琼崖纵队守海南岛23年,解放军登岛时,发现两万多人还穿红军军装

回首千秋月 2025-04-11 17:09:07

海南当地有一支革命队伍,为了协助解放军大军成功过海,他们是真不含糊,又是给建桥又是给铺路,一路保驾护航,说他们是海南解放的大英雄,那是一点都不为过。

可是,等解放军战士们上了岸,正打算跟那队人表达谢意时,却发现这些革命英雄一个个都穿得“破破烂烂”。

他们身上的衣裳破烂得不成样子,压根看不出原本啥样,费了好大劲儿才瞧出来,这竟然是红军的军装!

二十三载风雨兼程,这群人依旧穿着那身旧衣裳,坚守在海南岛上,无声地向世界展示着红军精神的永恒。看到这一幕,解放军战士们的眼眶不由自主地湿润了。

这到底是支啥样的革命队伍啊?

【革命火种生生不息】

这支队伍大名鼎鼎,叫琼崖纵队,他们的头儿是冯白驹。

冯白驹是个地道的海南岛本地人,1925年夏天那会儿,他成功考上了上海的大夏大学。

那时候,正好赶上革命的新风气猛烈吹来,冯白驹作为一个热爱国家的年轻人,被深深打动了,他决定要把自己的下半辈子都投入到拯救国家的行动中去。

后来,因为家里条件变差,冯白驹没法继续上学,于是他就果断回家,开始参与乡村的发展。在搞农村大革命的时候,他碰上了贵人徐成章。

徐成章在黄埔军校里是个大人物,他眼光独到,一眼就看出冯白驹这人革命意志强,心里装满了对国家的爱,而且能力也相当不错。

于是就把重要的任务交给了他,冯白驹挑起了农民运动的大梁,成了领头人。

1926年9月份,冯白驹正式成为了中国共产党的一员,这是他的荣耀时刻。

1927年4月12号那天,蒋介石搞了个大动作,来了个反革命的大转弯。海口、琼山、文昌这些地儿,一下子就变得跟战场似的,到处都是紧张和恐惧。

冯白驹被组织安排到了琼山工作,当上了那里的县委书记。

一上任,冯白驹就立马动手干起了革命的事儿,他朝着大伙儿直接喊道:

面对敌人的残酷镇压,咱们唯一的办法就是抄起家伙,跟他们干到底,这样才能找到活路。

在接下来的四个月时间里,冯白驹带着乡亲们组建了农民军队,跟国民党反动派斗得火热。

然而,琼崖地方政府坚持着“光抗议、不动手”的方针,结果导致许多革命头头和爱国勇士受到了严重的迫害。

到了“八七会议”开过之后,按照会议的指示,1927年9月23日那天,琼崖特委就把岛上的工农武装力量都整合到一起,成立了琼崖工农革命军。

琼崖革命队伍成立了,冯白驹担任了这支队伍的党组织负责人,他们公开向国民党反动势力发起了挑战。

接下来的三年里,琼崖的革命斗争形势一片大好,进展得非常顺利,速度飞快。

1930年春天,4月份那会儿,冯白驹被大家选为了琼崖特委书记。他上任后挺有本事,把当地的红军从一个团慢慢壮大,最后发展成了三个团。有了这股力量,他们就开始对敌人发起了猛烈的攻打。

红军将士接连占领了万宁、乐会、琼东,以及大致坡、锦山、灵山这些地方,一路势如破竹,逼近府城和海口,威猛无比,无法阻挡。

国民党琼崖那边被吓得不行,一天之内连着给伪广东省政府发了三条电报,急着喊话要支援。

琼崖那片的红军,一下子火了起来,把国民党都给吓得不轻。他们赶紧派了一个旅去海南,想要把那里的红军给打回去。

这次敌人是精心准备的,结果琼崖地区的红军战士受到了一定损失,伤亡了不少人。

然而,当敌人穷追不舍,围追堵截之时,冯白驹带着他那百来号人的队伍,钻进了母瑞山里头。他们一边跟敌人玩起了“躲猫猫”,打起了游击战,一边又找机会休整队伍,恢复体力。

