHg,诉晚饭后易腹胀,夜眠多梦,口干、乏力不明显,下腹疼,白天小便少3-4次,夜尿1次,大便不成形,有汗出不恶寒。苔白腻脉细弦数。
冯老分析:患者汗出不恶寒,表证减轻,但是口干同前,脉细弦数,里热证仍在,小便不利且大便不成形,苔白腻,晚饭后腹胀,辨证为太阳阳明太阴合病,在越婢加术汤基础上减少麻黄用量,用甘寒的薏苡仁代替苦寒的卫矛;
![](http://image.uc.cn/s/wemedia/s/upload/2024/6486036007556eac96d530f1691ec23e.jpg)
其目的是祛湿清热而不伤脾胃,另外加白芍,与炙甘草一起,缓急止腹痛。
四诊,患者腹痛基本消失,夜尿2次,汗出不恶风,手指背与足背有湿疹,尿蛋白仍为3+,潜血1+,苔白脉细。
结合患者症状变化,表证减轻,汗出不怕风,手指背足背有湿疹,夜尿2次,水湿在表,饮停化热,太阳阳明合病夹饮,辨方证为越婢加术汤合麻杏苡甘汤,减少麻黄小发其汗,解表祛湿利饮清热,使湿邪有出路而不伤津液。
![](http://image.uc.cn/s/wemedia/s/upload/2024/c51ee2876cb99a56ef90341b905d7260.jpg)
该患者初诊的时候肌酐800,西医院诊断慢性肾衰竭尿毒症期,已透析3次,效果欠佳,肺部感染,胸腔积液,口服多种药物:氨氯地平、倍他乐克、非布司他、碳酸氢钠、瑞舒伐他汀,且要求继续透析,并肾穿刺检查。
患者口服七剂汤药后自觉症状减轻,服药期间未在透析,遂拔出透析管,坚持中药调整,服药次月查肌酐600。
![](http://image.uc.cn/s/wemedia/s/upload/2024/b896379fc7a8173c3297d09413c42bac.jpg)
在诊治患者过程中,家属一直询问病情是否严重,要不要继续透析,口干能不能喝水,是否要长期服药;
冯老都耐心解释,肾病都是比较严重的,尤其诊断尿毒症期的时候,但是患者还有尿,那就可以先不用透析,口干的时候可以喝白水,并不一定要完全禁水。
吃药的时间比较灵活,感觉症状减轻了也没必要天天喝汤药。
![](http://image.uc.cn/s/wemedia/s/upload/2024/49da8afc630e17d90e6be62affcc9c6a.jpg)
冯老首诊为何要用卫矛呢?卫矛是治疗风湿的,利湿作用,实际也有强壮作用,也叫鬼箭羽,专门治疗肾炎的,利尿作用比较好。
经方治疗肾炎,急性期有表证时候一般用大青龙、越婢加术,外邪里饮,无论什么肾炎,西医说法很多,在中医都一样。
![](http://image.uc.cn/s/wemedia/s/upload/2024/6ea9682317433f7e54f1ea3925264b2c.jpg)
当然不能被方子局限,有时候临床还会用到柴胡桂枝干姜汤、肾着汤、五苓散、真武汤来治疗肾病。
最后冯老说了一句话,我们治疗的对象,并不是疾病,而是那个为疾病所苦恼的人,也就是患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