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外镀金梦碎?CBA新星赴美打球真相:是追梦还是误入歧途?

说说体育那些事 2024-11-16 14:34:46

近年来,中国篮球界出现了一个热议的话题:是否应该将年轻有为的小球员早早地送往美国,参加所谓的“高水平”比赛,以期通过海外历练实现质的飞跃?这一做法看似颇具前瞻性,实则背后隐藏着诸多值得我们深思的问题。以王俊杰、偰李永炜、张震麟、庞清方、淡厚然等人为例,他们在出国前都是同龄段中的佼佼者,在国内赛场上风光无限,然而到了美国NCAA的中下游球队,却只能沦为饮水机管理员,鲜有上场机会,几年的海外生涯下来,也未见显著进步。这不禁让人质疑,美国篮球体系是否真的适合每一个中国年轻球员?

首先,我们得承认,美国的篮球水平确实在全球范围内处于领先地位,其完善的训练体系、激烈的竞争环境以及丰富的比赛经验,都是吸引众多年轻球员前往的重要因素。然而,我们必须清醒地认识到,美国的篮球体系并非万能钥匙,能够打开所有球员的成功之门。事实上,这么多年来,美国培养出的黄种人球星屈指可数,真正能够在NBA站稳脚跟的,往往还是那些在CBA等国内联赛中打出名堂后再前往美国的球员。

以足球为例,中国足球界也曾尝试过从小将球员送往欧洲留洋,但结果呢?那些从小就在海外接受训练的球员,至今没有一人能够在欧洲足坛站稳脚跟,反而是在中超联赛中历练了几年后,才出国闯荡的杨晨、孙继海、郑智、范志毅、邵佳一、武磊等人,在海外赛场上取得了一些成就。这不得不让我们反思,过早地将年轻球员送往海外,是否真的有利于他们的成长?

回到篮球领域,很多球迷动辄就呼吁将张博源、李悦洲等新人送出去留洋,似乎觉得CBA联赛已经无法满足他们的成长需求。然而,这种观点真的站得住脚吗?我们不妨来看看张震麟的例子。张震麟在第一次被召进国家队时,李楠教练就曾指出他的身体天赋很好,但技术却出人意料的差。这恰恰说明了,在国内联赛中历练的重要性。只有在CBA这样的高水平联赛中,球员才能面对各种不同类型的对手,积累丰富的比赛经验,逐步提升自己的技术水平。

再来说说李晓勇提到的郇斯楠的问题。郇斯楠在国内联赛中表现平平,但到了美国后,由于语言和文化的差异,以及竞争环境的激烈,他的技术和心态都没有得到很好的提升。这再次证明了,过早地将年轻球员送往海外,可能会让他们陷入困境,无法充分发挥自己的潜力。

美国的篮球体系是从小竞争的淘汰制,那里的教练往往更加注重结果和成绩,而不是像国内教练那样,会耐心地给球员一个一个扣动作要领。像杨翰森这样的球员,青岛队为了他的成长,专门派了几个塞尔维亚的教练进行专业陪练。如果他早几年去美国,谁会如此用心地管他?在美国,球员想要提升技术,往往需要自己掏腰包在休赛期请专业培训师。这样的成本,对于大多数年轻球员来说,都是难以承受的。

当然,我并不是完全反对年轻球员去留洋。事实上,我非常支持那些有天赋、有潜力的球员去海外闯荡一番。但是,我认为他们需要在CBA联赛中历练几年,积累足够的比赛经验和自信心后,再考虑去海外发展。如果球员真的具备顶尖的天赋,那么NBA自然会向他抛出橄榄枝;如果天赋稍逊一筹,那么等技术和心态成熟后再去美国闯荡也不迟。

以河村永辉为例,他在本国联赛中打出了信心,在国际比赛中也有了一定的表现,技术和心态都比较成熟。这个时候去美国冲击一下更高水平的联赛,进一步提升水平,无疑是一个明智的选择。河村永辉的成功经验告诉我们,只有在国内联赛中充分历练后,再去海外闯荡,才能取得更好的效果。

我认为年轻球员是否应该赴美打高水平比赛,需要具体问题具体分析。对于那些天赋异禀、技术成熟的球员来说,去海外闯荡或许能够进一步提升他们的水平;但对于那些还需要在国内联赛中历练的球员来说,过早地送往海外可能会适得其反。因此,我们应该根据球员的实际情况和成长需求来制定合适的培养计划,而不是盲目地跟风或者一刀切地推行某种模式。只有这样,我们才能为中国篮球培养出更多优秀的人才,推动中国篮球事业的持续发展。

0 阅读:5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