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视剧《繁花》热播中,这部由王家卫领衔导演、聚集多位一线明星的大制作,不仅在剧情方面备受好评,它的商业运作更是令人瞩目。仅仅一个多月时间,《繁花》就收获了超高收视和各方关注,豆瓣评分从开分的8.1涨到现在的8.2,虽然争议颇多,但仍是开年最成功的剧作之一。
那它的商业奥秘究竟在哪里?本文将试图深入剖析《繁花》是如何利用老广告和新玩法,实现商业价值最大化的。
高密度广告植入:老广告点亮集体回忆如果评选《繁花》最难忘的商业元素,恐怕非“广告植入”莫属了。这部剧集平均每集就植入了十条广告,这些特殊的广告前后呼应,既满足了剧情需要,也让不少老广告焕发新生。
剧中出现的“某明”“某花楼”等老字号广告尤为典型。这些品牌都拥有上海乃至整个华人圈百年历史,一旦出现在镜头里,立刻能唤起中老年观众的集体回忆。他们看着剧中人物饮用的“某明牛奶”,仿佛又回到了儿时街头小店的场景;一盒“某花楼”糕点又让他们想起过去母亲的手艺......这种广告植入弹起的不仅是商品本身,更是消费者成长的点点滴滴。
相比无脑硬植入现代广告,老广告植入显然更能拉近剧情与观众的距离。它精准触碰观众的情感记忆,营造代入感,也为商家重新打开了一条直达消费者内心的商业通道。
联名推出剧中同款商品:角色代言IP变现新途径与植入不同,《繁花》创新地将剧中的某些具象商品搬到了线下商场里。比如英国套房、定制西装、剧中套餐等,都在相关企业的配合下上架销售,成为供消费者购买的真实商品。这种将虚拟IP变现为实物的营销手法可谓别出心裁。
其中最具代表性的当属和平饭店推出的1702元“繁花套餐”。该套餐源自剧中一场餐桌酒会,包含了牛排、龙利鱼等菜品。凭借剧集人气,这款套餐一推出就成了和平饭店的热门商品,直接把电视剧中的盛宴搬上了现实的餐桌。
类似的还有宁波某老裁缝店推出的“繁花定制西装”,其来源就是剧中男主角穿的那套西装。这份合作让原本默默无闻的小作坊一夜爆红,甚至不得不增加生产,来满足“要和阿宝一样帅”的剧迷需求。
可以看出,《繁花》将商业价值发掘到了一个新的层面,即依托电视剧的知名IP直接进行商品化运作。这为影视剧的商业变现提供了全新的可能性。
细节烘托氛围:服化道的商业力量除了明确的广告植入,我们还不能忽视《繁花》中的一些细微商业元素,例如服化道、道具等的精心设置。这些看似与商业无关的细节,也在默默地营销着某种氛围、某种品牌。
以剧中汽车为例,剧组毫不吝啬地配置了大量老爷车助演。这些典雅的老爷车为剧情瞬间烘托出年代感,同时也在向观众传达着某种文化情怀、某种品牌美学的商业信息。
再如剧中人物的穿着打扮,那些精致的旗袍、西装,同样为观众营造了上海社会精英的豪迈气质。甚至连一个配角手中的皮革公文包,也透露出上海商人的奢华和独特品味。这种“无声植入”让商业营销渗透入了影视作品的每一个细胞,达到了无微不至的地步。
《繁花》在商业运作方面可谓下足了功夫,不仅植入了大量正面广告,还联名推出剧中同款商品,细致利用服化道、道具等烘托氛围,将商业价值融入影视剧的方方面面。正是这些丰富多彩的商业元素,让《繁花》成功打开市场,实现了极高的商业回报。
老广告植入引争议:怀旧打动人心还是噱头博眼球?然而,《繁花》的这些商业运作手段并非毫无争议。特别是大量植入老广告一事,就引发了部分观众的讨论。他们质疑这样的植入是否过于噱头化,是在博眼球还是真正打动人心?
的确,老广告植入最大的优势是触动观众对过去的情感记忆,这也正是《繁花》选择这类广告的用意所在。但是,如果处理不当,过度依赖老广告植入也有可能使整部剧集的氛围过于怀旧,缺乏现代感和时代气息。
但另一方面,我们也要认识到,在内容消费千载难逢的今天,影视剧需要商业运作为其提供资金支持。作为商业与创作的平衡点,适当植入一定数量的老广告并非大忌。最重要的是要把握好分寸,不能过于走肤浅路线,让植入的广告本末倒置,成为影视作品的绊脚石。
对《繁花》来说,老广告植入与其怀旧风格并无太大违和。但这也给同类影视剧提出了警示——商业运作不能成为创作的拖累,脱离时代气息和创新意识的剧作,终将被市场抛弃。如何在商业化和创新性之间找到平衡,才是未来的关键所在。
结语《繁花》的成功商业运作提供了许多值得思考的启示:老广告植入既要烘托氛围,也不能过于怀旧;剧中同款商品的推出打开了IP变现的新思路;服装、道具等细节描写也蕴含巨大商业价值。《繁花》让我们看到了影视剧商业化运作的无限可能,也为后来者提供了可资借鉴的案例。
面对内容竞争日益激烈的娱乐市场,商业手段与艺术创新必须实现有机融合,这样才能让影视剧在市场中生存,也让商业价值发挥它应有的积极作用。期待未来能看到更多既具创意又能变现商业效益的优质影视剧问世。
你对《繁花》中植入的广告怎么看呢?欢迎在评论区讨论!
广告植入要自然就不会引人反感 整部剧唯一明显的广告植入就是夜东京那套新厨房设备 看的时候尬的抠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