这时候,母瑞山经过好几次激烈的战斗,设施几乎全毁了。冯白驹的队伍跟外面断了联系,没办法,只能靠自己想办法活下去。

最需要搞定的大问题就是粮食不够吃,这一百多号人已经好久没正经吃过一顿饱饭了。

为了活下去,这些战士们每天得靠摘野果子、刨野菜来填饱肚子。在那样糟糕透顶的环境里,他们还得时刻小心,防备着敌人来搜捕围剿。

日子一天天过去,饿肚子、冷天气、生病加上敌人的围追堵截,让那一百多人的队伍,短短几个月里,死伤的人就超过了一半。最后,活下来的就只有包括冯白驹在内的26个人了。

这26个人都围着冯白驹,他们团结一心,就像26团熊熊燃烧的革命火焰,不管遇到多大的风浪,都誓死不让革命的热情熄灭下去。

只要还有希望,就别怕日后没出路。只要活着一天,革命的成功就还有指望。

之后,粮食问题仍旧是个大麻烦,但大家已经渐渐习惯了,而且他们还找到了一种看起来像菠菜的野菜。

到处都是这种菜,味道甜甜的,叶子也很嫩。冯白驹给它起了个名儿,叫“革命菜”,这就是他们平时吃的主食。

这道菜太凉了,战士们吃了好长时间,结果一个个都饿得皮包骨,脸色蜡黄。有的人得了疟疾,有的人则得了夜盲症和水肿。但大伙儿都挺过来了,硬是没放弃。

母瑞山那地方,生活条件真是特别差。

在偏远的山林深处,冷得直透骨头,加上空气湿漉漉的,老是飘着蒙蒙细雨。这雨一下,衣服立马就湿了,把身上那点热气都给吸走了,想找个地方把衣服晾干都难。

冯白驹和其他剩下的战士,经常得几个人挤在一起,靠彼此的体温来暖和身子,这样才能好不容易睡着。

这个26人的小队,心里装着伟大的共产主义梦想,他们互帮互助,一起挺过了那段不容易的日子。

1933年4月那会儿,冯白驹他们一伙儿,豁出命去,偷偷摸摸走了三天三夜,总算是从敌人的包围圈里逃了出来,安全回到了琼山县。

回到老家后,冯白驹马上就跟上面的党组织接上了头,他重新组织了县委,还建了基层的领导团队。这样一来,琼崖的党组织和红军就有了更坚实的后盾,能更好地继续打抗战了。

就是靠着这26位勇士的革命热情,他们的力量一点点壮大,像野火一样蔓延开来,永远燃烧不止。

【内忧外患下的顽强抗战】

抗战一打响,为了让国共两边别再自个儿打自个儿,一块儿抗日,1937年9月份,中共琼崖特委就派了冯白驹去跟国民党海南那头儿商量事儿。

没想到冯白驹走到半路上,晚上在朋友家休息时,竟被多管闲事的人告了密,行踪暴露。国民党那边说话不算话,找了个莫名其妙的罪名,就把他给抓起来关进了监狱。

就算落入困境,冯白驹仍旧毫不胆怯,跟敌人硬碰硬地讲道理,坚决维护自己的立场。

他暗地里协助监狱里的党支部推进各项任务,成功转变了几位思想开明的国民党看守的态度,让他们站到我们这边。

国民党这一做法,真的把大家都惹毛了。海口那边,不管是哪个行业,工人、农民、学生、大夫还是做生意的,都站出来游行,表达不满。他们还写信痛斥国民党,说他们搞破坏,既破坏抗战,又破坏大家伙儿的团结。

