冒险,有时是一场关于信念的坚持,也可能是一段无法回头的旅程。
人人都想上山巅,但真正能成功的人,并非以为向前的勇士,而是懂得适时刹车的智者。
“我来了、我要成功”、“人生就得走出舒适区”、“勇敢一次吧、感受大自然”……
类似口号不少听闻,奈何因执念而失去的故事,往往沉默得让人心碎,比如北京教师任铁生。
多年来,自己热爱山野、钟情爬山,对山川林涧如数家珍,毫不夸张地讲一句:
他走过的山,比普通人翻过的书还多。
谁也没想到,就在2008年秋天,本该夕阳下含饴弄孙的任教师,却独自一人走进了北京妙峰山。
你认为这是追求热爱,你觉得这是探寻人生,但他从此音讯全无。
没有任何告别,也没有任何征兆,只留下了一张被山风吹皱的纸条、一个至今解不开的谜团。
独行冒险
2008年9月30日,北京五中退休教师任铁生,将登山包甩上肩头,准备一场普通的登山计划。
当时,任老师一共约了两位朋友,目的地为北京门头沟妙峰山,三人成行前往此地进行探险。
早上出发时,他同妻子打了招呼,因为这不是第一次爬山,妻子也没有多想,只是进行了叮咛:
“注意安全,早点回来”,没想到这成了最后的日常。
就在登山之前,两位同伴却临时有事,但任铁生并没有放弃,开始了一场孤独远征。
人都习惯于理想状态下生活,你我都不例外,到了晚上十点半,妻子开始给任铁生拨打电话。
“您好,您所拨打的电话暂时无法接通”……前后数次均是如此,难道是在山里没有信号?
不应该吧,毕竟是计划好的登山,那就一定做足了准备,怎么可能没有任何音讯?
为了确保万无一失,妻子还是报请相关部门,随后工作人员和志愿者们,连忙张罗展开了搜寻。
前前后后过了2天时间,妙峰山深处没有发现任何踪迹,没有脚印、没有背包、没有登山杖……
一时间,全国各地的驴友自发组建搜救队,从不同路线反复排查,只为寻找任铁生的下落。
但结果很可惜,连一丝有效线索都没有,难道就这样人间蒸发了?
在这个过程中,有人提出监测任铁生的手机定位,根据最后信号的位置尽量缩小范围。
一张纸条
期间,先后确定在禅房村、朗雁小道,搜救队也曾在此进行驻扎,经过一天搜寻还是没有结果。
说实话,这真的很让人疑惑,附近几公里内都有搜寻,怎么可能一点线索都没有?
到了10月7日,任铁生手机信号再次出现,只不过是在北京西站,这直接给了队伍“当头一棒”。
因为多个证据都在表明,任老师并未走出大山,难道早期监测到的手机信号,并非任铁生本人?
相关搜寻仍在持续,但真正让失踪案成为世纪悬案的,是那张出现在半山腰的诡异字条。
据悉,有队员发现了任铁生曾驻扎的营地,这张纸条恰好在露营设施旁的树枝上,上面写着:
五中退休老师任铁生,9月30日爬上铁陀山,迷路,在此留宿一夜。10月1日12点开始顺山梁向东北方向十字道村移动。以备万一留此条,爱给路过的一切人。任铁生。10月1日早12点。
首先可以确定一点,任老师在9月30日上过铁陀山,因为迷路便再次进行扎营留宿。
其次就是前往的方向,顺山梁向东北方向十字道村移动,去向信息简单且明了。
但为什么要把“爱给路过一切人”?难道是有什么暗语?许多网友们也对此进行了分析。
第二天12点出发,证明任老师可能丢了手机,根据太阳来判断东西南北方向。
还有人认为,任老师在登山冒险,应该不会这般感性,中途一定是遭遇了不测。
尤其是时间落笔,由“9月30日”改为了“10月1日”,真的是他记错了?还是在暗示某些什么?
但话说回来,活要见人死要见尸,队员顺着纸条方向继续搜寻,但18年过去都没有任何答案。
箴视之眼
疑惑、不甘、诧异,好好的一个大活人,怎么可能就此蒸发了?
没有人相信,没有人接受,但现实摆在眼前,我们能做的就是保留美好。
可任老师也是人,3天、7天、15天,我会相信生命奇迹,奈何十几余年过去,真的还有希望吗?
至此就算收尾,不过互联网上时有传闻,尤其是关于任铁生结局预测。
目前,人们更倾向于任老师遭遇抢劫,有心人在夺取他的性命后,拿着手机曾经过了北京西站。
但无论猜测有多少,真相却始终沉默,因为任铁生留下的,徒有纸条一张,再无其他。
反观自身,我想问大家一个问题:“热爱”,是不是就值得一往无前?
答案不言而喻,或许从某个角度来看,是一位山野爱好者的浪漫谢幕。
但从另一个角度看,也可能是一次因低估自然、高估自己而酿成的悲剧。
再次去看这张纸条,也像一个提前写好的告别,山永远在那,但人不能永远年轻。
自然值得敬畏,人生更值得珍惜,别让一时的执念,变成一生的失联!
点个在看,与更多人共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