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9年解放军围歼柑塘,2500越军驰援,200解放军阻击,结果如何?

笑蓝阅览过去 2024-11-03 03:26:39

1979年2月,在对越自卫反击战中,发生了一场以少胜多的经典战例。越南316A师148团近2500名官兵,仗着先进的美式武器装备和抗美战争的丰富经验,气势汹汹地驰援被围困的柑塘市。然而,在通往柑塘的咽喉要道代乃,他们遭遇了中国人民解放军39师区区200余名将士的顽强阻击。这场持续30多个小时的激战中,解放军将士以惊人的战术素养和大无畏的牺牲精神,不仅成功阻挡了越军的增援,更让号称"能以一敌三十"的越军精锐部队损失惨重,仓皇撤退。

越军骄纵终败北处境

上世纪70年代中期的越南,经过抗美战争积累了丰富的军事经验。这支军队装备精良,作战经验丰富,在东南亚地区可谓独树一帜。

越军中最令人生畏的是305特工师,这支成立于1964年的特种作战部队让美军闻风丧胆。到1979年初,305特工师已发展成为一支超过2万人的王牌军事力量,下辖13个水陆两栖特战团和1个空降旅,远超越军一般7000到9000人的师级编制。

除了特种作战部队,越军还拥有六大主力师。其中308师是六大主力师之首,有"越军第一师"的美誉,师旗上绣着"战胜"二字。316A师与308师实力相当,被誉为越军的教导师。

这七支越军精锐在抗美战争中屡立战功。北越统一南越后,这些部队接收了大量美式和苏式先进武器,实力更上一层楼。越南外交部长阮维贞在各种场合夸下海口:"一个越南兵能打三十个中国兵"。

1977年,被黎笋集团掌控的越南开始了疯狂的扩军。他们不顾国内民生凋敝,向西威胁老挝和柬埔寨,向北蚕食中国领土,向东侵犯中国领海。

中国多次警告越南收敛行为,却都被置若罔闻。黎笋集团仗着与苏联签署了军事同盟性质的《友好合作条约》,认为中国不敢轻举妄动。他们幻想着一旦中国出兵,苏联就会按照条约出兵相助,到时可以与苏联联手夹击中国。

1979年2月12日,越南《人民军队报》发表狂妄文章:"想教训我们的人,应该记住美帝国主义在越南的教训。"这样的叫嚣声充分暴露了越军的狂妄自大。

在军事部署上,黎笋集团完全没把中国军队放在眼里。他们在中越边境前沿只部署了战斗力较弱的地方部队和公安军。二线阵地由民军和中央军把守。而引以为傲的六大主力师,却一个都没有部署在第一线。

这种狂妄自大的心态很快就付出了代价。2月17日凌晨,55万解放军发起总攻。几个小时内,越军第一道防线就被摧枯拉朽般突破,这让全世界的军事专家都大跌眼镜。这场战争,注定要给狂妄的越南当局上一堂难忘的课。

柑塘困局燃战火决战

战至二月二十日,西线兵团的十三军已经将越军三四五师及其配属部队围困在柑塘市。这座建有大型磷肥厂的工业重镇,每年能为越南创造数千万美元的外汇收入。

十三军约七万兵力将越军万余人围困在柑塘,胜利近在咫尺。越南第二军区立即从河内抽调三一六A师北上增援。

三一六A师是越军战略预备队,平日驻守在河内西北郊。这支部队配备了大量美制机动车辆,能够快速机动作战。尽管柑塘距离河内有三百公里,但三一六A师麾下一四八团的一个连队在接到命令后不到两天就赶到了柑塘市西侧的代乃地区。