尤其是中央领导层,对这支在琼崖奋斗的革命队伍给予了高度的重视。

周总理对国民党表达了强烈不满,叶剑英也专门写了封信去质问国民党。在这样的重压之下,国民党琼崖的负责人没办法,只好在11月份把冯白驹给放了。

经过这次事件后,国民党那边再也没胆量拒绝合作了,冯白驹还是我们党的代表,继续去参与那些谈判。

最终,因为老百姓的压力越来越大,加上日本鬼子步步紧逼,国民党琼崖政府没办法,只好同意了我们党提出的团结抗日的主意。

琼崖的工农红军后来变了个名儿,成了广东省第十四统率区的民众抗日自卫团独立队,大伙儿也管它叫琼崖抗日独立队。冯白驹呢,就成了这个队伍的领头人,也就是队长。

那时候,这支队伍人数不过三百多,枪支也就两百多把,但他们愣是成了琼崖抗日的中坚力量。

1939年2月10日一大早,日本鬼子五千多人硬闯琼海县,想要占领海南岛。

冯白驹带着琼崖独立队,立马冲到了最前线,他们在岸边挡住了敌人的去路,开了海南抗日的第一仗。

多亏了冯白驹部队的奋力拦截,城里的老百姓这才有了逃跑的机会。从那以后,琼崖抗日独立队在老百姓心里的地位那是直线上升,特别受当地人的尊敬和喜爱。

那年3月份,琼崖独立队采取了主动行动,他们悄悄地在日军车辆经常出没的地方周围布下了陷阱。结果,一下子干掉了二十多个日军的大佐级头目,真是给老百姓出了一口恶气,大家拍手称快。

9月份,日本鬼子在大那镇安了营扎了寨,咱们琼崖独立队的第三大队,加上当地的游击队,一块儿动手,给敌人来了个四面楚歌的围攻。

打了一场硬仗后,我们干掉了敌人一个中队,还抓到了一堆武器和军需品,把日军逼得丢盔卸甲,只能灰溜溜地逃跑。

海南在抗日战争那会儿,打过一场挺大规模的硬仗。这场仗打完之后,好多年轻男女,还有工人农民朋友们,都积极主动地报名去当兵了。

仅仅一年的工夫,琼崖抗日独立队就从原先的三百来号人,飞快地壮大到了一千人。队伍从三个中队扩展成了三个大队,接着还在好多县城和乡镇扎下了抗日根据地。

琼崖独立队在抗日斗争中表现突出,简直就是榜样中的榜样,他们的名声迅速传到了咱们党中央,让大家都竖起了大拇指。党中央领导们纷纷表示赞扬,特别是周总理,他乐呵呵地说:

冯白驹同志在琼崖人民心中,就像是个引领方向的标杆。

当琼崖独立队的抗日队伍越来越强大时,国民党那边却偷偷跟日本人搞了个“一起防共”的协议。他们就让日军大摇大摆地进了海南,心里打着算盘,想靠日本人来削弱独立队的实力。

在国民党保安团的带领下,鬼子纠集了八千多人马,对着抗日根据地就是一通猛攻猛打,企图来个大扫除。

在两边打架那会儿,我们军队的无线电被弄坏了,没法收到上面中央军委的命令了。

冯白驹迅速拿定主意,一把接过指挥的大旗,心里琢磨着毛主席的那些战略高见,于是他就采用了一套既聪明又善变的打法。

琼崖独立队屡次把日军的扫荡计划给搅黄了,他们还在海南岛上到处发动老百姓,搞起了游击抗日。日军不管跑到岛上哪个地方,都会遭到抗日队伍的迎头痛击。就这样,他们一直跟日军周旋,直到抗战取得了最后的胜利。

打败了外来的侵略者后,咱们的革命事业还没达到目标呢。

【人民解放军的坚实后盾】

抗战一打完,国民党那边就急着在海南到处搜刮日军的武器东西,还赶紧占了好多城市和主要道路,连琼崖海边的一大块解放区都不放过,眼看着内战就要闹起来了。

1946年2月23号那天,国民党第四十六军第一个动手,带着大批人马猛攻白沙县的解放区,这样一来,海南那边就打起内战了。

敌军人数达到了三万,而我们这边呢,手头上就七千兵马。

碰到这么大的差距,冯白驹一点也不慌张,他坚定地按照毛主席说的那套积极防守的策略来干。他不跟敌人硬碰硬,专挑软柿子捏,慢慢削弱对方的实力。

在战争岁月里,咱们队伍积累了丰富的战斗经验。经过长达半年的艰苦战斗,最终成功地把国民党四十六军的进攻给打退了。

1946年9月30号那天,中共中央给发了份祝贺的电报,里头说了:

恭喜你们打败了国民党的进攻,取得了胜利。期望全党全军能够齐心协力,一起努力,目标是消灭敌人,让解放区范围更大。

那时候,中央军委发出了新的指示,说琼崖独立纵队得换个名字,改成中国人民解放军琼崖纵队。而冯白驹呢,就被任命为了这个纵队的司令员,还兼着政委的职务。

这个队伍里头有三个大队,其实就是三个师的意思,每个大队下面又分了三个小团,另外还有一个单独的团。再加上当地的一些武装人员,总共加起来大概有两万人左右。

有了足够的人员和武器装备,海南人民在解放战争中赢得了胜利,这全靠了坚实的兵力支撑。

1949年快过完的时候,12月份,中央军委下了道命令,说让第四野战军的十五兵团带着一大队人民解放军,浩浩荡荡地开往雷州半岛那边的海边,目的是要渡海去解放海南岛。

冯白驹一听到消息,心里头那个高兴劲儿就别提了,琼崖纵队的战士们也是一个个跃跃欲试,都争着想当打头阵的,为渡海大战贡献自己的力量。

冯白驹带着他的团队,号召海南各地的党组织赶紧行动起来,成立各级前线支援小组。他们动员老百姓一起帮忙,准备给大军提供支持。没想到,没过多长时间,就集齐了五万多担粮食,还有四十多万块银元呢。

我们又找来了一百多艘木船,加上好几百个经验丰富的划船师傅和身强力壮的水手,分批分次地送到雷州半岛。他们去那里是为了帮助军队练习海上作战。

然后,琼崖纵队悄悄送走了二十多位党政军的重要人员,让他们分头乘船过海。他们的任务是给野战军讲述海南那边敌人的情况和海岸线的特点,好让准备渡海的部队能找到最合适的上岸地点。

最终,琼纵队向各部队下达指令,要求他们为渡海战斗做好周全安排,时刻准备着奔赴登陆地点,确保能够顺利协助渡海大军安全登陆并执行任务。

1950年2月份,冯白驹经过多次查看情况,发现岛西边敌人的兵力很少,他马上就向十五兵团司令部提议试着渡海过去。

十五兵团对琼崖纵队有着深厚的信赖,所以他们打算悄悄渡江,还发电报给冯白驹,让他准备好帮忙接应。

1950年3月5号那天,人民解放军的俩先锋渡海营,在琼崖纵队的帮助下,这支队伍由冯白驹带着,一路保护他们安全过海。最终,他们成功上了岸,整个过程还算顺利,没遇到啥大问题。

之后,上岛的解放军战士们被分成了三组,借着黑夜的掩护,并在琼崖纵队和当地武装的帮助下,成功横渡大海。

这个行动让敌人的战斗计划泡了汤,给我军大规模海上进攻提供了非常有利的时机。

解放军的先头部队一靠岸,就见到了大名鼎鼎的冯白驹和他率领的琼崖纵队。大伙儿一看,都吃了一惊,原来这两万战士还穿着红军时候的衣裳呢!

众人这才恍然大悟,琼崖纵队打从1927年开始,一直到登陆那天,始终没离开过海南这块地方!他们在海南岛上硬是挺了二十三年。

这二十三年里,共产党的旗帜一直耀眼夺目,始终在风中高高飘扬。

解放军先头部队的士兵们眼眶立刻湿润了,他们向冯白驹和琼崖纵队深深地敬了一个最庄严的军礼。

1950年4月16日那天,琼崖纵队、打头阵的部队还有海南的老百姓一起使劲儿,让野战军的大规模渡海任务成功搞定了。

4月17号那天,咱们解放军战士直接攻破了国民党军吹嘘的“伯陵防线”,一下子就把敌人的主要部队给打垮了,剩下的那些残兵败将吓得赶紧逃跑。

4月23号那天,海口被解放了。紧接着,榆林和三亚也一个个地被收复。这么一来,海南岛就彻底宣布解放啦。

从加入红军那时候算起,经历了漫长的八年抗战,一直到解放战争,冯白驹自打成为党员后,就铁了心要和海南岛一起拼到底。

不管环境多差,局势多危险,他心中的共产主义信仰始终坚定无比,毫不动摇。

在悠久的革命征途里,他始终如一地紧跟着党中央的指引,毫不动摇。他秉持着勇于献身的精神,无畏无惧,领着琼崖纵队一路冲破重重难关,勇往直前,最终赢得了革命的辉煌成果。

对得起国家,不辜负党的期望,也对得起海南的百姓。

向冯白驹将军致敬,也向琼崖纵队的英雄们表达敬意。我们这一代人,必须要自我激励,时刻记住琼崖的革命传统,走在建设强大国家的道路上,坚决保卫我们中华的每一寸土地。

8 阅读:2618
评论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