面对刘协,刘备和曹丕的不同表现,凸显了三国初期的正统之争

梦沉古道 2024-03-20 22:35:18

公元220年,是一个值得中国历史纪念的时间点,这一年,作为大一统王朝皇帝的刘协,禅让皇帝位给曹丕。有人说刘协是被逼迫的,有人说是刘协主动的,但这些都不重要了,通过较为平和的方式,实现王朝过渡,被很多后世的实权人物效仿,曹家的后人也以同样的方式禅让帝位给司马家,这也成为了正统皇帝从一个姓氏传到另一个姓氏的模式,象征着改朝换代是顺应天意。

一般情况下,这样的禅让都是有“剧情”的,被禅让的一方还假装推辞,最后不得不出来即位,其实过程都是虚假的,只有结果是实在的,曹丕一伙的逼迫,恰恰帮助刘协解脱,不需要在考虑祖宗的江山社稷,快快乐乐去做一个山阳公,或许是他的理想,毕竟他也曾经位摆脱傀儡的身份,努力过,但是都失败了,他也对得起祖宗还有他支持的人,日薄西山的大汉帝国,谁也挽救不了,灭亡成为了一种不得不面对的选择。

而曹操不能称帝,是因为作为大汉王朝的魏王和丞相是不能篡位的,王莽的前车之鉴,还有世族大家在东汉建立、发展过程中起到的作用,让曹操必须要考虑基础,做汉之臣,还得保留以后图谋大业的机会,一旦赤壁之战再发生一次,曹操失去的不仅仅是江山,而是整个曹氏家族的未来,因此曹操没有盲目的称帝。当然,曹操自始至终也没有想过放弃到手的地盘和势力,他不能简单的说是汉之奸臣,他的地盘是自己打下来的,毕竟他迎回了刘协,给汉朝廷一个临时安稳的地方,但也无法说他是汉之忠臣,祖辈受汉朝之恩惠,理当报效汉朝,青年的曹操是这样的,但后来曹操开始有了自己的团队和力量,这样的想法就改变了,他要为曹氏家族考虑。

曹操绝不能失去对权力的掌控,交出权力,他就是第二个霍光,曹氏家族将不复存在。曹操不能称帝的“魔咒”被曹丕打破,曹丕没有汉臣的负担,他的天下是父亲曹操给的,因此,他可以勇敢的称帝,开启新王朝,虽然这个王朝是残缺的,基本上没有控制南方的土地,但却拥有了正统。曹丕的禅让把戏,谁都知道,谁有都清楚,但就要在所有人面前掩耳盗铃,这就是需要一场“秀”,让所有知道这不是一场表演,而是仪式。新旧王朝的平和交接,带来曹魏新王朝的正统,这就是一种含蓄的王朝更替,这样的故事在西方绝不可能上演。

刘备面对从刘汉到曹魏的转变,唯一的选择就是选择让刘协“死亡”,刘协虽为董卓所立,然其确实正根的大汉天子,天子的话,作为刘氏家族的一员,刘备必须遵从。刘备能够扩大自身实力的根基就是他姓刘,他必须用好刘姓这个金字招牌,才能赢得人心,建立属于自己的事业,刘备最终能够称帝说明其野心早已是成为大汉皇帝,甚至可以说他想做刘秀第二,但刘秀只有一个,历史上不会再有第二个刘秀,于是刘备在艰难中不能的努力,终于抓住赤壁之战的机会,逐步获取了属于自己的土地。如果刘备想割据,他就不会布局荆襄,很显然他是想恢复汉室天下的。

他在宣布刘协已死的时候,不是也不可能因为消息闭塞,不知道刘协的生死,而是他知道刘协没有死,必须依靠刘协之死建立道德制高点,于是他制造了刘协已死的假消息,旨在给自己上位创造机会,在曹丕即位的半年后,刘备审时度势,决定自己称帝,走到对抗曹魏的最前台。这半年时间,刘备没有称帝,他也是不会承认曹丕皇位的,但是他并没有及时跟进称帝,就是为了掩盖自己的野心。毕竟刘协被曹丕“害死”,自己快速称帝,肯定会被落下话柄,这显然不是刘备和刘备支持者所希望的,所以刘备忍了半年最终称帝,直接和曹丕分庭抗礼。

如果说曹操、曹丕是奸臣,那么刘备也好不哪里去,所以在已经进入三国的时候,不要说谁是奸臣海上忠臣,忠臣不一定真的忠,奸臣不一定真的奸,比如刘备,自诩汉朝宗室,其实也是自立门户,为自己成为皇帝铺路。一个善待刘协,一个被死亡刘协,都是为了博取各自阵营的正统地位,所以都不是忠,都是为了自己能够坐稳皇位。

0 阅读: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