十三军军长阎守庆面临两难抉择。十三军正在进行山岳丛林围歼战,一时难以抽调师级部队阻击三一六A师。但若放任越军增援部队前进,势必影响围歼战的进程。

权衡利弊后,阎守庆一面向西线指挥部求援,一面命令位于柑塘西侧的三九师分兵拦截越军。代乃地区是扼守老街市通往柑塘市道路的咽喉要地,必须死守。

三九师接到命令后,立即派出距离代乃最近的一一六团二营六连和一一七团一营二连火速赶赴战场。彼时正值梅雨季节,道路泥泞不堪。两个连队带着武器弹药和给养,在泥泞的道路上艰难前进。

二十二日下午两点,一一六团六连率先抵达代乃。连队代理连长谢志熙发现一座五百米高的制高点已被越军一个加强连占领。制高点周围还有多个小山头,是切断老街通往柑塘道路的最佳位置。

越军已在山顶构筑工事,部分士兵架起机枪警戒,另有部分士兵正在砍伐山脚的树木,清理射界。一一六团二营六连此前已经经历数场战斗,兵力不足百人,而且没有构筑任何工事。

谢志熙趁越军未发现己方踪迹之际,迅速组织各排各班制定作战计划。经过短暂商议,他们决定采取巧妙的战术。越军主要在构筑西侧工事,东侧是他们的后方尚未修筑防御设施,从那里发起攻击可能出其不意。

六连火力分为两个突击分队。第一分队使用火箭筒、迫击炮和机枪佯攻高地西侧,吸引越军注意力。第二突击分队则携带自动步枪、手榴弹、爆破筒和轻机枪,绕道高地东侧发起主攻。

下午四点,战斗打响。西侧佯攻分队按计划发起进攻,东侧的六连一排二班趁机从越军背后突袭,瞬间端掉三个火力点。半小时后,二排六班已经冲上高地主峰环形工事。越军腹背受敌,死伤惨重,丢下数十具尸体仓皇逃窜。

到下午五点半,六连已经完全控制制高点及周边小高地。战士们一边打扫战场,一边抓紧构筑工事,为即将到来的更大规模战斗做准备。二十三日凌晨,一一七团一营二连终于赶到,虽然疲惫不堪,但看到战友们正在加固工事,也立即投入到阵地建设中。

两连血战守代乃将士

二十三日清晨七点,浓重的晨雾尚未散尽,越军三一六A师一四八团的密集炮火突然倾泻在代乃制高点。紧接着,越军步兵从制高点东侧三百米处的密林中发起猛攻。

二连连长林显睦和六连连长谢志熙立即组织起有效防御。敌我力量悬殊巨大,越军一四八团有接近两千五百人的兵力,还配备了一个炮营和一个机枪连,而解放军这边仅有不足两百人的兵力。

中国将士决定组织敢死队袭击敌后,将两个连队所有的迫击炮、火箭筒和轻机枪都交给敢死队使用。同时,要求阵地上的战士等越军步兵进入三十米范围内再开火。

很快,一个排的越军步兵冲到六号阵地前三十米处。阵地上的战士突然开火,越军突击排瞬间溃散,留下几具尸体后狼狈逃窜。

二十分钟后,越军再次出动一个排进攻六号阵地,又被击退。越军随即增兵至一个连,改向五号阵地发起冲锋。解放军以五号和六号阵地的交叉火力重创敌军后,越军又派出一个营的兵力对五号阵地发动猛攻。

从早晨七点到十一点,越军每隔二十分钟发动一次冲锋,连续十三次冲锋损失了近一个营的兵力。随后,越军组织炮火对五号阵地实施疯狂轰炸。

就在这时,三九师的远程火炮加入战斗,有力支援了两个连的作战,一时间打得越军步兵不敢露头。下午一点多,解放军敢死队开始在十号公路两侧的山头上不断袭扰越军运输车辆。

越军一四八团误以为解放军主力到达,倾巢出动向制高点发起反扑。二连和六连伤亡惨重,二连副连长李玉明等人负伤,六连也减员过半。但轻伤员坚持不下火线,越军始终无法突破防线。

