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35年6月,红一、四方面军历经艰辛,胜利会师。
这对于从江西苏区不远万里、跋山涉水的红一方面将来说,一路上冲破四道封锁线、四渡赤水、强渡大渡河、飞夺泸定桥,终于和兄弟部队会师,真有一种苦尽甘来的激动和喜悦。
但是,这种喜悦只经历了短短十几天时间,就很快消失了。
面对衣衫褴褛、满脸菜色、武器装备参差不齐、兵力明显不如自己的红一老大哥部队,兵强马壮的红四领导,没了初逢的惊喜,逐渐代之越来越多的冷漠和不屑。
在一个公开场合,红四方面军的一名领导,居然当众调笑红九军团军团长罗炳辉:就你们这点人马,还能叫一个军团?要是我的话,还不如干脆去当一个营长!
很难想象,这样不留情面的话出自红四的将领之口。
红一和红四的“蜜月期”过后,为什么会出现这样的对立?
红军长征到达陕北
红四将领对红一将领出口不逊,根源在于实力悬殊。
参加长征的红军三大主力,红二六军团(红二方面军)综合实力相对较弱,和红一、四方面军不在一个量级,之所以整编为第二方面军更多是出于战略上的考量。
红一、四方面军的兵力都在10万以上,根据地也大得多。
江西苏区根据地地跨赣、闽、粤三省,以江西为核心,参加长征前总兵力15.3万人,第五次反“围剿”减员5000人,红七军团北上7000人,红六军团分流到湖南9700人,留守部队1.6万人,轻伤员6000人,重伤员2.4万人。
战略大转移的共8.6万人,分两个中央纵队和5个军团。
红一方面军5大军团,分别是林总红一军团近2万人,彭总红三军团1.78万人,董振堂红五军团1.22万人,周昆红八军团1.09万人,以及罗炳辉红九军团1.16万人。
突破3道封锁线,红军共减员2.2万人,第4道封锁线湘江战役是红军损失最大的一战,共减员3.8万人,所以在遵义会议召开时,红军经过补充以后约2.4万人。
遵义会议后,红一方面军经历了二占遵义、四渡赤水、巧渡金沙江、强渡大渡河、飞夺泸定桥、翻越夹金山,减员1.8万补充1.2万,和红四会师时约1.5万人。
三大主力长征路线
红一、四会师时,红四整体实力比红一强得多,有8万余人。
如果算上机关、医院和工厂人员,红四方面军有多达10万之众。
红四的编制没有使用“军团”这一番号,而是一直使用“军”的番号,但是其兵员数量和红一的军团不相上下,甚至比红一的军团更加整齐,各个军的人数比较接近。
红四方面军的8万人马,包括5个主力军红4军、红9军、红30军、红31军、红33军,补充师、红大(彭杨干校)、炮兵团、特务团,以及2个妇女独立团。
会师时,大家对彼此的兵力都不摸底,于是就有了这样一番对话:
周公问张氏:红四有多少人马?张氏回答10万多人。
张氏反问周公:红一还有多少人马?周公笑答:3万多人。
实际上,双方都加了一点“水分”:红四8万人虚报10万,增加了四分之一;红一1.5人虚报3万人,增加了一倍。
然而,会师后时间一长,红一兵员短缺、物资匮乏的问题暴露无遗。
张氏拥兵自重,其麾下将领也流露出看不起红一的情绪。
张主席
张氏看不起主席等人,其他红四将领嘲讽罗炳辉也属正常。
但是,红一、红四会师时,红九军团虽然伤亡惨重,但还有1000多人起码可以整编为一个团,红四将领说只有一个营让罗炳辉去当营长,显然也有一些夸大的成分。
尽管红一是老大哥,但红四依靠人多,争得了不少话语权。
除了张氏任总政委,陈昌浩、徐向前进入核心层,红军整编后红一的军团都改称军,红一、三、五军团分别改称红1、3、5军,因为红四有红9军,红九军团改称红32军。
北上过草地时,红一、四主力混编,红一的5军、32军随红四主力编为左路军,而红四4军、30军则到了主席所在的右路军,和林总红1军、彭总红3军一起北上。
过草地时,红32军罗炳辉、何长工也支持过张氏。
罗炳辉
随后,红四将领也体会到了嘲笑罗炳辉的尴尬。
尽管都是长征,但是红四的征程比红一长征路程短得多,经历的大仗和恶仗也少得多。
所以,红四减员数量远比红一少得多。而红一从江西、福建一路西行,广东、广西、云南、湖南、贵州、四处、西康等省,几乎每一个地方都是战斗,兵马疲惫至极。
红四将领嘲笑罗炳辉只能当一个营长,是自大心态的表现。
但是,“南下成都吃大米”的红四遭遇很大挫折,八万雄兵在百丈关一战损失近半,三过草地更是士气低迷。折腾一年多,三大主力会师时红四还有3.81万人。
如果算上红四直属队和机关人员,也不到4.3万人。
雪上加霜的是,西征河西走廊又损失2.18万人的大多数,陆续回到陕北归建援西军的不到4000人。
经历多次挫折的红四将领,此时才体会到罗炳辉军团减成营的痛。
革命不是请客吃饭,即便强大如总指挥的徐向前,在大战略失策和大环境不利的情况下也回天无力,最终也是孤身一人回到刘伯承的援西军。
抗战时期的徐向前
抗战以后,当年红四的将领和罗炳辉的结局如何?
尽管都曾在过草地时犯了错误,但是主席用人不疑依然予以重用,许多红四将领都发展得很好。
曾被嘲笑“只能去当一个营长”的罗炳辉,抗战时期也离开了延安,任新四军1支队副司令员,是陈毅的副手。后来,罗炳辉担任新四军5支队司令员、第二副军长等职。
如果不是英年病逝,罗炳辉也会是开国大将,后来他入选36位军事家。
叶剑英元帅曾说:像我们这些人,只有在主席领导下才能有一席之地。
徐海东身体不好,罗炳辉,陈光,先后去世,都是帅才!