战至下午四点,一一六团二营机枪连赶到代乃增援。越军发现解放军火力明显增强,担心十号公路上的部队遭到重创,暂时撤出战斗。

二十四日上午七点,越军一四八团卷土重来,改变战术。这次他们只在制高点东侧进行炮击,同时派两个连的步兵分别从高地南北两侧发起进攻。

在高地主峰北侧,彝族战士阿尔子日成为越军的噩梦。他能将木柄手榴弹精准投掷到六十米开外,还精通迫击炮、轻重机枪等多种武器操作。阿尔子日一个人就使用五支自动步枪和一挺轻机枪,由受轻伤的李玉明等战友协助装弹和打开手榴弹盖子。

从早上七点到十点,阿尔子日扔出三箱手榴弹,至少消灭了越军一个加强排的兵力。战至正午,二连工兵排三班长李水波带着两名战士在高地主峰西北侧埋设地雷时,与一个排的越军遭遇。

李水波果断命令两名战士抢占有利地形与越军对抗。在连续击退敌军两次冲锋后,三人弹尽援绝,且都负了伤。李水波让两名轻伤战士撤出战斗,自己则独自留下。

七八名越军发现李水波没有子弹后,一边用中文喊话要他投降,一边向他冲来。李水波沉着冷静,等越军靠近后突然从掩体翻身而出,迅速点燃爆破筒导火索,扑向越军。

壮烈的牺牲震撼了敌军,李水波与冲上来的越军同归于尽。远处的越军目睹这一幕后,纷纷调头逃跑。

战马归途志不屈军威

战斗持续到下午五点,枪炮声渐渐稀疏。三九师的战士们与越军鏖战了三十多个小时,击退了三十余次冲锋。代乃阵地周围,到处都是越军的尸体。

突然间,越军的机枪、迫击炮和加农炮同时向解放军阵地开火。这密集的火力让人以为越军要发动总攻。

我军高地主峰的观察哨通过望远镜发现了不寻常的一幕。大批手持长竹竿的越军士兵分散在战场各处,或藏在弹坑里,或躲在树木后面。他们小心翼翼地用绳索套住战友的尸体,将其拖向公路边。

越军将尸体集中堆放后,迅速装上卡车运走。观察哨的战士们仔细清点,越军总共用了十七辆卡车运送尸体,还有一些装不上车的遗体只能丢弃在路边和山野中。运完尸体后,越军一四八团立即转移,向老街方向撤退。

这场代乃阻击战的胜利影响深远。解放军三九师仅用三个连不到三百人的兵力,就重创了号称越军六大主力师之一的一个团。战斗中,我军击毙越军九百余人,活捉四人,缴获火炮六门,机枪二十三挺,还击毁了越军四辆卡车。

不可一世的越军三一六A师遭此重创,士气彻底崩溃。他们不敢再向柑塘增援,而是调头逃向沙巴县城。然而在那里,等待他们的是中国成都军区一四九师的雷霆打击。

一四九师在沙巴县与越军三一六A师主力展开激战。这支越军主力部队再次遭到重创,伤亡两千余人。至此,号称越军六大主力师之一的三一六A师在短时间内丧失了继续作战的能力。

代乃阻击战的胜利,不仅打出了中国军队的威风,更粉碎了越军"一个越南兵能打三十个中国兵"的狂妄口号。三九师将士用鲜血和生命证明,在祖国需要的时候,一个中国兵就能打败几十个敌人。

这场战役充分展现了中国军队的战术素养和精神品质。面对装备精良的越军精锐部队,我军将士凭借灵活机动的战术和英勇顽强的作风,创造了以少胜多的战争奇迹。

代乃阻击战的胜利为整个对越自卫反击战奠定了重要基础。它不仅粉碎了越军的增援计划,还摧毁了越军的军事优越感。这场胜利向世人证明,任何企图侵犯中国领土的敌人,都将付出惨重的代价。

0 阅读:6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